[問題] 傳統儀式與虔誠的心哪個重要?

看板soul作者 (^O^ )時間12年前 (2012/01/11 20:30), 編輯推噓6(6059)
留言65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非戰文,若我的觀念不對,敬請指教) 一直以來,我經過租屋處附近的土地公廟 如果不趕時間,我會進去點香 如果趕時間或是不方便(如:月事來或在馬路對面車流量太大過不去..), 我會雙手合十致意 我覺得兩者對神明的崇敬是一樣的 再者,一個人到底好或不好,應該是由"人"本身做起 要求自己~諸如孝順父母、在能力範圍之內奉獻固定收入給貧寒兒童、待人誠信、 認真工作與過生活等等~而不是滿口惡言、把髒話當發語詞、 抑或是以自己的框架看世界、憤世嫉俗、埋怨世間的一切(我承認我會埋怨) 但只要牽扯文化背景與基本信念~有理也會說不清 回歸本質~以善為出發點,沒有惡意,這樣不就夠了嗎? 神明會計較我有沒有點香有沒有下跪嗎? 我相信真神不會的。 賞善罰惡天經地義,但如何責罰呢? "人"有本事做出完全公正的判斷嗎? 即便是飽讀詩書、嚴以律己的人也是會因為自己"本身"的成長背景、文化教養所形成的 潛意識不同,而做出自認為是完美的決定。但真的是完美嗎?可以質疑。 心意到不就夠了嗎?有心才是重要,外在的形與像,應該不是重點。 反求諸己,修身養性,行正坐穩,不管信仰是哪一位神明~不都一樣。 我的內容沒有重點,很多資訊在腦袋中有些零亂,單純的想po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159.78

01/11 21:27, , 1F
進來也在思考虔誠的問題阿^^ 不過我得出的結論跟您有些不
01/11 21:27, 1F

01/11 21:28, , 2F
同呢 虔誠我覺得不只是一種狀態 更是一種心境跟態度
01/11 21:28, 2F

01/11 21:29, , 3F
不只在神明前祈禱或奉獻應是虔誠的 對於做的每件事
01/11 21:29, 3F

01/11 21:30, , 4F
都應該是虔誠的 那種不去計算"我"與"它" 不去預測結果
01/11 21:30, 4F

01/11 21:31, , 5F
全部身心都能全然的投入 及使是一剎那也好 也事虔誠的
01/11 21:31, 5F

01/11 21:32, , 6F
這種虔誠的動力是種很自然的動力 跟以前下定決心就非要做
01/11 21:32, 6F

01/11 21:33, , 7F
到那種 衝鋒陷陣的動力完全不同 那是一種很舒服的 可長可
01/11 21:33, 7F

01/11 21:33, , 8F
久的感覺 直到感受到這個才恍然道家所謂的變動不居 宮本武
01/11 21:33, 8F

01/11 21:34, , 9F
藏所說的"機"的死活 等等說法
01/11 21:34, 9F

01/11 21:35, , 10F
一點小心得 跟您分享
01/11 21:35, 10F

01/11 21:58, , 11F
樓上你說的狀態應該不是虔誠,而是活在當下,無所求,
01/11 21:58, 11F

01/11 21:59, , 12F
正念,正定,正精進.
01/11 21:59, 12F

01/11 22:06, , 13F
跟正念蠻像的 跟正精進的意樂的部分相當接近 正定部分
01/11 22:06, 13F

01/11 22:07, , 14F
我所不敢言 畢竟自己還沒甚麼定功的經驗 但在此處稍稍分
01/11 22:07, 14F

01/11 22:08, , 15F
別跟正念的感受不同的點 正念有提起的部分 但是那種感覺
01/11 22:08, 15F

01/11 22:09, , 16F
比較近於放下(或放入) 而相同處是心念明瞭 身體放鬆 思考
01/11 22:09, 16F

01/11 22:11, , 17F
深入而靈活 近於打坐時的察照的那種正念 不是提起來也不
01/11 22:11, 17F

01/11 22:11, , 18F
昏沉 就是一種放鬆自然而然的感覺
01/11 22:11, 18F

01/11 22:16, , 19F
正念是清楚覺知自己的感覺,不會忘記或迷迷糊糊.
01/11 22:16, 19F

01/11 22:21, , 20F
確實如此
01/11 22:21, 20F

01/11 22:23, , 21F
正定是心對準目標,不散亂.正精進是心深入目標,不懈怠.
01/11 22:23, 21F

01/11 22:23, , 22F
正念,正定,正精進會讓身心自然放鬆.
01/11 22:23, 22F

01/11 22:25, , 23F
感謝您 我之前可以做到這個效果 正念或正定或正精進
01/11 22:25, 23F

01/11 22:25, , 24F
現在也能 但是我不斷尋求的是更好的方法來達成
01/11 22:25, 24F

01/11 22:27, , 25F
譬如對準目標不散亂 一開始是死咬著目標 像戰鬥一樣甚麼都
01/11 22:27, 25F

01/11 22:27, , 26F
不管不顧 後來發現這樣其實也是一種懈怠 畢竟專注於目標
01/11 22:27, 26F

01/11 22:28, , 27F
不是只專注於做 還要專注於如何做的好 這時候心就靈活
01/11 22:28, 27F

01/11 22:28, , 28F
再進一步發現 那種拼命的心情只會讓身心緊繃效率未必好
01/11 22:28, 28F

01/11 22:29, , 29F
才體認了佛陀所說的調柔身心 革除息氣是真知灼見
01/11 22:29, 29F

01/11 22:30, , 30F
但是整個身心鬆柔後 又發現這樣對於目標的不散亂固然可得
01/11 22:30, 30F

01/11 22:30, , 31F
但是進取心就消失了 所以開始從規定計畫來改變 並把內心
01/11 22:30, 31F

01/11 22:31, , 32F
提策的猛勵(猛勵跟死認一個點或拼命是不同的)
01/11 22:31, 32F

01/11 22:32, , 33F
但是又發現這樣人是會疲憊的 怠惰的 這時候又試著以這種
01/11 22:32, 33F

01/11 22:33, , 34F
誠敬之心來面對 暫時效果不錯 但是道路修遠 我仍漫漫求索
01/11 22:33, 34F

01/11 22:48, , 35F
當你想要尋求更好的方法時,你的心已經偏離當下了,
01/11 22:48, 35F

01/11 22:49, , 36F
只要將心拉回當下,覺知自己當下的禪修所緣就行了.
01/11 22:49, 36F

01/11 22:50, , 37F
活在當下是最安全的,只要活在當下任何煩惱都無法產生.
01/11 22:50, 37F

01/11 22:51, , 38F
感謝您
01/11 22:51, 38F

01/11 22:51, , 39F
我會試試看
01/11 22:51, 39F

01/11 22:52, , 40F
如果你在禪修時,想要達到什麼目標,這樣就不是活在當下,
01/11 22:52, 40F

01/11 22:52, , 41F
無所求,基本上禪修就只是單純覺知當下的禪修所緣,
01/11 22:52, 41F

01/11 22:53, , 42F
沒有任何其他目的,修不好也沒關係,把心再拉回當下所緣
01/11 22:53, 42F

01/11 22:53, , 43F
就行了.
01/11 22:53, 43F

01/11 22:53, , 44F
我說的不是純禪修 而是生活應用啦
01/11 22:53, 44F

01/11 22:54, , 45F
另外一點,找個好老師很重要,若是沒辦法找老師,
01/11 22:54, 45F

01/11 22:54, , 46F
不過您所說的以當下所緣真好 我會試著練習的
01/11 22:54, 46F

01/11 22:55, , 47F
嗯嗯 請說
01/11 22:55, 47F

01/11 22:55, , 48F
那一定要確定自己的禪修所緣是什麼,很多人搞不清楚
01/11 22:55, 48F

01/11 22:56, , 49F
自己的禪修所緣是什麼,自己在練四念處還是奢摩他也不
01/11 22:56, 49F

01/11 22:56, , 50F
知道,這樣是無法修好的.
01/11 22:56, 50F

01/11 22:56, , 51F
嗯嗯
01/11 22:56, 51F

01/11 22:57, , 52F
感謝您
01/11 22:57, 52F

01/11 22:57, , 53F
基本上日常生活就是禪修,無論做任何事都可以禪修,
01/11 22:57, 53F

01/11 22:58, , 54F
真正在修行的人,除了睡著的時間外其他時間都是在禪修,
01/11 22:58, 54F

01/11 22:58, , 55F
如此進步才會快.
01/11 22:58, 55F

01/11 22:58, , 56F
好的
01/11 22:58, 56F

01/11 22:59, , 57F
日常生活也是一樣,要弄清楚自己現在的禪修所緣是什麼,
01/11 22:59, 57F

01/11 23:00, , 58F
例如:文字理論或身體的感覺等等..心還是覺知當下的所緣
01/11 23:00, 58F

01/11 23:00, , 59F
一樣正念正定正精進.
01/11 23:00, 59F

01/11 23:17, , 60F
感謝 真的
01/11 23:17, 60F

01/11 23:53, , 61F
睡覺時後也可禪修 又名睡禪 所以禪修可說無時無刻生命體驗
01/11 23:53, 61F

01/12 14:14, , 62F
蠻好的 尊重多元文化
01/12 14:14, 62F

01/12 14:14, , 63F
也尊重每個人信仰的方式 推正念~^^
01/12 14:14, 63F

01/12 14:45, , 64F
謝謝V大與H大的分享,受用無窮!
01/12 14:45, 64F

01/14 16:34, , 65F
強推 hvariables 推覺知的活著~ ^^
01/14 16:34, 65F
文章代碼(AID): #1F3O3Vxn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