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冥王星多了項新特徵,接近絕對零度的地表出現甲烷沙丘

看板sky作者 (聳聳肩)時間6年前 (2018/06/01 18:36), 6年前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新聞標題: 冥王星多了項新特徵,接近絕對零度的地表出現甲烷沙丘 新聞來源: 作者 Emma stein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01 日 新聞內容: 儘管冥王星的大氣薄弱到幾乎不存在,它仍然擁有我們認為必須在風力作用下才能形成的 沙丘。當然其組成成分與地球沙丘不相同,一組國際團隊分析認為,冥王星沙丘來源應該 是凍結的氮和甲烷冰粒。 https://i.imgur.com/4O9D9Q1.jpg
新研究由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地理學家 Matt Telfer 領導,德國科隆大學、美國楊百翰大 學科學家合著,該團隊從美國太空總署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於 2015 年飛越冥王星 的數據中發現了沙丘,坐落於冥王星之心左方寬 1,000 公里的史波尼克高原(Sputnik Planitia)邊緣,延伸至 Al Idrisi Montes 山脈,不像一般沙丘如同麵條平行風向,照 片中的沙丘看起來更像垂直,有的延伸超過 19 公里,《Ars Technica》報導,這種類型 的沙丘通常出現於擋住風的高大物體下風處。 《衛報》報導,根據楊百翰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 Jani Radebaugh 說法,類似於中國塔 克拉瑪干沙漠沙丘的形成方法,儘管組成成分南轅北轍。 沙丘是一種在風力作用下堆積沙粒的地貌,但冥王星大氣厚度比地球大氣薄 10 萬倍,大 氣成分主要為氮氣、甲烷、一氧化碳,雖然有中等風速(可能達到時速 30~40 公里), 但照理說還無法強勁到能雕刻沙丘,因此,研究人員想了解到底是什麼機制讓冥王星也出 現類似地球的景觀。 分析發現,當陽光照射到冥王星地表時(接近絕對零度,約 -230℃),溫度稍微升高, 會導致附近山脈峰頂凍結的氮直接昇華──從固態變成氣態,此時甲烷冰粒像爆米花一樣 噴出至大氣,風便能發揮微弱的搬運功能;而當冰粒滑落撞擊地表時又會再踢出更多顆粒 、重新飛入空中再墜落,這個過程可能循環數十次,數千年後,便形成了新視野號成像中 的沙丘特徵。 此外,分析表明沙丘從形成至今最多只存在 50 萬年,代表即使遙遠寒冷如冥王星的世界 也在不斷變化,多采多姿。 團隊還需觀察沙丘高度、最活躍的年代、未來還會發生什麼變化等,雖然新視野號已掠過 冥王星,目前正在探索一顆古柏帶天體小行星 486958(2014 MU69),距離冥王星遠達 16 公里,但科學家還會持續透過數據模擬更多冥王星風貌。新論文發表在《科學》( Science)期刊。 新聞連結: https://goo.gl/9mXKMr 英文新聞連結: Dunes of methane ice? Tiny Pluto’s surface reveals big surprises https://goo.gl/sXA7v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24.1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ky/M.1527849401.A.2C1.html

06/01 19:17, 6年前 , 1F
好酷
06/01 19:17, 1F
我也覺得超酷!

06/01 20:04, 6年前 , 2F
宇宙真的有各種可能 只是人類還被困在地球
06/01 20:04, 2F
努力往外開發! ※ 編輯: ATLAS17 (59.115.124.184), 06/01/2018 22:14:22 ※ 編輯: ATLAS17 (59.115.124.184), 06/01/2018 22:14:52

06/02 17:15, 6年前 , 3F
最後那段遠達16公里?
06/02 17:15, 3F

06/03 19:26, 6年前 , 4F
16公里XDDD 16億啦哈哈哈
06/03 19:26, 4F
文章代碼(AID): #1R4I6vB1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