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格陵蘭望遠鏡觀測黑洞 中研院參與跨國研

看板sky作者 (叉叉歪叉)時間6年前 (2018/05/31 01:39),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格陵蘭望遠鏡觀測黑洞 中研院參與跨國研究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韋可琦台北29日電)中央研究院與哈佛大學天文團隊合作,克服北 極酷寒冰雪,在格陵蘭架設望遠鏡,格陵蘭望遠鏡現已加入國際觀測計畫,預計1至2年內 能捕捉到大黑洞的影像。 格陵蘭望遠鏡口徑12公尺,是目前唯一一座位於北極圈內的次毫米波天文觀測站,中央研 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今天在台大天文數學館舉辦「在北極看見黑洞 格陵蘭望遠鏡 開啟天文新頁」記者會。 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執行負責人、中研院研究員陳明堂表示,中研院天文所團隊主導改裝望 遠鏡以適應酷寒環境,並與哈佛大學「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將望遠鏡搬遷到格陵 蘭完成架設。 格陵蘭望遠鏡與夏威夷的次毫米波陣列(簡稱SMA)、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 波陣列(簡稱ALMA)等,形成一個接近地球直徑的陣列式望遠鏡。 陳明堂說,格陵蘭乾燥寒冷,最高點是於海拔3200公尺高的格陵蘭峰頂站基地,如同一個 寒冷的沙漠,非常適合做天文觀測。 中研院院士賀曾樸表示,格陵蘭望遠鏡加入全球觀測,透過全球各地眾多電波望遠鏡相連 ,形成高影像解析度的全球陣列,影像解析能力比全世界最強的光學望遠鏡還高1000倍, 以觀測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進一步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賀曾樸說,計畫的特點是格陵蘭望遠鏡和智利的ALMA形成地球南北向的最長基線,約1萬 公里,為ALMA在「特長基線」觀測工作提供一個重要、獨特的超長基線。 天文所團隊去年底調校格陵蘭望鏡時,第一次接收到來自太空的電波訊號,加入國際觀測 計畫後,預計1年至2年能取得黑洞影像。(編輯:陳清芳)1070529 http://www.cna.com.tw/news/ait/201805290332-1.asp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200.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ky/M.1527701972.A.DC2.html

05/31 14:12, 6年前 , 1F

05/31 14:13, 6年前 , 2F
相關節目,不過沒有深入探討相關研究
05/31 14:13, 2F

06/01 22:38, 6年前 , 3F
這才是全球一心該做的事
06/01 22:38, 3F
文章代碼(AID): #1R3k7Kt2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