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木星大紅斑的大小正在持續縮減中

看板sky作者 (天燈)時間10年前 (2014/05/30 21:52),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248 木星大紅斑的大小正在持續縮減中   大紅斑(Great Red Spot,GRS)是木星表面著名的眼睛狀特徵,在天氣晴朗且大氣 寧靜的狀況下,利用口徑8公分以上的業餘望遠鏡就可觀賞到。然而近期卻發現大紅斑不 但正在縮小中,而且縮減速率明顯較之前增加許多,目前更是大紅斑自1831年有正式記錄 以來最小之時。   1800年代測得的直徑約41,000公里(長軸方向,約相當於3倍地球直徑)。1930年 代的科學家就開始注意到大紅斑似乎在縮小中;1979~1980年航海家1號和2號太空船飛掠 木星時拍攝影像中的大紅斑直徑約23,335公里(約1.7倍地球直徑)。哈柏太空望遠鏡 (Hubble Space Telescope)1995年、2009年和2014年影像測量到的結果分別為約20,950 公里(約1.6倍地球直徑)、17,900公里(約1.3倍地球直徑)和16,500公里(約1.2倍地 球直徑)。此外,業餘天文愛好者從2012年開始,也發現大紅斑的「腰圍」縮減速度較 之前明顯增加,縮減速率達每年930公里左右,比臺灣本島南北長度的2倍多還大,而且 形狀也從橢圓形逐漸變圓。   科學家還不確定這樣改變的真實原因,但推測有可能是有些比較小的渦流(eddies) 匯入大紅斑的過程中,造成大紅斑的內在動力學(internal dynamics)和能量被突然改 變所致。這項理論還需要繼續證實。   位在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其實相當於地球上的大型風暴,而且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風 暴系統;它以時速達數百公里的高速逆時針方向旋轉,自轉一周約需6天地球日,以大氣 科學的專業術語來說,是個反氣旋風暴(anticyclonic storm)。外觀呈現橢圓形,顏 色呈現淡黃、橘與白色。歷史上有大紅斑正式發現記錄的是1831年的德國天文學家史瓦 貝(Samuel Heinrich Schwabe),他以手繪方式記錄下大紅斑的狀態。不過有天文學史 專家認為1665~1713年間,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 )木星 觀測記錄中曾提及有個「固定常在的斑點」,應該指的就是大紅斑;若果為真,那麼這 將是大紅斑最早的文字記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146.2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ky/M.1401457931.A.C24.html

06/01 07:41, , 1F
木星的大紅斑是低空區高壓輻散,而高空區低壓輻合?
06/01 07:41, 1F

06/01 07:43, , 2F
氣流往下沈?
06/01 07:43, 2F

06/02 19:13, , 3F
大紅斑是反氣旋
06/02 19:13, 3F
文章代碼(AID): #1JY8qBma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