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探索太空/探測小行星 挖礦尋資源

看板sky作者時間12年前 (2011/12/19 07:32),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61364 探索太空/探測小行星 挖礦尋資源 2011/12/19【聯合報╱本報記者蔡永彬】 http://mag.udn.com/magimages/4/PROJ_ARTICLE/0_0/f_361364_1.jpg
美國將造價達25億美元、高20層樓的火星探測車,由「擎天神五號」送上 太空,預定9個月後降落火星,探索這個「紅色行星」過去或現在是否適合 存在生物。 (路透) 人類探測火星的歷史,幾乎就是整個人類太空史。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 長、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指出,探測火星,甚至「行星科學」 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究現在、過去有無生物存在」。 葉永烜表示,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往火星發射過30枚以上探測器,然而 ,前三分之二的探測器幾乎都失敗;最近的便是俄羅斯和中國大陸合作的 「火衛一登陸計畫」,因為太空船推進器發生問題也泡湯了。但是探測火 星有「近水樓台」之便,科學家們還是不斷努力。 葉永烜說,2004年歐洲太空總署(ESA)的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 確定火星極冠有85%的乾冰、15%的水冰,後來又在火星大氣層內發現甲 烷。甲烷的來源可能是微生物,但也可能是由於地質作用而來,ESA和美 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都很希望能找到甲烷來源的答案。 除了火星之外,葉永烜說ESA的「金星快車」進行順利;但日本在2010年5 月發射的金星太空船,沒有成功進入繞著金星的軌道,宣告任務失敗。目 前尚待努力;還有國家想跑到天王星去,但是太遠了,所需要的時間長, 費用也很高,所以有些國家把腦筋動到小行星和衛星上。 葉永烜指出,某些小行星上有稀土金屬等寶貴資源,而且相對來說抵達太 陽系中的小行星「相對容易」,所以很多國家都想到小行星上「挖礦」。 另外,某些小行星上可能有「氦-3」(氦的一種同位素),可能是未來 清潔能源之一;某些小行星可能碰撞地球,精確研究它的動態也很重要。 美國和歐洲的科學家都曾到木星和土星的衛星探勘。葉永烜說,科學家們 已經發現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上「有山有水」;木星的第二大衛星「 歐羅巴」表面完全平滑,有科學家認為它很早以前可能是顆「水球」,現 在可能還有「地下海洋」甚至生物圈。 太陽系外 可能有另一個地球? 「地球的生物起源和環境是不是很獨特?會有下一個地球嗎?」美國航空 暨太空總署(NASA)月初證實,在太陽系之外、距離地球大約600光年處有 一顆克卜勒22b(Kepler-22b)行星,表面溫度約22℃,而且上面可能有 水、陸地和大氣,可能可以讓生物存活。 Kepler-22b體積約為地球的2.4倍,每290天繞其恆星一周。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指出,地球位 於太陽系中的「幸運位置」(habitable zone):水能以液態存在,大氣 溫度也適中(金星太熱、火星太冷)。 葉永烜指出,太空環境是非常「惡毒」的,例如輻射就會影響人體的DNA ,若長期曝露,人們可能已經突變成其他樣子。但他認為「天外有天」, 生物圈無所不在,只要有「好運氣」,生物圈就可能形成。 他推測,如果要研究某些星體上是否也有生命,有一項依據是「大氣成份 」,因為大氣中的某些成份只會在生命世界上出現。 有些科學家正思考「行星工程」(Planet Engineering)的可能性,也就 是「自己創造一個新地球」。葉永烜舉例,我們可以在太空中放許多鏡片 、反射陽光,獲取能量來源;如果「暖化過頭」,或許能在極區展開薄膜 擋住陽光,稍微減緩影響。 葉永烜說,依目前的科技發展,人類可能在30年內有一個「小殖民星球」 ,但第一批移民者也可能是「敢死隊」,無論是否成功,去了可能就回不 來了。 英國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曾經表示「地球可能在100年內『完蛋』, 屆時人類只能往太空移民。」葉永烜認為,Hawking的說法應該只是希望 人們不要把地球「弄得不可收拾」,因為目前地球還是我們唯一的答案。 -- 本文「不接受」轉至該死的批踢踢八卦版! -- ※ Origin: 交大次世代(bs2.to) ◆ From: 71-223-225-52.phnx.qwest.net

12/19 17:04, , 1F
高20層樓的火星探測車??
12/19 17:04, 1F

12/20 12:48, , 2F
20層樓高的火箭吧...
12/20 12:48, 2F

12/23 20:40, , 3F
20層樓高是要攻城嗎!!
12/23 20:40, 3F

12/23 22:04, , 4F
http://ppt.cc/O!wd "20-story-tall booster..." 是火箭沒錯
12/23 22:04, 4F
文章代碼(AID): #1ExdVoLC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