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太陽系新星(Eris) 中文命名「鬩神星」

看板sky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7/11 07:43),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太陽系新星(Eris) 中文命名「鬩神星」 2007.07.11 蘋果日報 A13版 http://1-apple.com.tw/apple/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5&ShowDate =20070711&NewsType=twapple&Loc=TP&Art_ID=3633233 【楊桂華╱台北報導】 二○○三年在太陽系外圍發現的星星2003 UB313,去年九月英文命名為Eris, 近日確認中文命名為「鬩神星」(鬩音同細,失和爭吵之意)。此星的發現, 導致去年八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改分類為矮行星。 直徑比冥王星大 鬩神星因直徑比冥王星大,一度視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天文學家原已在考慮 冥王星地位,鬩神星一被發現,天文界終於正視「行星」定義,去年八月國際 天文聯合會決議將冥王星、鬩神星與穀神星同列為矮行星。台北市立天文館指 Eris是希臘神話的「紛擾女神」,不少天文迷以此為據亂命中文名,如惡女星、 失和星、亂神星、擾人星等。日前由台灣天文學者組成的「中國天文學會」, 通過兩岸天文名詞審查委員會建議,決定與中國同步命名為鬩神星。 鬩神星小檔案 直徑:2400公里 質量:1.66×1022公斤 位階:和冥王星與穀神星皆屬於矮行星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天文館 ------------------------------------------------------------------------- 成大每日一天文圖: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mirrors/apod/ap070619.html 據「兩岸天文學名詞工作會議」的決議,Eris建議的譯名為「 鬩神星」,故修 正先前的「失和星」之譯名。 鬩神星源自「兄弟鬩牆」一詞,因希臘女神Eris 掌「失序及紛爭」之事,故鬩神星之譯名頗為傳神。 鬩讀音同「細」,鬥下框個「兒」字,指家庭內兄弟之紛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93.196

08/15 01:30, , 1F
1.66*10的22次方才對
08/15 01:30, 1F
文章代碼(AID): #16b1cjUC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