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討論] 梁賡義老師的一篇訪問

看板sinica作者 (ThisFool)時間15年前 (2009/06/05 17: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tatistics 看板] 作者: bmka (偶素米蟲) 站內: Statistics 標題: [討論] 梁賡義老師的一篇訪問 時間: Thu Jun 4 08:53:54 2009 轉自http://www.biopharm.org.tw/media/bioera/2003_8/ 二○○二年3月,國衛院院長吳成文親自到中研院院士、約翰霍普金斯 大學生物統計系教授,國際知名生物統計學家梁賡義位於巴爾第摩的 辦公室……。 近年來,不論新藥開發或疾病療法的更新,生物統計都成為非常重要 的工具,不論是葛蘭素史克(GSK)、羅氏藥廠(Roche)等歐美跨國藥廠, 美國疾病控制暨預防中心(CDC),以及最近加快新藥審核速度的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統計人才的需要都日益增加。 然而,目前國內生物統計人才產出不足,尤其嚴重欠缺領導人才, 吳成文對梁賡義說:「回台灣擔任國衛院副院長,發展台灣的生物醫學 與公共衛生,為台灣做出最大的貢獻!」 今年7月,在美國定居26年的梁賡義,擱下美國教職,正式回台 接下國衛院副院長一職,「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為台灣這片土地 注入新的知識,為國人帶進一套好的制度。因為,這裡才是我的根!」 梁賡義說。 首開台灣流行病學研究風氣 梁賡義過去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公共衛生學院擔任生物統計所教授時,由於設計出極具創意、且至今 仍為生物醫學研究學者常用的統計方法--GEE(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並分別在一九八七年、一九九O年,獲得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s Snedecor Award 和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s Spiegelman Award等國際大獎。 去年他在70多位被提名者中獲選中研院第廿四屆生命科學組新科院士, 同期院士包括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垣崇,和生物農業科學 研究所籌備處客座教授賀端華等國際知名人士。 現年52歲,坐在國衛院剛裝修的副院長辦公室,梁賡義舉手投足仍一派 學者風範,他笑著對來訪的記者說:「別稱我「副院長」,還是叫我 「老師」聽起來比較習慣!」 原來,梁賡義不僅長年來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培育大量的生物統計人才, 事實上,也是國內首座公共衛生學院-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生物統計組, 以及國衛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的重要創始者,對台灣公共衛生 及流行病學觀念的推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早在一九八七年於中研院生醫所任客座教授時,梁賡義有感於台灣民眾 對公共衛生觀念的陌生,即和另一位生醫所合聘研究員、也是現任衛生署 署長陳建仁,兩人合作舉辦雙周一次的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研討會, 首開了台灣流行病學的研究風氣。 一九九三年,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擴大籌辦國內第一所公共衛生學院。 當時,梁賡義為了台灣的公共衛生教育,推辭了一場又一場來自英國、 奧地利等國際研討會的熱情邀約,並毅然放下美國手邊工作,回台和 陳建仁等人為公衛學院的創設共同努力。 梁賡義不僅參與最初期的教師徵選、升等及考核,和人才培育制度的建立, 公共衛生學院正式成立後,梁賡義更跨刀擔任客座教授達一年時間。 當時院內師資尚未充裕,梁賡義甚至一口氣開了三門碩、博士班課程。 「那是我教學生涯中,課開得最勤的一次!」從梁賡義笑聲中,草創時期的 艱辛與汗水,似乎都在作育人才的意義與價值中,得到了欣慰! 一九九五年,國衛院成立前夕,吳成文等人為國衛院四處奔走。國衛院 設立宗旨和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十分相像,兩者完全以任務為導向, 主要進行全民健康與疾病研究。 那時已順利升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正教授的梁賡義,再次擱下美國教職, 跨海來台親自為國衛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的設立貢獻心力,希望 為台灣造就更多生物統計人才。 自小顯露數學天分 專精統計學的梁賡義,從小就展現了對數學的天分與興趣。 出生於台北的梁賡義,和雙胞胎哥哥兩人就讀新民國小五年級時,遇見一位 山東來的朱姓男老師,這位數學老師對梁賡義影響十分深遠。 朱老師是學校有名的「數學大刀」,對數學教學十分嚴格。他不但要求 學生寫出正確答案,就連中間的數學算式,也要學生一步步寫出來。 如果發現學生抄襲答案或想矇騙過關,絕不輕饒! 不過,雖然朱老師管教十分嚴格,但在梁賡義心中,他卻是個相當公平 的老師。因為,他不管學生成績好壞、不管是班長還是其他老師的子女, 只要犯錯, 一樣施以同等處罰,絕不護短。 「這位老師奠定我研究數學時應有的嚴謹態度,也讓我看到身為一個 教育者該有的公正無私精神,」梁賡義說。進入初中後,梁賡義逐漸 展現了自己在數學上的天賦,「每次考數學運算,別的同學時常抱怨 時間不夠,但不知為什麼,我的考卷總是很快就寫完了,」梁賡義對 數字的靈敏度,使他對數學的興趣日益加深。 梁賡義考上成弘炊井寣A除了平日喜歡和同學踢足球外,最大的嗜好 也是挑戰「非A即B」的數學邏輯與證明題。高三時,班上已有部分 同學搶先攻讀大學的微積分課本,但梁賡義卻反其道而行,選擇從 數學證明題著手,他認為,「證明題一步步的嚴謹過程,是培養邏輯能力的 最好訓練!」。 但高三下學期,梁賡義面臨選填志願的重大抉擇挑戰,由於梁賡義的父親 是道地的廣東人,少年時在廣東電報學堂從基層人員做起,由於自身的 努力和機運,在離開中國前,已坐上名聲顯赫的兩廣(廣東廣西)電信局長一職。 因為父親是工學背景出身,於是希望梁賡義兄弟也都唸工科。梁賡義的 大學志願表上,清一色填上台大電機、清大核工等工學系。 但梁賡義仍故意在中間插上一個清大數學系,「沒想到就那麼巧,真的 進入清大數學系!」梁賡義笑著說。 黃提源啟蒙統計學 一九六九年,梁賡義正式進清大數學系就讀,雖然自己對數學並不排斥, 但父親和親戚朋友經常質疑他:「讀數學出來能做什麼?」,不禁使梁賡義 意志動搖起來。 加上那時系上有部分同學開始為轉系作準備,梁賡義因此在修校內其他 物理系及化學系等課程的同時,做轉系的思考。 但經過一年的實際比較,梁賡義確定自己對數學真的是「情有獨鍾」。 「不管未來有多苦,我都心甘情願!」梁賡義堅定地對父親說,也從此一頭 栽進數學領域。 大學生涯中,梁賡義印象最深的除了連續三年代表清大足球隊,參加清、交 兩校每年開打的「梅竹賽」外,就是在大四這一年,選修了清大數學系教授 黃提源開設的「統計學入門」。 黃提源是當時少數留洋拿到統計學博士的教授,常拿研究所程度的課本 挑戰大學部學生,梁賡義憑藉紮實的數學基礎努力自修,在畢業前夕, 統計學拿到90幾分,讓黃提源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之後黃提源鼓勵與推薦梁賡義赴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南卡羅萊納大學), 進修統計學碩士,指導教授則為專精於工程統計的Joe Padgett。 統計學貢獻人類健康 一九七九年,梁賡義又申請進入知名的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華盛頓大學) 攻讀生物統計學博士,師事生物統計大師Norm Breslow,正式跨入生物科技領域。 Norm Breslow過去曾拿下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頒發的Spiegelman Award大獎。「這是我生命中重要的轉戾點,我的研究視野整個被打開!」梁賡義說。 20年前,台灣幾乎沒人聽過生物統計學,了解流行病學的人更少之又少。然而 梁賡義就讀的生物統計學隸屬公共衛生學院,系上規定學生必修流行病學, 這也是梁賡義生平第一次了解到什麼是流行病學、什麼是公共衛生。 為了深入了解流行病,梁賡義就讀博士班期間,親自到學校附近的Veteran Hospital(榮民醫院)擔任研究助理,協助榮民醫院進行數項糖尿病有關計畫的 統計分析。 在醫院工作期間,梁賡義發現,不論是新藥開發或是疾病療法的更新, 都需要生物統計這項重要工具,「如同在造車、貍苳l過程中,沒有好的工具 就無法完工。」 而醫院從病人身上蒐集到的各種數據資料,最後也都必須仰賴專業的統計人才, 設計最適合、最有效的統計方法,分析出各項數據結果,如此研究才有意義, 也才能對病人提供最切身的幫助。 「我這輩子第一次發現,原來「統計」不單單是印在書本上的知識,如果運用 得當,統計還能對人類健康做出最直接的貢獻!」梁賡義很高興自己的研究能為 社會帶來實際幫助,梁也決定繼續朝研究邁進。 研究夥伴Scott Zeger 一九八二年,梁賡義申請進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從助理教授做起。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早在一九一六年成立,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 公共衛生學院,吸引全球精英聚集於此。 一九八○年代初期,梁賡義一方面教書,一方面也開始進行GEE(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廣義估計公式 )的設計。GEE是一種對迴歸分析用到 相關數據時,採用的統計處理方法。 但梁賡義在設計GEE初期,遭遇困難。因為過去在公共衛生學院,接觸到 的常是分辨「有病、沒病」這種短期(非時間序列)的應變數,很少碰到需要 長時間測量的應變數。因此,每當梁賡義想把GEE應用在長期的時間序列上, 就出現問題。 「當時真是想破頭,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有一天,梁賡義發現系上另一位 教授Scott Zeger,正進行研究臭氧厚度的時間序列研究。 由於臭氧厚度必須每天測量,Scott Zeger擅長的正是梁賡義所缺乏的連續性時間 序列研究,而Scott Zeger缺乏的也正好是梁賡義所擅長的類別式應變數。 梁賡義和Scott Zeger兩人從此一同進行研究,截長補短、互通有無,兩人 也在長期合作下,變成非常要好的朋友。 一九八五年秋天,生物統計系系主任提供系裡年輕教授到國外進行兩個月的 學術參訪 (leave with pay),由於英國倫敦的Imperial College是國際知名的 學術重地,梁賡義和Scott Zeger選擇到那裡訪問。 系主任 Charles Rohder對這種安排的想法是「老師有責任讓下一代比這一代 更進步,年長者應該給年輕人發揮潛力的機會,掌權者更該給年輕學者一個 接棒的機會!」 發明GEE統計學公式 梁賡義赴Imperial College參訪期間,跟隨英國統計學大師 Cox學習。 人說「20世紀的統計,是英國的世紀。」英女皇在20世紀共冊封三位 統計學者為英國爵士,大名鼎鼎的 Cox就是其中之一。 梁賡義時常跟著Cox參加各種研討會,每當發問時間一到,所有人都屏氣凝神 等待Cox提出第一個問題。「光是看Cox如何「想」問題、如何「問」問題, 就值回票價了!」梁賡義還記得,每當研討會結束,總有釵h人向Cox請益, Cox也總是耐心地和他們一一討論,絲毫不見任何厭煩神色。 而已位居學術殿堂頂端的梁賡義,至今但對任何人提出的任何問題,也一樣 總是不厭其煩舉最淺顯的例子,一次又一次用心解說。 梁賡義說,當年他看到 Cox的學者風範,就一旁暗自期部A「如果未來自己 有幸能有 Cox一半的傑出,也要像他一樣具備謙虛大度的胸懷!」 梁賡義這一趟英國之旅,也激發他更多的研究潛力。隔年四月,梁賡義和 Scott Zeger進行的GEE研究出現重大突破,他們的第一篇GEE理論方面論文, 刊登於英國知名期刊Biometrika。同年六月,第二篇GEE應用方面的相關論文, 也在國際期刊Biometrics發表,兩人能力逐漸在生物統計界脫穎而出。 為了日後更長遠的合作,梁賡義和Scott Zeger兩人不爭排名,論文發表決議 由兩人輪流掛名。 據了解,GEE可應用在精神分裂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未來更可能協助 找出疾病基因所在。由於應用廣泛,Merck(默克藥廠)和FDA(美國食品 藥物管理局)等重大機構,先後邀請梁賡義和Scott Zeger兩人到各機關 進行GEE專題課程演講。 最佳教育獎 相對於部分學者獨斷獨行的研究風格,梁賡義最常對學生強調的 ,是互助合作的精神,他更在一九九七年,被約翰霍普金斯公共 衛生學院1000多名學生,票選為「最佳教育獎」(Advising, Mentoring and Teaching Award)。 在梁賡義等多名教授共同努力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統計 系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二○○一年,申請進入生物統計所碩、 博士班,大約僅有120位學生。至二○○二年,已提高到160人, 到了今年,申請進入該所的人數激增到223人,又比去年提高近40%。 「生物統計人才逐漸成為一項熱門行業,但想晉身為一名專業的、不被取代的 統計學家,還必須懂得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對人文社會的關懷!」梁賡義強調。 正因為深信合作對科學研究的重要,上任後的梁賡義主動伸出觸角,積極走訪 各研究單位。據了解,梁賡義近來數度拜訪陳建仁,洽談國衛院與衛生署, 以及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未來可能進行的合作計畫。 梁賡義希望獲得衛生署支持,並和其他單位共同推動「以預防為主」的 公共衛生計畫。 梁賡義指出,以往國人對醫生的定義僅是治療疾病,但若醫生在診療時, 同時加強國人對預防的觀念,不但可以避免未來疾病傷害的發生,亦能大大 降低健保費用。 「公共衛生,不是只為個人健康著想,更應該是一種對大眾生命的無私關懷, 這就是科學家應該具備的人文精神,」這是梁賡義始終堅持的理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bmka 來自: 71.255.228.204 (06/04 08:57) ※ knuk:轉錄至看板 BIOSTAT 06/04 12: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152
文章代碼(AID): #1AAEOik- (si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