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高端疫苗二期結果出爐,三期沿用免疫橋接

看板share作者 (aa34)時間2年前 (2021/10/21 14: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灣本土新冠疫苗「高端」(MVC )二期實驗期中分析數據出爐,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也譯作《柳葉刀-呼吸病學》),該研究分析稱,預期高端疫苗的保護力為80%至90%區間,再次在台灣引起討論。 該論文運用了世衛組織(WHO)及其所屬的英國國家生物製品檢定所(NIBSC)國際血清標?品,進行免疫生成性數據比對參照,同時借由澳洲學者科夫(D. Khoury Curve)及英國牛津大學發表的牛津/阿斯利康疫苗(AZ)之保護力關聯指標(CoP)推估出,這款疫苗的保護力為8到9成區間。 該計劃執行總主持人、台大醫院感染科謝思民醫師接受BBC中文採訪稱,除了保護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該研究是全球首次依據世衛組織定出的中和效價標?所做出的蛋白疫苗分析。研究方法能讓其他新冠疫苗在研究上有路徑可循,加速各國研發蛋白質疫苗,協助貧窮國家及地區獲取新冠疫苗的速度。 不過,在台灣也有持續的批評聲音認為,高端新冠疫苗沒有如同BioNTech(台灣稱BNT 或復必泰)及莫德納(Moderna)疫苗等做完傳統的三期試驗後才開放接種,導致民眾及醫界對其仍有質疑。 高端在今年初開始執行的擴大二期臨?試驗規模約3800人。而此前的疫苗人體臨?試驗第二期大概只有300名的受試者,第3期才擴大到3000人的規模。有學者認為,此作法是為了配合當時疫苗施打的急迫性。 因此,外界認為此次公布研究結果是回應過去對於高端疫苗保護力的質疑。但是,台灣輿論對於高端新冠疫苗沒有完成三期試驗便開放接種的批評聲一直都在。其中,對於使用「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技術在實驗室比較「中和抗體量」,取代三期試驗結果的做法一直遭到質疑。 「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是指疫苗打進人體後產生的各種抗體中,真正具有降低病毒感染率的抗體。台灣食藥署公布的數據稱,在高端疫苗組與AZ疫苗組進行比較後,高端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大於標?要求,因此得到了緊急使用權(EUA)。 但是,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感染科,王任賢醫師過去便向台媒《康健雜誌》說,中和抗體「只是一種可能有關保護力的指標」。他認為,新冠疫苗保護力會隨著大環境不同而有所變動。 「例如接種者身在原始病毒株流行的環境、跟身在Delta變異株流行的環境,疫苗保護力可能就有落差。因此疫苗真正的保護效果究竟如何,還是必須做大規模的第三期臨?試驗、以及監測在真實世界施打後的狀況,才能證實。」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劉士任博士之前也向台媒稱,如果欠缺三期臨?數據,只比較中和抗體效價,這種方式令人擔憂。 回應相關質疑,謝思民向BBC分析稱,台灣確實無法如同輝瑞或莫德納等疫苗,在本地進行傳統意義上的第三期試驗。 他解釋說,除了台灣確診數少的原因外,高端去年底在進入第二期試驗的時候,彼時輝瑞 及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業已通過緊急授權,因此若高端要在台灣進行有50%的受試 者要施打安慰劑,亦即安慰劑受試者在實驗結束前,不能去接種新冠疫苗,卻有染疫風險 ,是違反醫療倫理法規。 換言之,全球新的新冠疫苗,在這些先驅型的疫苗(如莫德納)上市接種後,若要進入三 期試驗,基本上都不能再使用傳統上這種徵求50%的受試者接受安慰劑的實驗。 「此外,像是我們新冠臨牀治療藥物,其實很多都沒有通過三期試驗,有的甚至第一期才 剛過,但是病患已在病牀上喘了,我們為了救助病危者,有些藥物是透過專案緊急授權個 案使用。治療藥物比起疫苗,更急著要用上去。」謝思民說。 根據世衛組織,疫苗保護力共有三種指標來判斷,包含中和抗體效價(immunogenicity) ,效力(efficacy)以及效益(effectiveness)。但謝思民說,「這三種沒有哪一種評 估方式是Gold Standard(黃金凖則),各有偏差。」他補充說,譬如AZ跟輝瑞在第三期 試驗的「效力」保護性指標上有相當差異,但在大規模施打後,兩者保護力沒有明顯差距 。 為了解決相關問題,世衛組織逐漸建立以免疫橋接與中和抗體效價的標凖,作為新開發的 新冠疫苗評估凖則。 有評論稱這已經逐漸成為新冠疫苗研發趨勢。 此外,台灣有輿論認為,此次公布研究結果的價值之一,是肯定了蛋白質疫苗在對抗新冠 病毒上,同樣有效。謝思民補充說,蛋白疫苗已經在人類施打數十年歷史(譬如流感疫苗 )等,此次研究證明,蛋白疫苗一貫的好處,即「不良反應低」也獲得確認,施打這款疫 苗後發燒者比例小於1%。 高端疫苗三期實驗怎麼做 高端三期試驗是在拉丁美洲國家巴拉圭進行,已於七月獲該國緊急授權,同樣採取免疫橋 接設計並與牛津阿斯利康(AZ)新冠疫苗進行比對性實驗。該試驗沒有安慰劑組,1千人 參與,預計今年第四季取得期中數據分析。 謝思民告訴BBC,選擇巴拉圭的主因是該國疫情相對嚴重,而且人種與台灣不同,因此能 提供不同背景的醫療評估。 巴拉圭約有700萬人口,至今新冠確診數超過46萬。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曾向BBC中文解釋,作為「先驅」的 新冠疫苗(譬如輝瑞)已經做過3萬人規模的保護力抗體實驗,後面新研發的疫苗,只需 採免疫橋接方式與這些先驅疫苗做比較,不需要做幾萬人的三期或四期試驗。 李秉穎醫師說,像是現在市面上的許多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從四價疫苗要變 九價的時候,美國FDA就使用免疫橋接。只要多出來的5種病毒抗體,不亞於原來4種的話 ,就能上市。 根據台灣衛福部統計,截至10月18日,約有130萬劑高端疫苗已經施打。全台Covid-19疫 苗第一劑接種人口涵蓋率達63.5 %。 資料來源: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8979721 -- 心得: 一直很好奇高端疫苗三期的實驗怎麼做,這篇文章至少有提到地區、時間、人數、方式等 資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72.1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hare/M.1634798181.A.DC7.html
文章代碼(AID): #1XSGfbt7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