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痛風患少攝嘌呤食物多喝水排尿酸

看板regimen作者 (尋找)時間14年前 (2010/01/03 11: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02/128/1y2bi.html 每年入冬以來因吃火鍋,而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發作者不在少數。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 事羅明宇表示,痛風患者進補應少吃動物內臟及海鮮。最好避免喝煲湯,因為煲湯中含有 嘌呤物質,而肉類也要少吃。也不要喝濃湯、雞精,少吃內臟類,胚芽及豆類,多喝水, 每天至少喝兩千毫升水,幫助尿酸排泄,但是補湯並不包含在內。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不少火鍋愛好者往往在食用火鍋時貪食味道鮮美的海鮮、動物內臟、 蘑菇等再加上大量飲酒,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沉積,痛風病隨之而來。 由於湯內含有肉類溶出的嘌呤,痛風患者不宜多喝,也應免飲用酒類,否則會抑制尿酸排 泄,以及避免吃太多肉類及豆製品。肉類盡可能選擇脂肪較少的種類,如魚類。肉類份量 要節制數量,不要超出預定分量太多。 小心肉類之中的紅肉部位及動物內臟,容易導致高尿酸,再加幾杯烈酒下肚,容易發作。 常吃火鍋補湯若浮著層油,應清除開再取用,以控制油量的攝取。還有,應選用脂肪較少 的肉類,如魚、雞、鴨、鵝,豆類加工製品不要吃得太多,應多吃水果蔬菜。 另外,羅醫師表示,痛風病人的小便PH值往往偏酸性,在五至五點五之間,為了降低其酸 性,使其儘量恢復到正常值六點五左右,痛風患者可以多喝些鹼性飲料,如常見的碳酸飲 料或蘇打水。而充足的水分攝入不但能降低小便酸性、還能促進尿酸排泄,因此建議,痛 風病人每天應喝至少兩千毫升的水。 通常患者常見病變關節周圍會反復出現發熱、紅腫、疼痛等現象,如果得不到控制就會進 一步引起關節變形,直到引起腎臟損害、功能衰竭。 醫師指出,近年來痛風病患者正出現年輕化趨勢,發病年齡從五十歲以後提前到三十歲左 右一些運動少、應酬多的班族經常在火鍋聚餐後突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因此這類族群更 應關注自身健康。也提醒,痛風患者若出現高燒、感冒、拉肚子的,就不能進補,因為這 些人進補之後反而加重病情。另外,還有痛風患者關節疼痛急性發作時,也不該補。 痛風患者冬天調補身體可選擇藥膳粥品。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羅明宇表示,稀飯具有 營養,古人往往製成藥粥,保健養生外,又有治病作用。適用痛風患者於冬天進補的食品 有牛羊肉、雞肉、紅棗、蓮子、山藥、核桃、龍眼、芝麻、木耳、蜂蜜等,都是滋補佳品 ,在寒冷的冬季最宜常服溫性熱粥,如將上述食物與粥同煮,能暖中禦寒,溫補元陽。 羅明宇表示,建議的食補粥包括,可選擇「百合薏仁蓮子粥」,取百合、薏仁三十克,蓮 子二十五克,粳米一百克。將百合、薏仁、蓮子洗淨後,用水浸泡二至三個小時,粳米淘 洗乾淨後用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後將三者混合,加適量水後一起熬煮,成濃稠粥後分兩次 食用,在急性期可以每天進食。 「薏仁淮山枸杞粥」可取薏仁六十克,淮山藥、枸杞三十克、芡實十五克、粳米一百克。 將薏仁、淮山、枸杞、芡實洗淨後,用水浸泡兩至三小時,粳米淘洗乾淨後用水浸泡半個 小時,然後將三者混合,加適量水後一起熬煮,成濃稠粥後分兩次食用,適合於緩解期進 食。 此外,醫師建議,痛風患者平常應該選擇低嘌呤含量的食物,如胡蘿蔔、芹菜、茄子、南 瓜、番茄、蘿蔔、馬鈴薯等蔬菜;饅頭、蘇打餅乾、大米、高粱等穀類;以及雞蛋、鮮奶 等蛋奶食品。另外,痛風患者也須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同時可補充維生素、無機鹽、碳水 化合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128.151 ※ 編輯: outspoken123 來自: 123.205.128.151 (01/03 11:52)
文章代碼(AID): #1BG1FDzT (regi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