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氫化油脂也是健康殺手

看板regimen作者 (sophy)時間19年前 (2005/05/14 19: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氫化油脂也是健康殺手! 文/消品會編譯       近年來,飽和脂肪是被認為是美國人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元兇。美式速食的流行,也改變了台灣青少幼年人口的口味、體型、並種下未來的疾病因。但是,除了飽和脂肪,還有一種隱形的油脂的危害較少被提及──反式油脂 氫化油脂 氫化油脂,就是讓常溫下液態的植物油轉成固態或半固態的油脂,以增加食品加工的方便性,口感更好(酥脆而不油膩)。氫化油脂(有些是部分氫化油脂)含有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對人體健康而言,這兩者都是壞脂肪。    1980年代鑒於消費者的反彈與壓力,速食業及糕餅製造業者把慣用的牛油、椰子油等油炸油換成部分氫化油;但這種油脂已經不是植物油,就營養分析來說,氫化植物油與牛油、豬油、奶油是差不多的。 反式油脂的害處    經過十多年的科學爭論,目前反式脂肪已被證實會增加膽固醇,所以提高心臟病的風險。    根據美國的CSPI(公眾利益科學中心)的研究,薯條、炸雞、糕餅等食物的害處可能遠高於一般大眾的想像。    針對一些美國最普遍的連鎖速食餐飲業的食物的調查分析,許多食物是使用了部分氫化油脂、酥油、乳瑪琳(人造奶油),這些油脂內都含有相當高量的反式脂肪(trans fat)。 氫化油脂與反式油脂的聯手效應    「許多人知道食物中的飽和脂肪會讓動脈阻塞,包括了漢堡、乳酪、冰淇淋;但是很少人知道反式脂肪提高膽固醇的危害不下於飽和脂肪」這是CSPI的資深科學家渥坦的說明。    「一份漢堡王的大包薯條含有6公克的反式脂肪,再加上7公克的飽和脂肪,吃上一份大薯也就吞下了一天容許脂肪量的2/3。」外食已佔了一般美國人所攝取的食物熱量的1/3,外食的來源包括了餐廳、便利商店、速食聯鎖店等。    目前的食品標示法規(美國、台灣)中並未要求廠商明確標示出反式脂肪的含量,只要求標示總脂肪含量。美國有一些醫藥研究學者開始要求政府修改食品標示法,希望能把反式脂肪含量與飽和脂肪量同時標示,因為這二者對心血管的危害是相同的。 CSPI的速食調查    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魏樂博士的說法:「反式脂肪是個隱形殺手」,他的研究領域證實了反式脂肪與心臟病的相關性。CSPI在美國7個城市購買了41種超市與速食餐廳的食物,並送驗做營養分析。以下是一些分析的結果: · 薯條──麥當勞、漢堡王的薯條中所含的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的聯手下,其對心血管的危害就是等倍增加。 · 炸雞──吃一份肯德基原味炸雞套餐也就吃下了一天份的飽和脂肪。 · 烘焙糕餅──美國最大的甜甜圈聯鎖店Dunkin' Donuts的原味蛋糕口味甜甜圈,吃它一個就等於吃下8條培根的壞脂肪。其他如奶酥麵包、餡餅、餅乾、蘇打餅如果加計反式脂肪,那麼壞脂肪的總量都要增加了。 · 人造植物奶油(乳瑪琳)──如果這些植物奶油增列了其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那麼就無法使用廣告文字宣稱「比奶油減少了70%的飽和脂肪」,可能只有「比奶油少了40%的飽和脂肪」;所以,消費者可能得花心思比較何者才是「低脂人造奶油」。     一個簡單的通則就是「乳瑪琳愈軟,所含的動脈硬化的脂肪愈少」渥坦博士這樣建議。 對速食業者的呼籲    CSPI對食品加工業者與速食業者的公開信中呼籲,希望業者能將慣用的酥油、部分氫化油脂、乳瑪琳都改成液態植物油,並公佈其使用油脂的反式脂肪的含量。雖然CSPI與一些著名的公共衛生學者持續要求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能要求廠商在食品標示中增列反式脂肪的含量,但基於業者的反彈與公關壓力,FDA仍未做出對消費者最有利的回應。 (本文取材自www.cspinet.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226.190
文章代碼(AID): #12XUIlGj (regi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