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憂鬱症是因為大腦血清素失衡所引起?最新

看板prozac作者 (wren)時間1年前 (2022/09/05 23:06), 編輯推噓5(5014)
留言19則, 7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憂鬱症是因為大腦血清素失衡所引起?最新研究:沒有證據支持這個理論假設 日期:2022-08-13 作者:孫珞軒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憂鬱症是全世界造成病患失能最嚴重的疾病,全球共有超過 3.5 億人受憂鬱症影響。憂鬱症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疾病,目前憂鬱症的成因仍然不明,但 在過去 30 年來,有一種流行的說法不只出現在醫學教科書中,也廣為民眾所熟知,那就 是憂鬱症因為大腦的「化學失衡」所引起,特別是與一種叫做血清素(serotonin)的神 經傳導物質有關。然而,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的全面分析,沒有證據可以支持上述的憂鬱症 理論基礎。 血清素假說是「憂鬱症單胺假說」的其中一個版本。單胺(monoamine)是一組大腦中的 神經傳導物質,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早在 50 年代,精神科醫師就認為 這些負責神經傳導的化學物質可能對情緒調節很重要,因為偶然發現一些藥物對治療憂鬱 症有效,而且它們似乎都透過增加大腦中單胺的水平而發揮作用。 血清素假說與抗憂鬱藥物的興起 血清素假說在 60 年代被首次提出,這不只影響了對憂鬱症成因的解釋,更成為至今抗憂 鬱藥物治療的理論基礎。此後研究人員開始專注於特定的單胺,也就是血清素,作為藥物 研發的目標,隨之而來的是新一代抗憂鬱藥物興起,在 90 年代開始被藥廠廣為宣傳,這 些藥廠藉此推銷一系列新的抗憂鬱藥物,這些藥物被稱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 (SSRIs)。 百憂解(Prozac)是第一個被商業規模化且通過核准的抗憂鬱藥物,推出後立即取得了成 功,隨後又出現了一系列其他 SSRI 類抗憂鬱藥物。即使在今天,絕大多數治療憂鬱症的 藥物都針對一種或多種單胺,而血清素通常是其中之一。 血清素假說沒有科學證據支持 調查顯示,近 9 成的大眾認為憂鬱症是由「血清素失衡」所引起,網路文章通常也引用 這個理論。然而,根據倫敦大學(UCL)團隊所領導的最新研究,全面回顧血清素假說提 出以來這數十年間的相關文獻,研究結論指出,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血清素水平或血清素 活性是憂鬱症的原因,研究團隊將研究結果發表在《分子精神醫學》(Molecular Psychi atry)期刊上,隨後引發各界譁然。 據了解,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傘狀回顧」(Umbrella Review)研究,傘狀 回顧是目前實證醫學上最高級別的證據之一。研究團隊全面識別並整理血清素和憂鬱症最 重要研究領域的現有證據,其中納入的研究涉及數萬名參與者。雖然過去研究曾對個別領 域進行過系統性回顧(Systematic Review),但此前從來沒有一個研究採用這種方法, 把所有不同領域的證據結合起來分析。 研究指出,比較血液或腦液中血清素及其分解產物水平的研究沒有發現被診斷患有憂鬱症 的人與健康的人之間存在任何顯著差異。而對血清素受體和血清素轉運蛋白(大多數抗憂 鬱藥物靶向的蛋白質)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血清素活性異常的證據非常微弱或不一致 。 其中一些研究透過控制參與實驗者飲食中製造血清素所需的氨基酸,來降低其血清素水平 ,沒有發現血清素缺乏與憂鬱症有關。另一些涉及數萬名患者的大型研究關注於基因變異 ,像是血清素轉運蛋白的基因,但在憂鬱症患者和健康對照組之間沒有發現這些基因的差 異。上述這些分析結果導致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沒有證據支持憂鬱症是因為血清素活性或 濃度降低所引起的理論假設。 需重新審視抗憂鬱藥物 領導此項研究的倫敦大學精神醫學教授蒙克里夫(Joanna Moncrieff)醫師強調,我們的 觀點是,不應該告訴患者憂鬱症是由血清素或大腦化學失衡所引起,他們不應該被引導相 信抗憂鬱藥物透過針對這些未經證實的異常而發揮作用。我們還不瞭解抗憂鬱藥物對大腦 的實際影響,給人們這種錯誤資訊會妨礙他們對是否要服用抗憂鬱藥物做出明智的決定, 研究結果顯示,不可能說服用 SSRI 類抗憂鬱藥物是值得的,甚至完全安全。 蒙克里夫醫師指出,成千上萬的人遭受抗憂鬱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其中包含當人們試圖停 藥時可能發生的嚴重戒斷反應,但這類藥物的處方率持續上升。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 就是人們錯誤地認為憂鬱症是由於化學失衡所造成,現在是時候告訴公眾,這種信念不是 基於科學的。 參與研究的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臨床研究員和倫敦大學的名譽臨床研究員、精神科醫 師霍羅威茨(Mark Horowitz)博士直言:「在我的精神醫學培訓中,我被教導憂鬱症是 由血清素引起的,我甚至在自己的課程講座中教給學生。參與這項研究令人大開眼界,感 覺我以為我知道的一切都被顛覆了。此研究的一個重要發現,是負面生活事件對憂鬱症的 影響有多強,這表明情緒低落是人們對生活的反應,不能歸結為一個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 不過,研究團隊警告,任何考慮停用抗憂鬱藥物的人都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因為戒 斷後會有不良反應的風險。蒙克里夫醫師與霍羅威茨醫師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以最好的方式 ,逐漸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此外,雖然此項研究沒有分析抗憂鬱藥物的功效,但研究結 論建議,憂鬱症治療可能需要側重於人們生活中的壓力或創傷性事件,例如心理治療以及 其他方式,如運動或正念冥想,以及解決潛在的因子,如貧困、壓力和孤獨。 資料來源: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235473 ===================================== 科技日新月異,還有很多議題尚在研究階段,總之不要亂停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8.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662390407.A.59B.html

09/06 09:30, 1年前 , 1F
曾吃過好幾年SSRI後看這篇文章會有想大吼WTF的fu
09/06 09:30, 1F

09/06 12:30, 1年前 , 2F
即便這種信念或許不是基於科學的,但也確實幫助了很多
09/06 12:30, 2F

09/06 12:30, 1年前 , 3F
人,包括病友和陪伴者以及醫療院所,放過自己,保持寬
09/06 12:30, 3F

09/06 12:30, 1年前 , 4F
容的心多方嘗試吧
09/06 12:30, 4F

09/07 01:00, 1年前 , 5F
完全不覺得是
09/07 01:00, 5F

09/07 01:01, 1年前 , 6F
至少我的情況根源根本不是什麼單純血淸素
09/07 01:01, 6F

09/07 01:02, 1年前 , 7F
大部分人都是 只要換個原生家庭、有好的友誼,工作能
09/07 01:02, 7F

09/07 01:02, 1年前 , 8F
夠自我實現、基本上馬斯洛的金字塔能滿足
09/07 01:02, 8F

09/07 01:03, 1年前 , 9F
多運動接近大自然 根本不需吃藥
09/07 01:03, 9F

09/07 01:04, 1年前 , 10F
我不反對吃藥 我只是覺得太多根源不是單純生理
09/07 01:04, 10F

09/07 02:02, 1年前 , 11F
哈哈哈
09/07 02:02, 11F

09/07 02:02, 1年前 , 12F
醫生沒辦法解決社會結構問題啊!
09/07 02:02, 12F

09/07 03:54, 1年前 , 13F
有時候就是缺乏一種信仰,以吃藥的方式給自己安全感我
09/07 03:54, 13F

09/07 03:54, 1年前 , 14F
覺得也無不可
09/07 03:54, 14F

09/07 21:07, 1年前 , 15F

09/07 21:07, 1年前 , 16F
0
09/07 21:07, 16F

09/07 21:08, 1年前 , 17F
附上原文出處
09/07 21:08, 17F

09/07 21:08, 1年前 , 18F

09/09 10:09, 1年前 , 19F
推醫生沒辦法解決社會結構問題XD
09/09 10:09, 19F
文章代碼(AID): #1Z5X27MR (proz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