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文章節錄-完形的觀點消失

看板prozac作者時間12年前 (2011/12/20 00:39),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貼來源:應用心理小站 http://apsy.psy.twbbs.org/clinical/theory/gestalt.htm 治療學派>完形治療> 當對話理論坐上了完形治療的空椅--完形治療空椅對話的內在歷程重構 完形的觀點 根據完形學派的觀點,個人的內在衝突是常態,就像是內心的和諧一樣是一種自然的 現象。由於人的生活經驗,個人的內在常常有許多不同,甚至不相容的觀點,一旦面臨到 要採取行動時,這些內在的衝突就會闊大加深。結果呢?就像Robert Philips所說的:「 衝突並不會造成問題,往往是逃避它造成了問題。」(In organizations it is usually not conflict but the avoidance of conflict that cause most problems.) 由於面對衝突不是一種愉快的經驗,人們往往不去面對它、處理它,結果內在的衝突 以及伴隨的情緒始終沒有消去,或退到背景中,一直在那裡奔騰翻攪著,干擾著個案的一 切功能。人們常常努力去達到內在的平衡,就像是生理上的平衡系統一樣,當外界的刺激 引發了這個平衡係通失衡時,生理系統就會自發地趨向新的平衡狀態。 然而,個體同樣的有自發的強烈趨力去促使這個平衡狀態改變,這種力量是由各種自 發的欲望和激起(excitements)所引發,這些欲望、激起和壞平衡的力量是本質的,它們 也是促發接觸、成長、和自我實現的力量。 一旦個體達到平衡,他就會尋找激起、新奇,並融入新的環境中,但當他被激起的需 要給弄得混亂時,他同時會汲汲地尋找滿足它的需要以回復平衡--至少是偶發的。這兩 個平衡和壞平衡的趨力是互補對立的,也是同時存在的。它們對於人類生命的功能和滋養 是必要的條件。因此一個成長中的生命要能時時流動於這兩個極端之間,一旦僵化的限於 任一個極端中,生命力就開始削弱。 完形學派的諮商中,常常讓個案的內在矛盾呈現出來,再讓個案交替地處於兩極之中 ,體驗兩極的對話過程,藉由這個過程整合個案的衝突。這種兩極的對話目的,在使個人 內在的衝突與對立獲得高層次的統整,此外,其目的不在去除一個人的某種特質,而是要 個人去接納這種對立並且與之並存。 Perls 認為改變不能強求,而是要透過接納這種對立,才能產生統整,當事人也才能 停止自我折磨遊戲的困擾。他採存在的觀點來看人的本質,無所謂好的與壞的。 Perls相 信,我們都有能力去內化(embody)任何的人類特質,然而我們常常排斥一些潛在的特質 (所謂的「壞」的特質),因為它們不被我們接受,因為家人、老師、朋友拒絕了它們或 輕視它們。 因此這些不被接受的特質就退到了背景中,而那些「好」的特質則成為形象。但是這 些處於背景中的一極,會用盡各種方式來干擾這些形象中的特質,這種干擾會消耗掉個人 大量的能量,沒有任何的幫助。Perls 讓它們對話的目的,就是要讓兩極都能被覺察,並 向個案彰顯出兩極是必然同時存在的。 一旦個案能從自身體驗到這一點,他就能增加他在兩極中順暢流動的能力和範圍,他 變成一個有彈性且整合的整體。而非一群整天互相打仗的分離部份。 -- 「……人類意識是以兩極並行的方式運作── 亦即須待負面涵納,正面才得以顯現。」 ─羅洛‧梅《愛與意志》 -- 送上一首歌 酷酷失戀時常聽 梁靜茹-閃亮的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F37KLa6bAw
-- 期待未來 期待精彩 認真的做好自己 聲聲祈禱 尋尋覓覓 相信有一天能停止找尋 by 酷酷之改作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12/20 01:24, , 1F
推推推推推推~ XD
12/20 01:24, 1F

12/20 01:58, , 2F
推,謝謝酷酷:)
12/20 01:58, 2F

12/20 03:07, , 3F
推~~~
12/20 03:07, 3F

12/20 12:15, , 4F
推,謝謝酷酷...
12/20 12:15, 4F

12/20 19:14, , 5F
不客氣唷
12/20 19:14, 5F
文章代碼(AID): #1ExsYmh8 (proz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