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文章-每個苦悶地路口陪你轉彎消失

看板prozac作者時間12年前 (2011/11/26 09:01),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jtf.org.tw/health/Show.asp?This=856 每個苦悶地路口陪你轉彎 文/李碧姿<大家健康-243期> 患有憂鬱症的陳韻涵,打工認識個性陽光的許晏庭, 他常提供正面的思維,給韻涵莫大的信心和鼓勵, 陪伴的過程,晏廷也曾氣餒,但他學習以更多同理心, 耐心地傾聽,憂鬱症患者真正需要什麼? 「天助自助!當他認真克服問題時,總會遇到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心疼地說,患有憂鬱症的陳韻涵,獨自在外唸書,認真、 努力的面對疾病、升學及經濟的壓力,從未放棄希望的她,身邊朋友如果願意拉她一把, 她也敞開胸懷接受,這樣的經驗可提供其他憂鬱症個案學習。 憂鬱總在高壓下悄然形成 韻涵回憶起剛上大學的自己,因為男友的劈腿與人際關係的挫折,使她個性變的封閉、注 意力渙散、做事無法集中、心情起伏大,直到出現自殺念頭,才開始看醫生。大一下辦休 學,大二上申請復學,由於沒準備好面對同樣的環境,情況仍反反覆覆不見好轉,也無心 上課,導致大二下被退學。 治療過程中,韻涵的主治醫師詹佳真請她回想從哪時開始比較不一樣,她才驚覺自己從高 中就有抓手、撞牆等自殘行為,當時只覺得在發洩,沒多想是怎麼回事。而父母也覺得是 考試壓力使然,並無立刻處理,或許當時憂鬱風暴已悄然成形。 陪伴是最佳處方 生病以來,印象最深的是拒絕被幫忙,韻涵曾對自己的病痛帶給旁人困擾,而覺得不好意 思,認為是麻煩別人。有時獨處,什麼事也不想做,只是躺著發呆,甚至整天都不開燈。 慶幸的是,打工認識個性陽光的許晏庭(化名),在她出現負面想法時,往往提供正面的思 維。她很感謝晏庭不厭其煩地想盡辦法,改變她對事情的看法,也常帶她到郊外走走,對 她的疾病助益很大。 晏庭也分享陪伴經驗,先聽對方抒發情緒及想法,再給她不一樣的看法,對方也比較聽得 進去。為了不讓韻涵落單,他總得花些心思與時間慢慢溝通,先聽她講或問她想去哪裡, 然後慢慢打開她的心房,讓她走出去。韻涵也呼籲其他陪伴者,學習晏庭的做法,先聽當 事者說話,揣摩體會這是什麼樣的心情,再建議不同的思考角度,提供另一種客觀樂觀的 想法。 詹佳真表示,憂鬱症和其他疾病一樣,內心都很脆弱,千萬別用激將法,譬如對患者說: 「你若不怎樣,我就不理你」或「不要老是裝病」,不僅無法達到效果,反而讓患者心情 更跌落谷底。也應避免輕率地告訴患者「想開一點就好」。因為憂鬱症屬於腦部疾病,在 腦神經功能未調整恢復之前,有些思考會受限,這類的話,只會讓當事人覺得你無法感同 身受。 給信賴者備份鑰匙 防堵憾事 在陪伴過程中,唯一讓晏庭措手不及的是,第一次遇到韻涵輕生的緊急狀況。晏庭甚為驚 訝,為何花這麼多心思,她還是選擇傷害自己。不過,當韻涵哭著說,「我也不願意這樣 ,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他同理到憂鬱症發病時腦袋是一片空白,其實他們也不願 意輕生,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不能用常人的標準來評斷,才就此釋懷。 剛認識韻涵那段時間,晏庭透露她的病情並不是很穩定,也曾把手邊所有的藥物全吃進去 ,而進出急診室4次。他表示,有自殺念頭者,眼神渙散、恍神的時間變多,根本不知道 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花些時間陪伴她,幫她控制藥量,譬如領2星期 的藥,只給她三天的藥量,降低心情不好時傷害自己的危險性。 對於有自殺傾向的憂鬱患者,晏庭建議,要與親人或固定朋友保持聯繫,給一位可信任的 朋友備份鑰匙,萬一親友發現電話打不通或患者未接電話,就能在第一時間到患者的住處 ,避免憾事發生。 與自己對話 使憂鬱轉向 除了朋友的陪伴,韻涵覺得醫師也幫助她很多。她記得有次跟醫師說,「吃藥好像沒什麼 用,是不是該加重藥量」。詹佳真便耐心地分析給她聽,「憂鬱症並不是完全靠藥物,有 時自我對話也是不錯的方法」。慢慢練習之後,韻涵覺得現在遇到不好的事,會先對自己 說沒有那麼糟,既然怕給別人帶來麻煩,就應先照顧好自己,而不是一直擔心成為別人的 負擔。 面對憂鬱症,韻涵體會到正常作習的重要性。憂鬱症常讓她心情亂糟糟,長久下來,體力 不堪負荷,也容易覺得疲累,甚至忘東忘西。像她以前常不記得昨天做了什麼,得拿出發 票,才能提醒自己大概做過哪些事或去過哪些地方,經醫師建議,她開始跟自己對話或寫 心情日記,這些方法對她幫助很大,她也比較能掌握自己的狀況。 韻涵覺得保持體力,才有精明的頭腦整理思緒。在休閒活動上,她建議聽輕音樂,有歌詞 的歌曲容易讓憂鬱症患者胡思亂想。書籍也一樣,不建議看嚴肅的存在主義書籍。晏庭也 補充,這類書籍只會讓憂鬱的人想的更多、更負面,所以要篩選書,看些開心簡單的書籍 就好。 不想過去 活在當下 生病時,難免會遇到無法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或該不該處理的事情,韻涵呼籲,可以多聽 醫師或朋友等第三者的意見,因為事情若沒處理好,反而會讓心情更糟。之前她常如此, 處理不了別人的事,自己卻困在其中,所以,先顧好自己才是上策,譬如:家裡的事若無 法處理就先擱著,把病調適好再處理。 有些陪伴者會說︰「憂鬱症明明可以靠自己走過來,為什麼每天都要這樣子。」或「你們 根本不需要靠藥物,得靠自己阿!」這都讓韻涵很氣餒。父母 親總認為吃這麼多藥對身體不好,少吃為妙,卻使病情更加惡化。她心有戚戚焉地表示, 抗憂鬱藥物不能隨便自行停吃,需要醫師依病情慢慢調整藥量,否則停一段時間,撐不下 去再繼續吃,得花更多時間才能降低藥量。 「朋友的耐心陪伴,讓我比預期好得還快。」韻涵感激地說。晏庭也附和,要耐性地陪她 慢慢走過,做自己能做到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韻涵現在穩定許多,真正能體會朋 友說的,「不想過去,活在當下。」 今年重考的她,告訴自己不能再亂吞藥,因為那對身體傷害很大,書也讀不好。在準備重 考期間,她找到生活重心,期盼換個新環境重新開始。在這裡,我們真心祝福她與友人, 一切順利! 醫師與友人的6招陪伴寶典 1. 提醒規律服藥 「藥物是目前治療憂鬱症快速又有效的方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 師詹佳真表示,提醒憂鬱症患者規則服藥與規律作習很重要。不過,安排作習和運動前, 必須先瞭解什麼樣的活動對當事人最有效。 2. 態度堅定溫和 猶豫不決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溝通時,詹佳真建議,語氣要堅定溫和,用問句只是丟出 難題。譬如不要問「現在去運動好不好?」,而是「等一下帶你出去走10分鐘,累了可以 停下來休息再走,沒關係。」若只走五分鐘,則用鼓勵的方式說:今天走5分鐘,明天可 再繼續,達到10分鐘的目標。 3. 多陪伴與聆聽 聆聽勝於太多的保證或空泛的言語。有些人害怕與憂鬱症患者談話時,不小心說錯話,傷 到對方的心。詹佳真認為,「只要避免用激將法或輕率的口吻即可。」耐心地鼓勵患者說 出心裡話,表達我們願意真心陪伴和協助,往往比過多安慰的話語有用。 4. 考量對方感受 對憂鬱症患者分享難過與快樂的事情前,得考量造成對方反感或心情不好的因素,如:陳 韻涵是因感情而引發憂鬱症,若遇到感情的事,應該儘量避談。 5. 先處理事情 再處理情緒 韻涵的朋友許晏庭表示,曾因她輕生而發脾氣,覺得為何這麼傻,現在他再遇到類似狀況 ,會先送醫,適時隱藏自己的情緒。若憂鬱症患者吞藥自殺超過2小時,便無法洗胃,只 能打點滴稀釋,觀察情形,所以,身為陪伴者,先別急著發洩自己的怒氣與擔憂之心,應 盡快處理患者發生的緊急狀況。 6. 耐心守候 適時關心 憂鬱症患者有時心情不好,會要求陪伴者不要理會他,但可不能真的不理,因為患者可能 會產生輕生念頭。最好的方式是給予時間沉澱情緒,再問發生了什麼事情。通常他們的反 應比較慢、聽不進去時,稍微點醒或重複輕喚他的名 字,或讓對方以點頭或搖頭表示意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80.97.193 ※ 編輯: kuca 來自: 111.80.97.193 (11/26 09:01)

11/26 09:04, , 1F
(筆記
11/26 09:04, 1F

11/26 14:42, , 2F
推~推~酷大的熱情熱心,為板友帶來一盞黑暗明燈~推~
11/26 14:42, 2F

11/26 18:34, , 3F
11/26 18:34, 3F

11/27 02:06, , 4F
推推推,我開推土機來推了~~ XD
11/27 02:06, 4F

11/27 18:34, , 5F
:)
11/27 18:34, 5F

11/28 00:35, , 6F
推推 超討厭激將法
11/28 00:35, 6F
文章代碼(AID): #1Eq3fFsZ (proz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