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苦受有助於獲得真正的樂消失

看板prozac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4/19 19:4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inyurl.com/y7ngjwt 苦受有助於獲得真正的樂 Dhammaacariya U Htay Hlaing   將注意力集中在上嘴唇以上、靠近兩個鼻孔的三角形區域,在這一狹小區域內用功, 所有法內同修都已經知道,這個技巧的主要原理,是「藉由出、入息,和出、入息處所覺 知的感受,來培養專注。」 覺察的基礎   為了讓心安定下來,我們把觀察的範圍限定在狹小的區域,這麼一來注意力就很容易 集中;觀察範圍大,注意力就不易集中在特定的對象上。在嘴唇以上、鼻孔以下的小區域 用功,來修習止觀(止禪,奢摩他samatha),這方法和對著禪修圓相(kasina mandala)用 功,道理差不多;好比是蒼鷺覓食,與其在大片水田裡找魚,不如等在引水道旁,輕易的 獵捕牠想要的佳餚。   註:kasina: 遍處   mandala: 圓   為了快速進入智慧的領域,在各種觀察的對象、不同的自然現象中,我們只針對感受 (vedana)用功。   限定的觀察範圍雖狹小,但一旦專注力增長,你會自動察覺和掌握到,整個色身內發 生的物質和心理變化。同樣的,儘管感受被獨立出來,成為觀察的對象,但隨著專注力增 長,你也會察覺到感受因環境不同而生起身心變化的自然現象。   你必得瞭解這個方法有多麼重要、多麼殊勝。參照經典的闡述,你會發現這個方法的 奧妙之處,簡直妙不可言。 從最簡單的地方下手   禪修就是在這個由物質、心組成的身軀內;針對其最顯著的特性,持續觀察再觀察。 也就是在絕對存在的事物中,觀察最顯著的自然現象。這就像要學習一項新技能,會從最 簡單的地方開始學起一樣,若不這樣,不知道A、B、C等最基本的字母,或沒學過1、2、3 ,你就無法繼續學習。   在色身內的各種身心現象中,有形的實體比較容易觀察;而在各種有形現象中,最顯 著的就是「動」的要素,從出生到死亡無時無刻不存在。   當你可以專注觀察、掌握一項色身的特性,也就可以瞭解所有的特性;甚至連心的本 質,也會自動在禪修者的心中浮現。《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中提到,各種心的特 性中,又以觸(phassa)、受(vedana)和識(vinnana)最為突出。而你此刻正在觀察的 感受(vedana),又凌駕於其他心理特性之上。《釋提桓因問經》(Sakkapanha Sutta)中, 佛陀傳授天王帝釋(sakka)的,就是從感受下手的禪修法。 感受有三種-樂受(sukha vedana)、苦受(dukkha vedana)、不苦不樂受(upekkha vedana),其中以苦受最為突出。其實,佛陀所提到的感受,少至二到三種,多則一百 零八種;但講起來本質都差不多,精確地說,每一種感受都是苦(dukkha),只是苦 。就像氣溫下降,就意味著「冷」一樣。年輕的帝釋(vajira Their)因而說:「升起是 苦,滅去是苦,只有苦,沒有其他。」   這個技巧,在物質方面是藉由觀察氣息進出,來建立定;在心的特性是透過觀察感受 ,來發展智慧。你們都知道這個方法多麼殊勝、有益;禪修的技巧有很多種,不過要達到 解脫的終極目標,修習受念住是最有效益的。自然的感受不僅顯而易見,更能滲透身心各 個層面,就好像是河川的水流,最終要匯入大海。 直到死亡   不只在佛陀時代,甚至佛陀去世後,許多得到最終解脫的聖者,都以修習受念住 (vedana contemplation)為主要方法;《大念住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注釋 中,記載有這些著名聖者的事蹟。   例如,舍衛城有一位名叫Kutumbikaputta Tissa尊者,他在森林深處被搶匪襲擊,遭 劫持期間,一晚他用大石頭打斷自己的腿骨,然後深入禪修,就在當晚,他證得阿羅漢。 無獨有偶的,還有許多聖者是在遭虎噬、槍茅穿膛,或身受樁柱戳刺酷刑、腹痛難當時, 證得極樂涅槃。 兩種受念住修習法   當遭遇嚴重的疼痛或疾病時,資深的禪修者可用以下兩種與感受相關的方法用功: 1. 隨受觀處(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透過觀察感受的升起,來全盤瞭 解感受。這個方法又稱為受攝法(vedanapariggaha kammatthana)──捕捉禪修時升起 的感受。沙摩婆提(Samavati)皇后和她的俾女在喬賞彌(Kosambi)城中遭火吞噬時,就是 以此方法禪修。 2. 離受法 (Vedanavikkhambhana)──忽略、不去理會感受的方法,(vedanam vikkhambhetva、vedanam abboharikam katva),禪修時,禪修者不去注意當下升起的感 受,而是採行他所熟練的其他禪修法,對著任何他經常觀察的對象用功。 禪修者的個人經驗   禪修者禪坐時,往往會經歷到原本未曾察覺的疼痛,甚至痛到難以忍受的地步,但只 要堅持下去,疼痛就會逐漸消失褪去。其實,這些疼痛的感受本來就存在於這個身體之中 ,是因有更強烈迷人的感受凌駕其上,我們才從未察覺。疼痛不是病,毋需害怕,只有在 極其專注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察覺這些疼痛。   舉例來說,這就像是有個地處偏遠的村莊,當地有種不為人知的怪病,直到醫生來村 莊看診時,大家才知道有這種病。疾病並不是因醫療檢查、醫生開藥而發生,而是一直都 存在;但只有透過顯微鏡、醫療器材,病菌和不知名的疾病感染才被診斷出來,接著方能 進行治療。   疼痛的感受升起時,就注意並觀察它,這麼做兩、三次,疼痛可能頃刻間就消失了。 若疼痛的感受愈發強烈,禪修者就要更加集中心力專注其上。當禪修者層層深入觀察,疼 痛將神奇地消失滅去,就像是有個東西被拔除了。但有些感受可能不會消失,這時候就應 盡可能忍受,來加快觀察的速度,若無法辦到,那麼就應採用第二種方法,也就是忽略、 不去理會這個感受。   有時候,基於恐懼或忍受不了,禪修者會略過疼痛的部位,不去觀察它,疼痛的感受 可能因此自動消失,但禪修者若無法立即克服這問題,未來修習時,將一再遭遇同樣的阻 礙。   即便是那些重病纏身,最先進的醫療技術都無法治癒之人,也可能因定的修持,而奇 蹟似地復原;這類事例還不少呢。因此,覺知的建立 (bojjhanga bhavana)也包含修習念 住(satipatthana)。但從疾病中解脫,並非修行的主要目的,也算不上重要的成果,它只 是一項副產品。 覺察疾病的益處   我想再多說一些有關受念住的有趣之處。   剛剛曾說到,禪修者只要不放逸,精勤努力持續修習,疼痛的感受不論有多強烈,最 終都將消失滅去。這類例子有很多,當感受一消失滅去,禪修者就證得阿羅漢果位,而這 樣的聖者,稱為vedana sammasati(受正念)。   同理,阿羅漢有好幾種,如   Rogasammasati(是在疾病痊癒的當下,同時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聖者);   Jivitasammasati(辭世的同時,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   Iriyapathasammasati(因堅定禪坐而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他誓願不證得阿羅漢果 ,就絕不改變盤腿坐姿。)   毋需害怕疾病或疼痛的感受,它們會帶來正向回報。若是病況惡化、疼痛加劇,請將 之視為一個警訊,加快禪修的速度,別就此放棄。佛陀住世時,有位名為鬱提耶(Uttiya) 的尊者,就是抱持這樣的態度拼命精進禪修,最終證得阿羅漢果。 打破苦之輪的方法   我繼續說受念住這個方法有多麼重要。   藉由持續觀察每一個感受(愉悅或不愉悅)的升起和滅去,你可以在業習雜染變得根深 蒂固之前,就將它們拔除。根據十二緣起法 (Paticcasamuppada)的教示,當接觸者和被 接觸的那一方、或稱客體(外在物體)和主體(內在物體)一接觸,(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就 升起了(所以說觸(phassa)生受(vedana))。   受緣愛(Vedana-paccaya tanha)──對愉悅的渴望因感受而升起,由於心中渴望 愉悅的感受;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時,苦受(dukkha vedana)就跟著升起了。苦受不斷 衍生另一個苦(dukkha),像這樣,苦之輪運轉不輟,無有間斷。   《阿毗達摩概要》(abhidhammatthasangaha)提到──Dukkham tebhumakam vuttam ( 欲界kama、色界rupa、無色界arupa三界的運行無非是苦)。佛陀在《初轉法輪經》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倡言:「Sankhittena pañcupadanakkhandha dukkha」 (簡言之,五蘊聚合皆是苦);另外,《緣後說示》(Paticcasamuppāda desanā)中 也提到:苦的聚合(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為了讓苦之輪停止運轉,使根深蒂固的雜染不再增長,你應謹慎留意感受的升起;除 此之外沒有更好的禪修法門。要止息苦的運轉,就要打碎感受的齒輪;將受緣愛(vedana paccaya tanha)轉化為受緣慧(vedana paccaya pañña),如此一來,雜染不再升 起,面臨無可避免的困頓痛苦(dukkha)時,你將更能忍受。 雜染由感受而生   每一次感受升起,貪、嗔、痴三個主要的業習雜染,就會依照各自的特質增長。如果 禪修者無法以平穩警覺的心察覺它們,他就怎麼也沒有辦法擺脫業習的束縛。 1. 樂受(sukha vedana )衍生渴愛(tanha)與貪欲(lobha); 2. 苦受(dukkha vedana )衍生嗔恨(dosa)和悲傷(憂,domanassa); 3. 不苦不樂受(upekkha vedana)衍生妄想(moha)與無明(avijjā) 。   因此── 1. 應將樂受(sukha)思維成苦(dukkha); 2. 應將苦(dukkha)思維成煩惱的根源; 3. 應將不苦不樂受(upekkha)思維成無常(anicca)。   這些都是佛陀的聖教,要如法練習,以停止苦的輪迴,讓(貪、嗔、痴)三個主 要雜染不再增長。   若禪修者未如法修行,貪(lobha)、嗔(dosa)將隨之而至。《薩羅經》(Salla Sutta) 中提到,要挑出一根刺進肉裡的刺,必得用另一根刺才行;因此一個人會被兩根刺所傷。 當苦受升起,嗔(dosa)、憂(domanassa)也接踵而至。 樂受更令人畏懼   苦受(Dukkha vedana)和伴隨而至的嗔與憂,可藉由禪定輕易克服;但樂受(sukha vedana)和它的隨從渴愛(tanha)與執著(upadana),就沒那麼容易擺脫。感受愈愉悅 ,渴愛和執著也愈強烈,人一旦要從樂受的束縛中掙脫出來,渴愛和執著就會反撲;與安 於樂受之中相比,掙脫時所遭遇的反撲力道將更大。   舉例來說,某個人只擁有一百盧比的財富,另一人則有十萬盧比,兩人財富不相等, 擁有或失去財富時,感受也天差地別。樂受(sukha vedana)比苦受(Dukkha vedana) 更令人生畏,一個假好心的人,比真正的壞人來得更危險可畏。 縱情享樂的痲瘋病患   事實上,樂受(sukha)升起那一刻看似愉悅,一旦消失褪去,樂受就立刻轉變成苦 (dukkha),苦立刻取代了樂。當樂受消失褪去,苦就以渴求與執取的形式出現。子彈穿出 身體時所造成的傷口,遠比射入的彈孔大得多。   實際上,由(眼、耳、鼻、舌、身)五取蘊而生的感官逸樂,和痲瘋病患偎著火爐取暖 時的感官享受一樣。痲瘋病患在火爐旁烤火取暖時,身上的膿瘡會刺痛發癢;抓搔一番之 後,許多膿血流出,他覺得好舒服。就這樣,他感到心滿意足,並認定此舉為樂事。其實 ,他現在可有得受了!   在禪修者的眼中,所有感官逸樂和感受,都恰似痲瘋病患的享樂;禪修者逐步瞭解到 這個事實,隨著禪修的增長,知見就愈寬廣。 四十種思維法(見)   禪修者也許會以為:一切都是快樂的、一切都是恆常固定、可掌握的。他誤把淨 (subha)、樂(sukha)、常(nicca)、我 (atta)當成真實不虛的人生觀;但其後他會完完全 全地推翻這虛幻不實的觀念。佛陀把百萬富翁所享有的聲色逸樂,比喻為痲瘋病患的享樂 。當一個人專心致志觀察苦受,他將體驗到更多細微的實相!   例如──   箭(sallato)──就好像被刺棘、細針所刺;   病(rogato)──就好像患了嚴重疼痛和疾病;   瘡(gandato)──就好像渾身因燙傷而起泡。   所有這些疼痛和不愉悅的感受,都是「真實的」苦(dukkha),必須要如實了知。   以下是不同的思維法──   無常(anicca)有十種思維法;   苦(dukkha)有二十五種思維法;   無我(anatta)有五種思維法。   以上稱之為「四十種思維法」或「四十種觀智」,《無礙解道》 (Paμisambhidamagga Pali)》等經典中有此教授,《清淨道論》中也有詳細解釋。 法劇中法的本質   有些人可能會說:「你遁世隱居好了,幹嘛這麼努力追求這些令人不快的東西?」有 些西方人剛開始接觸佛陀所教導的正法時,難免會這麼想:這個世界已經充斥著社會和經 濟問題,佛教居然還教我們受苦!   對於那些不曾經歷過實相的人來說,情況似乎就是如此。但事實上,一個人在生死輪 迴中飽經各種憂患苦難;禪修的目的,就是要擺脫這種我們可以擺脫的命運。但人並不特 意去尋求真相。   佛陀住世時就有禪修中心。有些人會問那些去禪修的人為何而去;佛陀鼓勵來禪修的 學員如是回答:「我們去那裡是為了要徹知苦(dukkha)」。眾所皆知,瞭解苦是實際而重 要的。   禪修者好似透過一個旁觀者來理解苦,而非實存的一個人,這個人可說已經滅去。觀 照文學或音樂,可稱為「文學鑑賞力」或「音樂品味」;而人們花費大把金錢和時間上劇 院、看電影,目的無非是要享受、領略所謂的品味。   法味勝過其他,一切味之中,法味最殊勝(Sabbarasam dhammaraso jinati) ,一切悅之中,法悅最殊勝(Amanusi rati hoti)(譯註:出自《Dhammapada法句經》)。 世上每個地方,都有不少已完全領會法味的禪修者。   所以說,嘗試去瞭解苦,就是走向真正的快樂;洞悉苦到某種地步,就是享有天上人 間都不可得的快樂。要知道,遭遇了萬般苦楚的人,將獲得許多的樂。然而,人們會拿「 大家都知道苦為何物,見怪不怪了」當藉口,不去嘗試瞭解苦。其實,當苦升起時,大部 分的人都渾然不覺,他們所知道的苦,是會繁衍痛苦的「真實之苦」。 透過身痛來免除心痛   禪修者該如何看待感受(vedana)或疾病?   佛陀住世時代,婆祇國(Bagga State,現在稱為Cunar庫諾村,位於Mirjapur米爾紮 普區)的孫須摩羅山城中,住著一對富有的夫婦:諾酤羅父(Nakulapita)和妻子(諾酤羅母 ),他們在過去生中有五百世曾為佛陀的父母,因此,這一世中,他們也如愛親生子一般 深愛佛陀。根據《Piuaka經》,他們是如此深愛、忠於彼此,因而被授記為相愛的伴侶。 當諾酤羅父年老力衰,無法再如從前一般常常去看佛陀,他告訴佛陀他很難過。   那時,佛陀勸慰他──   「施主(Dayaka)!這副臭皮囊常為病痛所苦;就像脆弱易碎的雞蛋,表面只覆以 一層薄薄的皮膚,常受外界各種危險所威脅。施主啊!以『我真是健康』來形容這副脆弱 的身軀,這是再愚蠢不過的。   施主,你要如此訓練自己──『儘管這副身軀為病痛所擾,我的心並不受拖累。』」   這段話的意思是,感官感受不應轉變成心的態度,不應該把「我覺得痛」,變成痛的 是「我」。要停止疼痛的感受,禪修者應洞見感受的特質。也就是說,身體也許 會有疼痛的感受,心卻不應受其影響。 不苦不樂受和鹿跡追蹤法(Migapadavalañjana)   我們稍微談一談不苦不樂受(upekkha vedana),這不該略過不談的。   不苦不樂受(upekkha vedana)的本質是中性的──處於苦樂之間,不倒向苦或樂的 任一邊。不苦不樂受又稱為adukkhamasukha vedana──即心境維持平靜,既不煩憂苦 惱,也不高興愉悅。《釋提桓因問經》(Sakkapañha Sutta)和《大念住經》 (Mahasatipaμμhana Sutta)的經注中提到──   不苦不樂(Upekkha)受十分難懂,像是看清黑暗中的東西一般困難;只有透過鹿跡追 蹤法(Migapadavalañjana)這個方法才能領略。正如獵人看見鹿蹄同時出現在石板兩側 ,方能評定有隻鹿曾走過;禪修者只有專注觀察苦受,才能領會不愉悅的感受逐漸褪去、 而愉悅的感受尚未取而代之際;那一特定時間點所感受的頃刻平靜。苦與樂均不存在的剎 那,所發生的就是不苦不樂受(本質是平等中性的)。這一領悟稱之為鹿跡追蹤法,一種追 蹤鹿跡的技巧。 無愛也無恨,內觀的里程碑   無論如何,禪修者懷抱對法的正信(信心,confidence),持續有方法地精進練習, 多半在二到三個月內,就會親身經驗到不苦不樂的特定狀態。這一階段稱之為「行捨智」 (sankharupekkhañana)。如果最終的目標在十哩之遙,抵達行捨智這個里程碑 ,禪修者差不多已走了八哩的路程。   超越了這個里程碑的禪修者,已深深瞭解這世俗的世界;他(她)更可想像得出出世 間的本質。他的身心變得活躍靈敏,並滿足於安詳的生活。用不著刻意用功禪修,便可輕 易正確洞見事物的本質。   抵達行捨智此一階段的禪修者,特別不再有憂慮、恐懼、貪愛和憎恨這些極端的感受 。他很少想到自己的人生;不再執著於物質世界的感官逸樂。禪修者活在他從未經驗過的 安詳快樂之中,因為他不再執取任何的樂受;或可將之解釋為人生的任何興衰起伏,再也 無法觸動他。白話一點的說,這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樂受。(註24)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atta)   正因為他非常安詳平靜,對於不苦不樂此一平等平靜的感受,他的領會愈來愈深,愈 來愈清楚什麼是「我」。而對依存了一輩子的自己、家族、身處環境和世界,他有了迥異 於前的全新瞭解,並領悟到新近的理解才是實相。   有關「我(atta)」的各種不同看法和樣態、分析和證悟,在聖典《中部》之《後分五 十經篇Uparipannasa》中之106 經--《Aneñjasappaya不動利益經(不動適應經)》, 和《大義釋》(Mahaniddesa Pali)的《Aneñjasappaya經》都有說明。另外,《清淨 道論》也述及捨智(upekkha pañña平等智慧,平等心)相關的經註;因此,我們就不 在這裡贅述。若無實修,不容易理解這些珍貴的典籍註譯。   十分慶幸的,那些親證親見的實修者,縱然是對於珍貴的巴利典籍內容一無所知,還 是能和有幸親炙的人一樣,獲得同等的智慧;自然的法則就是這樣。 耐力和出世間現象   隨著內觀修為日深,禪修者的理解和洞見就愈發迥異於前;這是很常見的現象。他正 朝正確的方向改變呢。他的行為舉止改善了,耐力也增強了,一次禪坐可以持續坐上兩、 三天,更可一連禪修七、八天,無需睡眠。   醫生常建議大家,要維持身體健康:每天應至少睡滿八小時。對於常常處於憂慮狀況 的人言而,這很正常。不過,佛陀時代,許多禪修者因沉浸於法味中,而一直清醒著;他 們可以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不睡。現在也還是有些人可以一直醒著不睡,而不會生病; 甚至連原本重病痊癒的人也因此更加長壽。這或許稱得上是超凡的自然現象。 理論和親證的差別   最後,我們來談談理論概念和實際體證有多麼不同。   禪修者的修行每有增上,就會得到不同的領會;例如樂(sukha)與苦(dukkha)的觀念 就完全不同以往。   就如活在水中的魚不識水,翱翔天空的鳥兒不識天空;活在這世界上的人們,也對這 世界一無所知。實際是,他們沒有去嘗試認識這個世界!   在聖者(ariya puggala)的眼中,俗世所認定的樂事,其實是不愉悅的(dukkha), 反之亦然。   許多人不認同,但…   即便是佛陀時代,也有人不認同佛陀所教授的實相,與佛陀爭執;而佛陀是這樣解釋 的──   比丘們!我與世人無諍,世人卻要同我爭執。只相信、談論自然法則之人,無須與世 人爭執。   筆者個人的評述如下──我的職責是教導內觀,但修行卻是要靠你們自己。對於那些 愚者,我能有什麼辦法呢?有些愚者甚至已學過這方法了!   出於無知、不瞭解,世俗人往往不認同佛陀的教導。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能撼動 或推翻佛陀的教導。兩千五百年來,這殊勝的法門成就卓著,應驗不爽。   佛陀所傳授的禪修基本技巧有好幾種,初學者也許會就修行的方法與其他人爭論;一 旦他們都進入聖者(ariya)之境(主要的目的),他們就會公開承認,這個眾人一致認同 的殊勝法門,是唯一的道路,毫無異議。 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展望   以超然法眼俯瞰世間(凡人的)或出世間(超凡的)之境的禪修者們,對於世上的每一件 事都非常寬容;熟諳與這世界為友之道,並深知如何生活在安詳與和諧之中。他們也會引 領整個世界走向和諧、友愛和安詳之境。   說到底,這就是生活的藝術,是這麼的殊勝,無法估量。   願眾生快樂、安詳。 --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4/19 23:29, , 1F
直接End (煙~)
04/19 23:29, 1F

04/20 05:13, , 2F
有緣且契機者才會信受。 緣聚不生,緣散不滅。
04/20 05:13, 2F
文章代碼(AID): #1Bp49Wqh (proz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