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我只能對一種文字有感覺消失

看板prose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7/29 20:2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常常聽人說某某人:「你在烙英文喔。」 我想,語言其實沒有所謂的"烙",不過是一個溝通的工具, 在不同時候用不同工具,就像寫考卷時用藍筆改考卷時用紅筆, 如果有人講話中英夾雜,我只會覺得為什麼他要一下用紅筆一下用藍筆呢? 這是我在國外得到心得。 所謂"烙", 大概是因為人會覺得對方使用比較強勢/厲害/難得的語言, 而自己並不能理解,有了一些貶抑。 不過事實上英文並非上述所說的呀? 對我來說,除了中文,無論其他哪種語言,都只是一個工具; 中文,那是某種很砥固的東西,我對文字如果能夠有一些感受, 也只能透中文,而其他語言,必須轉化成中文才能吸收。 我說的轉化不是字面的翻譯,而是人之所以認識一個事物的基礎。 那就好比: 我能理解sky是什麼並不是英文老師教的,而是在我很小時候抬頭媽媽告訴我那叫天空, 我或許用幼兒小小的食指向天空喃喃自語的喊著:「媽麻,天空!天空!」 媽會誇我聰明,於是那一刻我正式在人生裡學會欣賞天空。 我能對天空這兩字感覺到字面背後的遼闊和自由的意象並在腦海浮現畫面, 但在看到sky這個單字的時候並沒有那樣的情緒與感動。 那些不是僅作為工具的語言可以產生的。 母語是一件多麼可貴的東西,我常常很慶幸自己的母語是中文。 我覺得正體中文是最美的文字,那並不是因為我是台灣人, 我覺得就算我是歐洲人我也會這麼覺得。 如果一輩子只能為一種文字感動, 我很慶幸那是中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8/02 14:25, , 1F
所以有人說用母語寫出來的作品特別感人
08/02 14:25, 1F
文章代碼(AID): #16h8P6Hu (p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