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後西一年上榜生心得

看板post-b.test作者 (Smallpox)時間5年前 (2018/07/11 01:07), 5年前編輯推噓8(801)
留言9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如題,但實際上因為太晚退伍所以時間上準備考試的時間是從11月開始,然後回復腦力的 過程又花了一個月= = 主要分為三階段,有事前準備、投入考試以及試後檢討 1.事前準備: a.蒐集各家補習班(三家)的資料,如各科老師的優劣、補習班資源、考科轉變、每年考 生人數變化、考試難易度、面試進行方式和題目方向、後西學制、補習花費、生活型態與 補習方式(面授、VOD、雲端...)等等 b.做好SWAT分析了解一下自己的能力、弱點與需求為何,判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後西,還 是回歸指考、學測等等 2.投入考試: 我自己因為服役時間為1年,身在任務相對繁重的單位,自身能力有被上級肯定,差事也 不少,所以幾乎沒有時間讀書,只有每天擠出1-2小時看英文跟生物。 所以退伍之後,就報名了高點全科班一年,給自己壓力一年就要考上,想當然落後進度3 月內心壓力相當的大,但也只能每天排定時間去VOD,用2倍快轉趕進度。以下進行各科準 備方式分享: a.英文 老師選擇是馬芸,但個人的評價是上課進度太慢、過於冗長,尤其每次上課都要講一篇文 章,我覺得教學生分析文章結構跟語意很重要,但抄板書意義真的很小,我不是很懂為何 不像梁傑用個電腦或是平板接投影,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並且可以註記。加上高中、大學 一直有在看原文書和國外媒體等等,所以在1月中左右決定不再上英文,把上課時間用來 聽其它課程的帶子,後來也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後有詳述。 至於英檢,因為把標準記成800,實際上第一次就考過了,但分數因為聽力太爛略低於800 分,以為自己沒考過所以練習兩週聽力之後再次準備,這次就突破了900分,然後才發現 ㄇㄉ原來只要700分就過英檢門檻了,我的報名費QAQ 不過要強調,就算我都沒去上課了,我還是買了兩本托福單字書,每天規定自己要背50個 單字維持英文語感。 b.生物 老師選擇曾正,且是上面授班,因為生物各章節的串連性不強,所以之前的進度比如細胞 學就算沒上到,後面的遺傳學也是不影響理解,不過我個人覺得老師的講義編配格式可以 再優化,讓學生更好讀。 另外老師的邏輯比較特別,學生需要花時間去習慣老師的邏輯,也導致在上課時講解較為 複雜的概念時學生得花比較多的時間理解並要求老師再次解釋。 很多概念應該是可以再被論述的更為明瞭易懂的。 生物的準備方式,因為東西要背的太多了,加上時間不足就不另外整理筆記,一概寫在講 義上,上完一個大章節就把題目寫完、檢討跟問老師,其實不少時候都會再等其他同學問 老師問題時發現不少人都沒有檢討自己為何錯,就跑去問老師,其實是浪費老師和大家的 時間,因為不少概念講義都有詳述。 c.生化 老師選擇為莊老師,莊老師的優點非常明確,概念講述的非常清楚,也非常適合沒有有機 化或生化底子的學生,代謝方面根本就是一絕。 但講義編排較為零散、預留給筆記的空間過小,加上課程進度太慢,補習班排課也有問題 ,把分子生物學等等放到2、3月才開始教真的太晚了,離考試這麼近的時間考生到底有多 少時間消化跟練習都是個問題。 所以我後期直接放掉VOD分生的部分,直接把莊老師講義、筆記和高宇生化上下冊整合, 根本上的拯救了自己本來該要完蛋的生化,尤其是今年生物生化相對簡單的狀況下。 基本上莊老師的講義跟課程會把大重點跟方向都帶到,但細節他也明講了,你要自己唸, 這個沒有人能幫你,另外我會再推薦高宇生化上下冊,硬幹、消化完會有很大的幫助。 d.化學 我想整個後西醫的市場裡,當然其它老師也教的很好,但講義編排的邏輯、概念的講述、 去繁就簡減少學生的背誦壓力等等,大概沒有人能跟梁傑較量的了,這裏沒有對其它老師 不敬,只是個人想法。 基本上跟著梁傑的進度、隨堂測驗、講義習題跟分章試題,就能輕鬆解決後西醫的考題, 但今年是個特殊的一年,後有詳述。 e.物理 這科也是沒有懸念,只推林立言。 沒錯,我全科報建國,單科報三元的物理。 這多出來的學費,我只能說非常值得。 上課的概念講解的非常清楚,但最重要的是講義例題的安排方式邏輯非常強,對於學生概 念盲點以及理解上的引導非常重要,基本上只要講義例題都能反覆練習到真正理解對於今 年的考試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是今年是個特殊的一年,後有詳述。 除了講義編排外,還有包含在正課費用的總複習,以及不額外收費的模考營,我記得我聽 到這裡時只在想以我對補習班老師的認知,這人真的是把老師當老師在做吧?當然不是很 政治正確的認為老師就應該為學生付出,所以額外收費就該死,在市場上各自標價自己的 服務並收取合理的費用是天經地義的。 但除了正課講義等等,最後最具影響力的應該是後來六次的密集模考營,整個出題方式、 難度與訓練方式對於今年的後西物理是非常契合的,應該會是將三元的榜單與其它家補習 班拉開的關鍵。而他班之考生缺乏大量考題臨場反應練習與熟悉,其實對於今年物理的掌 握力將會出現明顯劣勢 最後分析一下另外兩個物理老師 (1)陳守恆,已經在後西市場遭到淘汰,今年已不再開課 (2)程量子,個人認為較學院派、中規中矩,相當不錯的老師,概念的解說詳盡,但是 略顯細節、瑣碎,就看未來能否替建國扳回頹勢 f.總結:我前中階段就選擇沒去上英文是正確的,因為我後來在12月底發現自己進度真的 嚴重落後,調整了策略,每兩天聽兩個時段的VOD並且用2-2.5倍的速度追趕課程,然後晚 上跟隔天再把筆記做完,那是一段非常心累的日子。 筆記上,我除了英文跟生物外,都做了正課筆記各數本和總複習筆記以及考前筆記,因為 我自己習慣用鋼筆,所以寫完了5瓶藍色墨水和原子筆10支,筆記大概寫了近1300頁左右 ,計算紙半箱。 我自己除了大一修過的普生跟普化和微積分以外,其餘基本上都只有高中底子,不過畢業 時也發現自己普生普化微積分基本上都忘光了,所以準備考試前根本就像張白紙。 但真正重要的除了努力外,還有在準備過程已週為單位進行推估:自己把書唸完、唸好的 可能與掌握力。 並且,即時調整自己的準備方向與策略,並且大膽試誤、進行即時的損害控制,並思考可 能之補救方法。 以生化為例,我大概在三月就認知到生化將是我最大的罩門,所以多方打聽之後買了高宇 生化,並且在三月底推估出自己沒有時間再去上VOD把分生看完,所以翻開高宇發現分生 部分努力看還是看的懂的情況下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把高宇生化仔細的翻完,並且在五月20 日前再度完整而仔細再翻了三遍,並且搭配Lehninger Textbank挽救了生化這個本來打算 放棄的科目~ 3.試後反省跟分析 以今年後西出題的方式跟難度,基本上英文較過去的考古題簡單不少,尤以閱讀測驗最為 明顯,而作文題目則據說被某補習班老師考猜命中,意味著英文造成的分數差距在高分群 非常之小,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生物生化之中。同時這也表示了在高分群中,高手們對於 題目的把握性非常之高,也就是高端競爭非常激烈,可以說是到了白刃戰的地步。 這也導致拉開分數的關鍵在於物理化學,又今年出現不少核化學/物理及有機 a.導致高分群可能出現三種層次: (1)能處理較複雜計算和複雜概念之考生 (2)能夠變通、活用概念、不會拘泥於常見題型之考生 (3)具備(1)、(2)外,同時對於核化學/物理及有機熟悉之考生 b.另一項絕對不可或缺的能力 另外在這樣的考試中考生更應具有一項非常關鍵的能力:即時判斷哪些題目將佔用大量時 間理解、計算,而導致CP值過低,這樣的題目就不寫了。如今年物化的第31題,我看到的 瞬間直接跳過。 c.越接近考試就會有越多人發現自己唸不完而呈現半放棄狀態,但這種時候拼的只是誰的 毅力撐的久而已。人活著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7.49.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st-b.test/M.1531242446.A.F89.html ※ 編輯: Smallpox (175.97.49.194), 07/11/2018 01:21:13 ※ 編輯: Smallpox (175.97.49.194), 07/11/2018 01:23:47

07/11 01:25, 5年前 , 1F
好棒(((o(*゚▽゚*)o)))
07/11 01:25, 1F

07/11 01:26, 5年前 , 2F
推~
07/11 01:26, 2F

07/11 01:27, 5年前 , 3F
07/11 01:27, 3F

07/11 01:54, 5年前 , 4F
07/11 01:54, 4F

07/11 02:25, 5年前 , 5F
07/11 02:25, 5F
補充一下,我覺得我敢放掉英文不去上課還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已經確認過上課對我的意義不 大,同時我平常吃飯也有在看CNN等等保持語感

07/11 08:52, 5年前 , 6F
各科幾分啊~
07/11 08:52, 6F

07/11 09:18, 5年前 , 7F
!
07/11 09:18, 7F
看來學校會上後醫版來觀察,我就說細講,但分數約在270上下~ ※ 編輯: Smallpox (175.97.49.194), 07/11/2018 09:41:44

07/11 11:50, 5年前 , 8F
推原PO
07/11 11:50, 8F

07/11 13:29, 5年前 , 9F
恭喜耶強
07/11 13:29, 9F
文章代碼(AID): #1RHEVE-9 (post-b.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