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理論] 李嘉圖假說與內生成長論稅與投資

看板politics作者 (鯁在喉)時間12年前 (2012/02/03 02:36),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olicy 看板 #1FAjU6R1 ] 作者: stevegreat08 (鯁在喉) 看板: Policy 標題: [理論] 李嘉圖假說與內生成長論稅與投資 時間: Fri Feb 3 02:35:44 2012 : → Lsamia:但是這問題就會回到政府也沒錢的問題/__\ 02/02 15:59 : → Lsamia:或者是說該來盤算要來砍誰的預算來填(呃 02/02 16:00 : → stevegreat08:就少拼經濟就好了,把租稅減免扣除即可 02/02 17:42 : → Lsamia:這樣也只是挖東補西 且說不定還補不了西 02/02 18:01 : → Lsamia:投資衰退帶給社會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加劇多樣問題的惡化 02/02 18:01 : → stevegreat08:投資衰退是企業鼻子問題,不是政府給予其套利空間, 02/02 22:48 : → stevegreat08:否則就應驗了之前學者說的台灣經濟政策都是五鬼搬磚 02/02 22:48 : → Lsamia:可是衰退被政府並無益處阿囧 這才是問題 02/03 00:29 : → Lsamia:擴大稅基的意義在於要有錢能課 如果資金衰退外移那就違背了 02/03 00:30 李嘉圖假說: 又稱李嘉圖對等假說,意思是若政府欲求收支平衡,在各期政府支出維持不變下, 本期租稅減免,改以債券融通,將會造成下期租稅的增加,來彌補債券本利和, 也因此,具有前瞻性的民眾必不會對現在的消費決策有任何的改變, 而這樣的假說又與「恆常所得」相結合,受到哈佛Barro教授的跨期一致性分析重視 在目前台灣各大學部的總體經濟學是凱因斯學派的天下, 尤其是ISLM模型,更是奉做圭臬,但在外國卻漸漸的將其放棄 L大所言是後來供給面經濟學的論調,也就是「減稅將能擴大未來稅基」, 由稅收的一般式:T=tY,T為總稅收,t為稅率,Y為稅基即國民所得, t下降,因為會使民眾與企業更努力工作或投資,而使Y上升,最後將使T上升, 這是一個很直覺的想法,在雷根政府就是如此做法,但是...卻不如預期, 原因是,t下降未必能使Y上升,若衝擊來自供給面,則Y上升幅度未必及於下降幅度, 這也是為何雷根政府時期美國政府赤字節節攀升,到了柯林頓才漸漸解決 而供給面經濟學另有一種說法,即是政府將支出放在「公共投資」上, 譬如我國之前的十大建設,與現在的愛台灣十二大建設,將使生產力提升, 換言之,政府支出雖然會使利率上升排擠民間投資,卻能在這裡促進更大的利益, 但是,如果政府想要維持政府收支平衡,那麼上述做法都會發生問題 台灣目前租稅的問題,在「效率」上也發生極大的問題,「公平」尚在其次, 民眾只關心後者,卻不關心前者,每每說該對富人課稅但如此又會發生L大的問題, 政府一般的思考邏輯應該是:         促進投資 → 國民所得增加 → 消費能力提高   ↗                        ↘  政府支出                             稅負增加 ↑   ↘                        ↗   ∣   ∣     促進福利與教育 → 生活水準與工作能力提高     ∣ ∣  ∣ ————————————————————————————————— 消費能力為何可以增加稅負呢? 消費有兩種效果, 其一是需求面的提升,將廠商更努力投資,使得國民所得增加更多, 其二是消費能力幾乎等於負擔能力,課征附加價值稅對民眾影響可以減少, 且可以調整附加價值稅,用來應付一些較大國際衝擊所造成的消費減少, 對於必需品的消費稅較低自不待言,但其餘商品是可以課征3~5%的 生活水準與工作能力為何可以增加稅負呢? 生活水準其實除了以消費來估計外,另有公共醫療與傷殘、老人與兒童照顧等, 公共醫療的提升對於勞動力的增加也是有利的, 老人與兒童問題是目前台灣面臨的最大問題,這也是一大商機, 如此,不斷可以促進投資,也可以使「勞動力遞減」不會太快而造成人力資源消耗, 工作能力則因政府投資在教育上,使得勞動生產力也能提升, 而且在觀光、商務、法律、科技、基礎科學,也都需要高之事人才, 其實看一些國內外的論文與一些研究摘要,經濟成長的理論多是內生成長模型了, 其中放入的「各變數」正好囊括這些,且作用複雜也順利的多, 這比減稅來增加稅基更加「合理」,也更符合效率與公平 回到李嘉圖對等假說,這假說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目前台灣財政赤字嚴重, 「促產條例」啟動的這十幾年間,企業租稅減免很多,但台灣平均租稅根本不重, 怎會認為「減稅可以促進投資」而能夠「擴大稅基」呢? 有前瞻性的民眾,是不會認為租稅的減免對他本人是好的, 這在定額稅最嚴重,但在比例稅制下也一樣值得考量,因為將來勢必加稅! 當前台灣平均稅率很低,靠對企業減稅來增加產出是「抱薪救火」, 我認為,租稅減免必須謹慎用之,台灣目前稅負負擔最重是「薪水族」, 那麼政府需要好好考慮的「減稅」應該是如何減少薪資所得的課徵,改以其他租稅, 譬如資產稅、消費稅等,變成主要稅負, 而將所得稅變成輔助工具,譬如改為健保與社會保險費用依據, 企業若要減稅,那就要從其他地方補回來,不然政府赤字越來越多,沒人會救我們... -- 丐幫弟子有多少人,不是我決定而是你決定的, 如果你真的英名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    ---蘇乞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149.166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tevegreat08 (111.249.149.166), 時間: 02/03/2012 02:36:27

02/03 17:23, , 1F
這篇不錯 值得m
02/03 17:23, 1F

02/05 00:35, , 2F
政客最愛減稅~結果誰來加稅,乾脆減光最爽
02/05 00:35, 2F

02/05 00:36, , 3F
資本利得稅才是重點,減少對能源消費的補貼
02/05 00:36, 3F

02/05 00:36, , 4F
減少一堆無謂的補貼一年就可以增加一堆預算
02/05 00:36, 4F

02/05 00:44, , 5F
贊成,不過我還是認為需要改變稅制
02/05 00:44, 5F
文章代碼(AID): #1FAjUjwW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