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難怪要反軍購 原來是別人小孩死不完

看板politics作者 (教父)時間17年前 (2006/11/21 11: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ironsalami (金屬史萊姆)》之銘言: : 關於軍購,讓我想到了募兵制 : 換言之,募兵制就是賣命錢 : 就沒什麼提出反對的地位了 : 別人的小孩死不完 : 讓我想到了相關的事情 : 希望也能給大家分享看看 : 我本來對募兵徵兵制是沒有資料與了解 : 也因此沒什麼能力可以判斷哪個好的 : 請多指教 :) 我有朋友在美國讀大學讀到大二就被徵召去伊拉克了。 一去去了兩年了,好像可以回來還是不確定。 於是我知道了,原來募兵制不是一定就是「百分之百募兵」。 當你願意成為美國公民時,你就也不能拒絕國家,當國家需要你的時候。 (美國上戰場的可能性似乎比台灣來的高) 我想,這應該是為了確保「兵源不置於匱乏」。 有一部電影「莫莉與莎莎」在講以色列的女生大兵當兵故事, 以色列「全民皆兵」大家都知道,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如果兩年服役期間「懷孕」 這可是觸犯了「破壞軍隊財產法」,這是沒有女人當兵的社會很難去想像和訂定的法律。 我想募兵制在於貧富差距的問題上, 應該已經存在台灣的社會,像我讀大學的時候有學長就是因為家境不夠富裕, 又希望可以讀大學和出國留學,就簽了國防部的培養軍官方案,願意國防部出錢 讓他出國留學或讀研究所免錢等福利,將來畢業後必須在國軍服役多兩年還三年之類的。 所以,因為家境不富裕作的抉擇,事實上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 像演藝圈因為可以有超高收入的可能,所以很多明星都在幫家裡揹債, 我想在承平的時候,在年紀輕輕進演藝圈可能受到的待遇和日後的影響, 不會遜於從軍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只是當兵有可能死人比較凸顯這樣的貧富差異。 套一句「莫莉與莎莎」的宣傳話語 「我只想作我自己,去他的國家榮譽。」 個人比較支持「募兵制」,不是因為我很有錢, 而是要一個人為了「SOMETHING」拋頭顱灑熱血, 是不是至少需要出於他個人「自願」使然。 尤其在全球化的時代,國家認同不一致的「HERE」呢? -- It's dangerous to be a honest m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64.153
文章代碼(AID): #15Od0jWn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