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拋離民進黨情結 環保團體再出發

看板politics作者 (Hic Rhodus, hic salta!)時間20年前 (2004/05/15 18:1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61.222.52.195/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92869 不只拋離民進黨情結 環保團體再出發 ■苦勞報導2004/05/14-1   有別於以往環保大老級人士帶隊抗議,和官署長官敘舊言歡後,一切 歸於無形。在總統大選選後,不論是「2004全國NGOs環境會議」,抑或是 反對「五年五千億,新十大建設」一場場的抗議活動,一個個年輕、新血 輪的環保人士及團體對政府的批判行動,一次比一次麻辣,從「永續騙局 」、「抗議綠色政府架空綠色」,再到「扼殺母親台灣」。   一般認為,這是傳統偏綠的環保團體,在大老被民進黨以資源及位置 收編後,經過四年的被出賣慘痛教訓,終於在民進黨再度執政之後,對這 個長期共同對抗威權的戰友不再期待。這代表了環保團體政治合作對象的 再建構以及內部幹部的世代交替。   但事實上,上述的現象固然有,但只是表面,而且環保團體在民進黨 執政的前四年,就陸續有激烈的抗議。所以真正將決定環保團體政治走向 的,仍然是環保運動長期的路線爭辯,也就是如何看待群眾,以及如何認 識環境生態問題的背後政經根源。 【頭人政治與精英路線】   台灣政治生態中的頭人政治,其實環保團體也不例外。環保團體中的 教授及大老擁有鎂光燈照射,並且在政治上因為長期共患難,得以代表團 體和當年在野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合作與對話。   民進黨執政後,一部份的大老及教授進入體制,身居行政要職,或者 身兼數個委員會成員。而陳水扁政府四年下來,種種破壞環境生態的施政 ,跳回體制外批判的大老少之又少。例如一名出任行政院永續會委員的大 老就說,「我們好不容易在體制內,如果不進去拿資料,那就太可惜了。」   其實這種現象既不是屁股決定腦袋,也不是被資源沖昏了頭,一名於 環保團體任職的幹部就說:「這些大老在體制內真的也沒有什麼資源。」 非核家園秘書長何宗勳就認為,長期和民進黨的革命情感以及過去的盟友 關係,應該是造成這些教授級大老仍對民進黨有期待的原因。   但情感並不是憑空而來,4月27日環保團體前往行政院抗議新十大建 設,行政院秘書長劉世芳給足大老面子,居然表示,沒有環保界的重量級 人物來,所以不予接見。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李根政說:「傳統的環保團 體用這個機制接觸政黨及政治人物,而民進黨也用這個角度來看待環保運 動。」這種大老政治,其實是一種綿密的政治權力共同體。   李根政說:「不僅民進黨,就連社會大眾、媒體也是這樣看環保運動 。」所以當這些大老進入體制聲音日漸微弱時,也被社會誤認為環保運動 漸趨沈寂了。但李根政表示,他不那麼悲觀,因為這樣的過程剛好證明了 過去環保運動精英路線的錯誤,現在剛好是要走回群眾路線,好好想如何 經營群眾的時候。 【環保團體與群眾】   當年的環保運動走向精英,造成群眾動員越來越依賴民進黨政治動員 的時候,環保運動就產生了群眾危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賴偉傑就 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環保運動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找不到群眾在哪裡。   從1980年代「反公害」運動開始,環保運動就是從在地的抗爭出發, 社區長期經歷污染源的荼毒而產生的自發性環保運動,包括鹿港反杜邦、 林園抗爭、新竹化工抗爭等等。社區居民從自身的經驗出發,來進行生存 權抗爭。   但進入社區後,李根政說:「裡面有綿密的地方政治關係,也牽涉到 社區的生計問題。」一般而言,要怎麼談、用什麼姿態談就非常重要,「 環保人士不是當個啟蒙者、先行者,只是寫寫東西而已,環保運動不能自 言自語,要和社會大眾對話。」如果環保運動環保團體的論述越來越高深 、精英,李根政就說,當然就會和民眾越來越疏遠。   這個時候,面對國民黨、民進黨透過資源來收編地方派系及政治頭人 的時候,就完全沒有力量抵抗。只能越來越依賴媒體來宣傳理念,最後許 多的環保運動都變成在爭取中產階級的認同。   「台灣的環保運動這幾年來沒有進步,也不能再用老方法」,何宗勳 感慨地說。他從1994年反濱南開發案後,就暫時離開環保運動,到去年重 新接任「非核台灣聯盟」執行長,發現這幾年來人才沒有傳承、沒有累積 ,所以進行非核台灣運動時,就先做人才培訓的工作,密集地到各社區、 學校演講,從頭開始。「不能每次出來抗議都小貓兩三隻。」   「跨出去很重要!」李根政說。他認為目前起來對民進黨抗爭的新一 代環保團體,有兩個特質,第一個是跨界結盟,不論是到社區大學開課, 還是和教師、工運結盟,都是和社會大眾對話。第二個是深化路線,從基 層出發將議題不斷深化。 【環保問題的根源】   事實上,環保團體深化議題、跨界結盟,不僅僅是運動策略的改變而 已,更牽涉到環保團體自己是怎麼認識環保問題的。賴偉傑觀察,環保團 體之間除了精英/基層的爭辯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分別就是大家怎 麼看環保問題的根源。   賴偉傑說,台灣其實有濃厚的唯環保主義傾向,這些環保人士會認為 環保問題就只是環保問題,和其它問題無關,甚至位階高於其它的問題。 另外一邊就是認為環保問題的發生,是和台灣社會種種政治經濟問題分不 開的,所以必須和其它議題及受壓迫者結盟。   這次抗議新十大建設,由於牽涉地域廣,再加上面臨預算通過與否的 問題,何宗勳說,讓西海岸、東部的環保團體必須結合起來,未來甚至要 成立「環境監督聯盟」,為未來的仗準備。賴偉傑表示,綠色公民行動聯 盟也想從五大湖、蘇花高的問題,深化來談國土規劃議題。   將議題層次拉高,甚至延伸,找機會和不同的群體對話。李根政本身 是老師,也是高雄市教師會成員,也希望將環保議題帶進教師關懷。賴偉 傑長期以來就和工運團體保持聯繫,也就是希望環保運動找到新的群眾, 而工人也能認識到環保議題。賴偉傑說,這是擴大團結面,找到共同的對 立面,才不會因為環保運動一時一地的成功或挫敗造成中斷。   賴偉傑舉例,一旦民進黨用某一項建設不蓋,來緩解環保抗爭,唯環 保主義者很容易就宣布勝利,認為仗不用再打下去了。但對其它的環保運 動者來說,民進黨的施政是整體邏輯的問題,單點取得勝利,但其它替代 性建設仍然會蓋,甚至會進一步剝取社區及勞工生存來達到目標,環保運 動仍然要持續經營,和其它的運動一起抗爭。   李根政就說,民進黨根本沒有綠色施政、生態思維。他們內心身處的 環保,要的只是要好的外觀、好的生活可以吸引觀光,要將有限的資源, 給商業、工業作無限制的利用,基本上和國民黨的思維一模一樣,只不過 更會用貌似進步的宣傳包裝。   所以未來台灣包含環保運動的社會運動仍然會繼續存在,李根政說, 「因為矛盾都在嘛。」 【環保運動與政治】   這次環保團體抗議新十大建設,獲得媒體極大的效應及在野政黨的關 愛。拋棄民進黨情結,與兩陣營保持等距關係,按照議題遊說,成為選後 環保團體參與政治的一種新模式。但賴偉傑提醒,這是因為在政黨各有盤 算下,泛藍陣營賣面子給環保團體,並不是政客有受到什麼大壓力。   這裡又牽涉到環保運動沒有群眾,沒有辦法讓政客真的警覺到民心已 變,一旦民進黨拋出善意,就很容易妥協。賴偉傑說:「國民黨的政客真 的就是不用功、不懂環保,出來向我們講的那些環保論述結結巴巴,一點 都不輪轉,大家聽了就反感。民進黨長期接觸環保議題,知道環保團體要 什麼、想聽什麼話,大家不可避免地和民進黨政治人物會有較多的合作。」   何宗勳認為不能再期待兩黨政治,他認為,要在區域選舉中,找到小 黨的空間,有理想性,有政治改造雄心,就應該被鼓勵站在應該站的位置 上。但社運團體仍要要有主體性、要有群眾實力,監督我們選出來的政治 人物。   但台灣在1996年一些對民進黨不滿的社會運動人士已經成立綠黨,但 始終在任何一個選舉中無法取得席位。也就是說,雖然在總統大選過後, 藍綠惡鬥造成整個社會撕裂,許多人滿懷期待一個超越藍綠的第三勢力出 現。而從環保運動的經驗來看,社會運動仍必須處理群眾關係,以及和各 個議題的運動找到一個共同合作的基點,第三勢力的空間,還是得透過一 場一場的抗爭與行動,紮紮實實地的打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75.89

140.117.190.45 05/15, , 1F
大老?? 陳謝蘇 這些已經算是屬一屬二老的
140.117.190.45 05/15, 1F

211.74.76.229 05/15, , 2F
借轉a-bian板 謝謝 :)
211.74.76.229 05/15, 2F
文章代碼(AID): #10fUtDiq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