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雜感] 物理謝師宴要講的話

看板phys96作者 (多腦人)時間13年前 (2011/06/26 00:49),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earh 信箱] 作者: earh.bbs@ptt2.cc (earh.bbs@ptt2.cc) 標題: [雜感] 物理謝師宴要講的話 時間: Sun Jun 26 00:47:27 2011 作者: earh (多腦人) 看板: Godcreate 標題: [雜感] 物理謝師宴要講的話 時間: Sat Jun 11 01:25:49 2011 本來預備的講稿,結果沒時間講,就PO在這好了 如果說我為什麼今天會出現在這裡, 是因為我相信台大物理系,並不只是一堆很聰明的人聚集在一起而已 我曾經很掙扎,猶豫我該不該來參加今天的謝師宴 如果說真的有什麼理由是讓我卻步的,也許就是我暫時拿不到台大物理系的畢業證書 因為我現在好像比我的同學都來得笨,也許我真的比較笨吧 高湧泉教授說我會這麼輕易就轉到哲學系,大概頭腦不夠清楚 所以我就不太敢來了,因為這裡的各位似乎都比我聰明,將來都會比我還有成就 不過,我後來反覆思想,我還是決定今天要來一趟 因為,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一些東西,是比物理學更重要的 這可能也是台大物理系最寶貴的資產 台大物理系所能給我的,不只是讓我學好物理學 而是讓我能夠結交到一群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朋友 在我看來,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才是台大物理系師生最核心最重要的特質 物理學的本意,是讓光照到黑暗裡 物理學是最公平的, 因為一個人不論貧富貴賤、不論什麼宗教信仰或種族,都可以學習物理學 甚至究竟來說,一個人不論聰明或愚笨,都還是可以學習物理學 物理學並不是一套專屬於聰明人的學問, 更不是設計來要鑑定大家的智力,分出誰是聰明人的工具 如果說物理學是建立在一些預設之下,那麼最重要的預設,莫過於是人可以懂物理 哪個物理好的學生,沒有從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呢 而那種從不會到會的頓悟,就是柏拉圖所謂的光照經驗, 彷彿在一個黑暗的房間中,突然一道閃電,讓人看清楚了房間裡的擺設 也是物理學的字源為什麼是讓光照到黑暗裡的原因 人類在這個黑暗的世界中求生存,無可避免的會遇到重重障礙,感歎人生無常 亞里斯多德驟下結論,任何運動中的物體,終將歸於寂靜, 猶如人生不可能青春永駐,終將歸於死亡 然而,牛頓把握住了某一次的閃電,看見了慣性定律 從此我們知道,運動的物體只要所受的合力為零,就可以永遠的運動下去 類似的,我們對生命也可以充滿盼望, 死亡並不是人生的必然,只要我們可以除去那讓我們生命走向衰亡的阻力 或者,另一個方式,就是我們可以得到力量去克服那個阻力 那麼,是什麼樣的力量可以使一個人的生命獲得動力,進而成長茁壯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愛的力量 一個人的出生,就是父母相愛的結果 而生命成長的動力,也同樣來自父母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如果比較聰明,通常是因為在小時候得到了比較多的愛 所以在座的各位如果覺得自己很聰明,應該感謝自己的父母親,以及那些愛你的人 今天我會來到這裡,也是因為我相信這裡有愛我的師長跟同學 雖然我可能沒辦法跟大家一起用台大物理系的身分畢業 我可能沒有大家來得聰明,但我相信我跟大家的友誼,是超越這一切的 台大物理系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現在是如此,將來更是如此 也許一般人會覺得,物理學跟愛好像沒什麼關係 其實不然,物理學中,恰有一種力可以拿來跟愛的力量相提並論,那就是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是只有吸引力,沒有排斥力的 愛也是一樣,使人與人互相吸引,是愛的力量使我們相聚在一起 只是可惜的是,大家都知道,萬有引力通常很小,而靜電力比較大 因此當我們身上帶有某些電荷的時候,就會排斥跟我們帶有同樣電荷的人 舉例來說,如果我想拿物理諾貝爾獎,而我同學也想拿物理諾貝爾獎 那我們就會彼此競爭,類似牛頓跟虎克那樣 這也是我為什麼今天敢來這裡的原因,因為我反正是哲學系的, 跟大家帶的電不太一樣,異性相吸嘛,所以大家應該會很喜歡我 不過,質量是比帶電量更能代表一個物體的本質 因為電量會中和掉,而質量是守衡的 一個物體帶的電量很容易改變,但質量比較不容易改變 這就好像說一個人要轉換科系很容易,但換了科系之後,這個人的本質沒有太大變化 這又是一個為什麼我今天敢來這裡的原因 因為我反正只是換了個科系,我這個人的本質是不變的 大家看到我還是會叫我黃晨軒,不會叫我某某系畢業生 而且將來出社會之後,做什麼工作可能又會取代畢業科系,成為新的帶電量 另外,雖然說科系很多種,一個人的特質也是很豐富的 但我從剛剛講到現在,我都還是使用帶電量一個維度來講,不過我相信大家聽的懂 因為我們大一微積分時,楊維哲教過JACOBE轉換 我們可以把一個三維空間對應壓縮到一個二維空間或一維空間 類似的,每個人的特質有很多維度,好比工作、興趣、智商等等 但透過轉換,我們就可以給出一個一維空間的點來代表他 當然經過這樣轉換會喪失一些性質啦 假如楊維哲的課大家沒有聽很懂也沒關係 我們也可以用線性代數的概念來講 假設一個人的工作跟興趣不是線性獨立的,其實這TRIVIALLY TRUE嘛 一個人的工作多少會跟他的興趣有關嘛, 所以我們就不需要設工作、興趣、智商三個維度,只要興趣跟智商兩維就夠了 化約到兩維之後,我們又會發現,一個人的興趣跟智商也是相關的嘛 所以我們就可以再化約到一維,也就是智商 這其實這也很合乎現實,對物理有興趣的人通常智商都比較高 當然,社會系的人會說那是因為智商量表測的東西就是數學跟物理嘛 不過如果是這樣,那智商跟對物理的興趣就更是可以化約到一個維度了嘛 人與人之所以不能和睦相處,就是由於每個人身上都帶有某些電 我們在跟人互動時,受到每個人帶的電的影響,就導致了吸引與排斥 但儘管是這樣,我們也不用悲觀,因為我們是活在量子力學的時代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怎樣,會受到你怎麼觀看這個世界決定 所以我今天敢來這裡,是因為我把台大物理系看成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 類似的,如果我們能不用一個人帶的電來看待一個人,而是看一個人的質量 那我們之間就只會有愛的力量了 所以跟人互動, 看一個人的外貌比看他的身分重要 看一個人的談吐比看他的外貌重要 看一個人的內涵比看他的談吐重要 看一個人的潛力比看他的內涵重要 而如果你看得夠深,每個人其實都是潛力無窮的 有些人雖然暫時可能外貌醜陋、談吐粗俗、又笨又懶 但是如果你有心,你願意愛他,那麼總有一天你能看見你的愛開花結果 那個人將變得聰明漂亮又有種種美德 當然,對一顆快要枯死的樹澆水可能用處不大,所以如果一個人已經快死了, 這時候給他再多的愛,他也很難活過來 另外,在沙漠中澆水,水會立刻被沙吸乾, 這就是說你去關心一個黑道中的人,會很難有所成效 還有,根據光電效應,如果你想要幫助一個人 你最好集中火力,一次給它足夠的能量,如果分批給,那效果就差了 幫助窮人脫貧很難,就是因為補助是分散給的,倘若一次給一個窮人一億,要不脫貧才難 不過光電效應還有更深的意涵,就是說不是資源給的多就能解決問題 林敏聰老師當年是教,看一個很正的女生,勝過看十個普通正的女生 只是可惜他沒有教一個人如何變成一個很正的人,中國話說相由心生 一個人長得正,是由於心正,而心正,是經年累月修養而來的,其實研究能力也是如此 所以大家要好好修養,將來才能發揮那高頻率光子特有的貢獻 科學上的重大成就,不是靠砸大錢或者人多就能達到的,需要高品質的人才 台灣雖然錢沒有美國多,人沒有大陸多,但未必就不能在科學界有所作為 我知道有些同學在思考要不要出國的問題, 在我看來,只要好好努力,培養自己成為高品質的人才, 即使在留在台灣,也可以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也不一定只在科學界 如同我前面所說的,物理學其實可以用來解決各種社會問題 (附帶一提,大家應該知道一本書,叫做用物理學找到美麗新世界) 最後,我用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台大物理系不只是聚集了一堆聰明的人而已,更是一個充滿愛與自由的環境 而因為愛與自由,使我們能夠發現真理,增進人類福祉,帶給社會盼望 發揮物理學的精神,將光照到黑暗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214.227 ※ 編輯: earh 來自: 111.248.214.227 (06/26 00:51) ※ 編輯: earh 來自: 111.248.214.227 (06/26 00:52)

06/26 16:53, , 1F
推 尤其是在我荒廢無用的午後看到 特別感動
06/26 16:53, 1F

07/20 16:17, , 2F
推一個!
07/20 16:17, 2F
文章代碼(AID): #1E1X6Jbw (phys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