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OE推好物-FM3A+35 1.4

看板photo作者 (JOE式攝影)時間12年前 (2012/02/06 00:23), 編輯推噓7(706)
留言1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JOE推好物-FM3A +NIKON 35 1.4 有圖無音樂blog版 http://blog.yam.com/tzuo/article/47077922 緣起: 某段正在經歷"什麼都可以捨去"的生命階段時.覺得自動對焦是很多餘的功能時 想多花先時間著墨於思考畫面跟緩慢拍照的時候.其實非常的掙扎 一方面原則問題只想留一台底片領域留下專一的機種.更甚至覺得 相機本來就是拿來拍的放在防潮箱純欣賞的話.她會哭泣的 另一方面若真要捨棄LEICA CM的話思考許久大概剩兩種方案 1.LEICA M6+35 2.NIKON FM3A+35 1.4 最終的考量在於"如果要花到影響自己理財規劃金額大小的數字的話... 我可能會把該預算放在三十歲之前想入手的機械錶(離題) 就說服自己:重量多了一倍,價錢還便宜一半的好理由好了(誤) 首先先附上規格表跟不公平的LEICA CM的比較對決 http://blog.yam.com/tzuo/article/12131126 當年度的開箱文 很明顯的當時會選FM3A有個最大的原因在於他有我用習慣的A快門 再者就算電池完全沒電的時候還是可以保有一定的戰鬥力 FM3A +35 1.4 VS LEICA CM(以下簡稱F跟L) 1.外型部份 F稱之NIKON最後的機械經典當然在設計上保有一定的質感 整體順手的程度配上不多一分累贅的機身設計自然散發出一股剛毅 又散發出淡淡霸氣的味道 而L相對於德國工藝拿在手上的感覺,倒是多了一分圓滑,也多了一分柔順 2.鏡頭表現 F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換鏡頭,當然筆者本來就是以一機一鏡作為隨身機的搭配 而最終換入F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於35 1.4這顆鏡頭當開到最大光圈的二線性散景 所表現有如電影光暈一般的效果而補了最後一槍 若要說35鏡是以特色取勝的話德鏡無論是處理反差還是濃郁還是潤的味道來說 還是略勝一大籌.L的40mm的表現可為太極拳般的柔中帶剛 而F的35有道是截拳道的寸勁扎實 而35 1.4最大的好處在於"榮泰根本就沒有停產甚至還是買的到新鏡" 而35的表現特色跟對焦和轉動光圈的扎實感則是CM難以跟進的地方 3.快門部分 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對決.然後F的大機身換取的1/4000的快門速度 確實換取了更大的工作區段 而耐用程度的話L在我手上好幾年倒也沒出過災情 而FM系列也是出了名的耐操 更也不用擔心因為停產而造成的零件問題 然後實際在拍攝運用之下卻發現當筆者使用L的時候 安全快門確實可以壓在1/4秒上下還心臟很大顆的按快門 但F本身反光鏡回打?的些許震動,讓筆者對這樣的組合 本身設定的安全快門頂多在1/15秒就自認無法再往下堅持 4.體質部分 RF跟SLR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於反光鏡的部分 一來F的確因結構的部分而在觀景窗的明亮度上面跟構圖的準確度無可挑剔 這時候RF的些許誤差跟構圖時的小灰暗倒也無法太去計較了 實際操作之下L的快門聲卻是大大的低於F 以最常的拍貓來說的話.L的快門過片聲幾乎已經到了無法察覺的狀態 而F倒是很大辣辣的告訴全世界"我嘎扎了"即使他已經比同等級的來的小聲 而身為最後一代的F系列的話還多了自動感應DX調碼功能 (雖然筆者感覺對於都願意手動對焦的使用者來說這功能很雞肋) 5.體型部份 F來說的話街拍一機一鏡不會顯的太突兀.若仔細看的話.用大姆指過片這個動作 對筆者來說根本就是充滿了無限性感的感動阿 而L部份的話最常被問的就是"為什麼你的相機沒有螢幕?"(攤手) 體型跟重量來說F幾乎都快大了一部~當然跟數單比起來還是少了些傾略感 而機械外型倒是多了幾分的味道(至少沒遇過有人問我螢幕在那) 6.對焦部份 F來說超明亮的觀景窗對於構圖的幫助舒服很多 而標準配備的對焦屏為裂像式.在習慣問題筆者換成了全磨砂對焦屏 理論上會變的更明亮.實際上倒是根本無感.畢竟原本的設計就很明亮了 但如果配上超大光圈在手動對焦的話.裂像式的準確度的確高了點 但我喜歡全磨砂就是少了一份裂像式畫面分裂合焦"卡卡"的感覺 7.功能部份 F除了多出來的A模式實在很好用之外還提供AE LOCK 更別說是支援筆者用不到的閃燈TTL功能 甚至DX自動感應功能也一應俱全 8.價位部份 若要以傳統相機的水準來看.被炒過一陣子F的二手倒是便宜不到那邊 說服自己的點如下 1.再怎麼貴一機一鏡(皇)也跟手頭5D兔的一顆大三元鏡頭來的不相上下 2.比原本想入手的M6+35便宜一半以上還多了一倍重量(哭) 3.論炒作的話~比炒翻天的FM2還是來的新款且質感好上一點 4.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畫面"來說的話~這樣的組合跟本來就很懶得修圖外加 喜歡看到35 1.4所產生的光暈感的話其實不算貴 當然.修圖也是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畫面只是筆者更願意把時間放在 緩慢的過片跟等待成果還有品嘗的過程中 (其實就是自己修圖很弱) 5.畢竟都是該產品線的頂端了就算要轉手~困難度也不高 6.過片手感跟手動調光圈外加對焦==>無價 以下為些許實拍照(見blog) 眼尖的朋友大概可以看出在大光圈下這些照片都有種35 1.4獨到的光暈韻味(色散?) 7.鏡頭表現 L的鏡頭無論是特有的濃郁感還是高反差的層次幾乎都無懈可擊 相較之下34 1.4這顆鏡頭真要說的話倒是多了幾分個性 在光圈開到最大的時候特有的電影般的散景跟一個不小心就移焦的特色倒是讓人又愛又恨 而縮了一到二級光圈之後,馬上恢復的如武士刀的銳利感 相較於L的"潤"來說的話35 1.4的"勁"倒也獨樹一格 但甚至某些時候出來的畫面會讓筆者覺得有"老照片"的獨特感覺 而整體來說這顆鏡頭的表現很日系的清新但畫面又沒刻板中的太過於軟調性 8.配備部份 以筆者有加或是換的部份為 1.Artisan & Artist的背帶.質感跟手縫線根本無從挑剔 就算有機會換LEICA 它大概也是我的不二選擇 2.快門輔助鈕 多了一小顆真的會比較好按.用扣的按快門可以減少約一級的安全快門 但真的很容易掉就是了 喜歡的話挑個紅色的還特別顯眼 當然.喜歡的話甚至連手把還是超強閃燈一並帶上身 只是這樣就有違了筆者的簡約街拍的設定 高難度功能性的就丟給5D兔吧(攤手) 3.磨沙對焦屏 結論: 其實真的要以金錢論還解釋玩底片到底划不划算的話,大概一面倒了 但筆者僅是本著"達到自己想要的畫面"來說的話 每張過片跟對焦的過程還是等待的心情 都還有太多慢活拍照時,咀嚼生活的味道可以紀錄 有機會有能力上M系列真的是很棒 但筆者選了再不對自己原本的計畫造成負擔的情況之下 用最舒服的方式去沉溺在其中,一機一鏡,很夠 佐語錄:希望在世界末日之前還有底片的存在.... -- JOE式攝影網 http://blog.yam.com/tzu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30.177

02/06 00:33, , 1F
想試RF可以參考一下CONTAX G
02/06 00:33, 1F

02/06 00:46, , 2F
G2+蔡頭有TRY過空氣感一流的~但德鏡真的像吸毒(攤手)
02/06 00:46, 2F

02/06 00:48, , 3F
G是旁軸 不是連動測距相機
02/06 00:48, 3F

02/06 01:02, , 4F
光快門聲小這點,就只想選RF了。
02/06 01:02, 4F

02/06 02:04, , 5F
手上拿不同機器時拍攝心情就不同 所以都買吧(推)
02/06 02:04, 5F

02/06 03:16, , 6F
請教soft release哪兒買呢? 也想來個紅的XD
02/06 03:16, 6F

02/06 08:56, , 7F
Contax G只有G16是真德鏡XD
02/06 08:56, 7F

02/06 09:45, , 8F
直上M7+35/1.4才是王道(無誤)
02/06 09:45, 8F

02/06 11:15, , 9F
R2m+CV35/1.4 也是個殺手選擇
02/06 11:15, 9F

02/06 19:22, , 10F
樓上都超推坑的~!!!!網拍找"快門鈕"快門輔助鈕"很多
02/06 19:22, 10F

02/07 09:21, , 11F
G比RF更好 可惜沒後續
02/07 09:21, 11F

02/07 16:29, , 12F
G如果MF機制沒那麼糟,現在身價會是幾倍以上
02/07 16:29, 12F

02/09 10:54, , 13F
推 如果G還有輔助手動RF系統 LEICA當年應該快不用玩了...
02/09 10:54, 13F
文章代碼(AID): #1FBgq7tf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