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解析柯達之敗:不理解用戶拍照目的和社交需求

看板photo作者 ([木神] 伊織)時間12年前 (2012/01/17 22:09), 編輯推噓7(7010)
留言17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digital.sina.com.hk/news/7/4/1/1166300/1.html   導語:澳大利亞網站TheConversation週四發表署名為大衛‧格朗斯(David Glance) 的文章稱,柯達準備申請破產保護,其沒落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創新失敗、轉型失敗、手機 鏡頭興起等因素,而是並未理解人們拍照的用途:人們現在拍照目的已經從單純的回憶用 途轉變為通信媒介、社交網絡分享。 柯達瀕臨破產 老員工福利被削減仍顯忠誠媒體來源:新浪科技   以下是文章全文:   擁有131年曆史的“黃色巨人”柯達準備申請破產保護。長期以來,他們一直希望抓 住任何一種可行業務作為救命稻草,以維持公司運營。   部分評論家將柯達品牌的近期滅亡歸咎於以下原因:   --創新失敗。   --從模擬相機到數碼相機的轉型失敗。   --無法抗衡逐步興起的手機鏡頭。   事實上,上述分析都不是柯達衰敗的真正原因。柯達的失敗在於不理解消費者拍攝照 片的用途,以及照片拍攝完成後的處理方法。   在分析消費者拍攝照片的目的以及柯達犯下的大錯前,我們先看一下其它媒體給出的 柯達失敗的兩種原因:手機鏡頭已經取代獨立功能相機,以及柯達創新失敗。   專用相機已死   美國科技博客網站ReadWriteWeb科技專欄作家約翰‧保羅‧蒂爾洛(John Paul Titlo w)稱,柯達的失敗緣於手機鏡頭的統治力。   蒂爾洛使用圖表作為依據。他以照片分享網站Flickr為例,顯示了 Apple iPhone鏡 頭對於幾款數碼和單反相機的優勢。   然而,這份圖表並不能說明一切,我下載了Flickr數據,並對過去一年通過幾款流行 相機和手機上傳至Flickr的照片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Flickr的所有照片中,使用手 機鏡頭拍攝的圖片僅僅占據大約3%。實際數據可能還略高一些,因為Flickr並不能完全確 認出手機鏡頭拍攝的照片,但是其比例還是非常小的。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柯達相機所拍攝的相片只占據上述Flickr相片總量的6%, Canon 和 Nikon 在該領域占據統治性地位。   必須承認的是,Flickr中的相片數量只有Facebook的5%,我們可以使用Facebook數據 再重新分析一遍,但相信結果不會有明顯出入。   創新失敗   柯達出現的財務問題並不一定是因為創新失敗,或者從打印到數字拍攝的轉型失敗。 事實上,柯達參與了數碼相機興起的每一個進程。 許多人說柯達敗於數碼時代,但這家昔日巨頭在1975年就製造了世界上首台數碼相機   --柯達電氣工程師史蒂夫‧薩森(Steve Sasson)實際上在1975年“發明”了數碼相機 。   --柯達與 Nikon 合作在1991年推出了專業級數碼相機,像素數達到了130萬(現在你 可以使用不到100美元的價格購買一部1200萬像素相機)。   --1995年,柯達發佈首款傻瓜型(point-and-shoot)相機。   柯達的一項主要資產就是專利組合,這也是柯達高管一直希望出售的。柯達也一直在 起訴 Apple 、RIM,認為後者侵犯了其手機中的相片預覽專利。   照片拍攝用途變化   那麼,柯達沒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答案是:柯達錯誤的認為,人們在拍攝完照片後還會繼續將其打印出來,但是這種事 情越來越不可能發生。   從專用相片打印社到自動終端機,柯達在這一領域堅持的時間太長,本應早早放棄。 柯達近期已經將商業戰略專注於打印機和墨水,但是其數碼相機市場份額只有可憐的2.6% 。   在膠片相機時代,人們拍照的主要目的是留下回憶。照片通常會保留很久,直至在鞋 盒中毀壞。但是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近期的調查顯示,個人攝影已經從單純的 回憶工具轉換成了強調通訊和個體身份的載體。 數十年前,人們只會打扮整齊,前往照相館拍照留念;如今,攝影已經成為日常活動   研究人員發現,變化最為明顯的就是青少年和年輕人。這一轉變恰好得到了潛在技術 和社交網絡平台的“無阻礙”(Frictionless)照片視頻分享的支援。“無阻礙”意味著簡 化了從照片拍攝到通過社交網絡分享的過程。   但是從技術層面來講,攝影技術的真正轉變源自手機的拍攝質量得到了一定保証。現 在很多手機配備的鏡頭至少是500萬像素,在人們決定使用手機鏡頭拍攝還是專用傻瓜相 機拍攝時,500萬像素解像度成為了做出決定的關鍵因素。   但是從我們的Flickr數據來看,使用手機拍攝照片的潮流仍在增長,但其它數碼相機 也依舊流行。   無阻礙照片分享   無阻礙照片分享的真正催化劑是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絡和Posterous、Tumblr 等輕博客的即時照片上傳功能。特別是iPhone,它促進了Instagram、Hipstamatic等流行 專業照片分享應用的普及。   從這種角度講,照片分享更多的是用於通信,而不是個人回憶。照片旁邊一般還加上 一些註釋,供朋友“贊”(like)一下和發表評論。   個人攝影的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從記憶工具轉換到通信媒介,如今這些照片都已變成 “臨時”照片,照片拍攝和上傳的絕對數量限制了照片的“保存時間”。   當然,這種模式還會因為Facebook時間線(timeline)等功能發生變化,時間線功能用 於照片回憶目的,希望更加輕易的查看較早照片。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1年,Facebook的照片上傳總量達到了大約700億張,一些人還 預計該數字接近1000億張。從這個角度講,Facebook才是全球最大的相片分享網站。   很難預計柯達在未來攝影領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即便是進行公司重組,他們依舊需 要與 Nikon 、 Canon 以及其他在硬件和技術領域更加強大的公司競爭。   攝影業如今的真正價值在於軟件以及分享、分銷平台,柯達需要創造奇蹟,在成為這 一領域的重要廠商。但是在分析所有可能性後發現,柯達的扭轉良機可能已經失去。 (曉明) --   ○o 。 o ○。o。o ○。 。o 。o ○ ○ o。 o。 。○ o。o。○ o 。 o○   ⊕★★★⊕   * *==========================================================* *   *   *   *   *   *   *   *   *☆   * *==初めてはびっくりしたげと……でも いやな氣分じゃないや==* *   *   *   *   *   *   *   *   *☆   * *====心臟がドキドキして ほっべたが熱くなるのが心地いい====* *   *   *   *   *   *   *   *   *☆   * *==========================================================* *   ⊕★★★  ○o 。 o ○。o。o ○。 。o 。o ○ ○ o。 o。 。○ o。o。○ o 。 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176.207

01/17 22:38, , 1F
個人認為,雖然第一部數位相機是柯達做的,但是柯達已經
01/17 22:38, 1F

01/17 22:39, , 2F
有底片業務,如果數位發展起來的話,是打到自己的底片市
01/17 22:39, 2F

01/17 22:39, , 3F
場,所以一開始柯達沒有全力開發數位市場,但其他競爭者
01/17 22:39, 3F

01/17 22:40, , 4F
卻沒有底片包袱,到最後數位發展起來,底片式微,柯達
01/17 22:40, 4F

01/17 22:40, , 5F
已失去先機
01/17 22:40, 5F

01/17 22:41, , 6F
Fuji表示:
01/17 22:41, 6F

01/17 22:41, , 7F
跟有沒有底片包袱無關吧......
01/17 22:41, 7F

01/17 22:43, , 8F
完全看不懂這篇在表達什麼,旁邊不是有個fuji可對照嗎
01/17 22:43, 8F

01/17 22:44, , 9F
完全沒重點...人家fuji怎麼做的
01/17 22:44, 9F

01/17 22:56, , 10F
事實上,kodak在數位技術一直都是領先的地位,卻在售價上
01/17 22:56, 10F

01/17 22:57, , 11F
沒有競爭能力,最後行銷戰略也沒有抓住消費市場的脈動
01/17 22:57, 11F

01/17 22:59, , 12F
也不懂得拉攏專業市場需求,想買都訂不到貨
01/17 22:59, 12F

01/17 22:59, , 13F
就這樣資金缺口越捅越大
01/17 22:59, 13F

01/18 00:58, , 14F
應該已經被很多商學院拿來當教材了吧 哀 可惜一間好公司
01/18 00:58, 14F

01/18 09:51, , 15F
上幾樓就有人貼出經濟學人的文章了,深度比這篇好很多。
01/18 09:51, 15F

01/18 10:03, , 16F
有沒有人要翻譯一下經濟學人那篇XD 哈]
01/18 10:03, 16F

01/19 21:52, , 17F
要靠大陸來做底片了嗎?
01/19 21:52, 17F
文章代碼(AID): #1F5O3_Ao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