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三原色分離曝光<一>:理論與方法

看板photo作者 (虎毒不食子?)時間14年前 (2010/05/04 01:31), 編輯推噓11(1103)
留言14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log圖文版:http://mfalab.pixnet.net/blog/post/25156988 ============================================================================== Tri-color Photography 自1839年達蓋爾攝影術發表後,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攝影的狂熱,不論是風景或肖像, 影像的數目隨著技術傳播不斷暴增。但僅有明暗階調的影像很快就無法滿足人們的欲望, 開始有人企求能發明製造彩色影像的方法,將現實的景物完整複製下來。由於早期並沒有 如今底片的彩色感光層技術,只能捕捉光影明暗的變化,在彩色底片發明前以黑白攝影的 方法製作出彩色影像便成唯一途徑。 三原色理論 光線和色彩的關係與研究建基於許多物理學家的努力成果,最早提出色光混合理論的 是牛頓(Issac Newton,1642~1727),他在西元1666年藉由三稜鏡將陽光折射分離出紅、 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再匯聚各種色光反向操作集合成白光。藉此實驗,牛頓 宣稱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組合而成的。真正確立三原色理論的則是楊格(Thomas Young ,1773-1829),他發現混合同樣強度的紅、綠、藍三色光可得到白色,調整色光的強度就 可以產生各式各樣的色彩,於是在1802年正式提出三原色說。 三原色其實並非純物理的現象,反而是比較接近一種生物學的概念,是基於人的肉眼 對紅光、綠光和藍光的反應特性,只要調整這三種色光的強度就可以讓人眼感受到所有的 顏色。但在後來的醫學研究發現,人眼的錐狀感光細胞其實是對黃綠色、綠色和藍紫色最 敏感,波長分別為564、534和420奈米,而不是原本以為的紅綠藍。而真正的RGB波長卻未 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約是577奈米、540奈米、477奈米。 三色曝光 世界第一張彩色影像製作方法咸認是由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 所發明,1861年他請助手利用紅、綠、藍三種顏色的濾色片放在鏡頭前對一條格子絲帶分 別曝光三次,藉此得到僅分別對三原色感光的黑白影像,再經由鏡頭將這三張影像和濾色 片投影在一起,便回復了原本的彩色影像。 這樣的彩色攝影方式就稱作三原色離曝光,這個分色的概念甚至到二十世紀都還被轉 染法所持續使用,也和現代印刷中的分色製版概念相同,只不過是輸出色光影像的加色法 和輸出顏料墨水的減色法之間的操作差異。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40.198

05/04 01:35, , 1F
蛤 三頁就沒了 (敲碗)
05/04 01:35, 1F

05/04 01:52, , 2F
目前已經寫完理論部份了(含數位),慢慢都會放上來
05/04 01:52, 2F

05/04 01:52, , 3F
假如有人想看的話啦~ XD (話說震哥這麼晚還沒睡啊)
05/04 01:52, 3F

05/04 02:01, , 4F
想看+1
05/04 02:01, 4F

05/04 02:12, , 5F
想看+1
05/04 02:12, 5F

05/04 02:53, , 6F
+1!!!
05/04 02:53, 6F

05/04 03:42, , 7F
(敲碗)
05/04 03:42, 7F

05/04 06:47, , 8F
推! 想看!!
05/04 06:47, 8F

05/04 09:42, , 9F
想看+1...幫推 助我這新手新新手多長點基礎知識 ^^
05/04 09:42, 9F

05/04 10:23, , 10F
有看有推~
05/04 10:23, 10F

05/04 13:45, , 11F
(敲碗) 續集哩
05/04 13:45, 11F

05/04 13:47, , 12F
有看有推!!
05/04 13:47, 12F

05/05 00:15, , 13F
好看+1
05/05 00:15, 13F

05/05 02:12, , 14F
想看!(敲碗)
05/05 02:12, 14F
文章代碼(AID): #1BtmXeD9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