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聽見的培安-玫瑰的名字

看板peianyang作者 (~羊~乘著風中的羽翼)時間13年前 (2010/12/05 19:35), 編輯推噓8(808)
留言16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前幾天我決定來面對一下心裡那幾道躍動不安的靈光。一一整理列出後發現,數量 比我以為的還多...很多,啊哈~~我到2012世界末日前都不會無聊了!這些文章,我本 來就有打算要寫,但是原本是想要用比較不帶個人情感,比較客觀,接近評論的方式寫。 但是既然培安對於"他是怎麼把人傻楞楞地騙上賊船暈陶陶地被載去賣都還在傻笑" 很感興趣,而我又對於求知慾旺盛的人毫無抵抗力,我只好都據實以告了。天啊~~怎 麼會有人這麼可愛,就這麼直接地問:"你為什麼喜歡我?我的什麼特質讓你覺得我是無可 取代的?"我看到那篇文章的時候先是很錯愕然後是停不下來的笑一整天心情都很好。 (我發現我還蠻容易滿足的耶,看到煌奇天花亂墜地報告他今天又吃到什麼好料時也讓我 很歡。)還有,我想讓培安知道,你跟雨生對於我的影響有多大,所以我會把我的故事跟 心情也不保留的放進來,但這表示我的文章會更囉嗦。(倒) 另外我絕對要抗議一下,培安你的年齡正好是我的1.5倍,你自稱小弟叫我情何以 堪...所以我絕對不會承認這些文章是回應你的問題!! 這篇文章非常誠實的記錄我認識培安的經過,以及當中所有的心情。這個過程中有 一個很大的轉折。某些我曾經對培安有過的想法,真的讓我現在一想起就很難過,我真 的很希望我從來不曾有過這些想法,我這個自以為是的大笨蛋。 "培安,對不起。" 我決定把這句話放在文章的開頭,因為這其實是我這篇文章裡最想說的話。 <<玫瑰的名字>>,讓我開始對培安的歌聲感興趣,所以就從這首歌開始寫吧。 一切都是從雨生開始的。 以下是不負責任的歌曲解讀。對這首歌沒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我建議你左鍵離開。 對於雨生的歌,我的解讀方式到目前為止都一直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我並沒有詳細 考察過雨生的生平,或者他其他的文字記錄以了解他的想法。這些東西,如果我活得夠 久,我終有一天會去做,然後我回過頭來看這篇文章可能會大笑三聲。雨生的作品,就 跟其他我喜愛的古典音樂作品一樣,值得我用一生去品嘗。而此刻,我只想單純的聽音 樂,用音樂去了(誤)解他。什麼才是真的才是正確的,對我來說不是很重要。 這首歌的相關討論不少,譬如<<Metal_kids>> 精華區z-10-9有數篇文章, fallenangel板友的1332篇,youtien板友在<<comment>>的863篇,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 看。這幾篇文章也提供了我許多解譯這首歌的靈感。 其實我本來很想繞過這首歌的評析不寫,因為這是首很麻煩讓人很頭痛的歌,從歌 名開始就很詭異,歌詞很少因此線索很少,詞意又很隱晦,副歌那四句的意義尤其令人 費解。這四句歌詞是全曲的主軸,在這首歌裡的地位非常有趣,它與音樂的連結如此渾 然天成,卻與前後文如此格格不入,而它,也正是"破案"的關鍵。   Eco的小說<<玫瑰的名字>>,是一本偵探小說,而雨生為何給這首歌下了這樣奇怪 的名字呢?因為這整首歌,就是一場雨生刻意安排,要讓歌迷想破頭的偵探遊戲。下面 的分析要講述的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我覺得,這已經超越我的寫作能力了,我沒有把 握能寫清楚,我只能盡力而為。 這首歌"真正"的曲名其實是"愛?",這首歌看起來像是情歌,卻不是一般的情歌。 我會把它歸類為"愛情哲學的歌",同一類的歌其實也不算少,譬如<<愛情轉移>> <<落花流水>>,都是我很喜愛的作品。   為什麼我會這樣解讀呢?首先,這張專輯叫作<<口是心非>>,所以請不要相信事情 的表象。再來,雨生唱這首歌實在唱得太冷靜了,聽起來就像是個旁觀的研究者, 與歌詞那種不顧一切瘋狂的熱情格格不入。相較起來,培安唱得就很像情歌。我猜測 培安是用詮釋情歌的角度來唱這首歌的,雖然與我所認為的詞意不合,但我仍然比較喜 歡培安的版本,我喜歡培安唱出的款款深情與狂熱。   我一直都抱持著這個論點:"藝術這種東西,沒有所謂的正解,也不需要。相反的是, 一個好的藝術品應該要給欣賞者猜測與誤解的空間,而一個好的欣賞者,或者再詮釋者, 應該要努力去猜測與誤解,只要能得到一個能說服自己的想法,就是一個好的想法。" 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何如此成功?因為她讓無數人絞盡腦汁猜測討論幻 想了數百年都得不出一個結論。此外,因為我最近也開始玩起寫歌,我發現了一件有趣 的事情。曾經我一直以為,至少創作者是完全明白他的作品的,他隱藏在作品裡的思想 是有唯一解的。但在我創作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不是事實。這其實一直非常清楚而簡單, 我卻這麼遲才想通。每個人其實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創作,你的每一個表情動作,說的每 一句話,都是你的創作,它們根據你的心情與想法而改變。而你的心情與想法也是一直 在改變的--除非你死了。同樣一個情境,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根據不同的心情會做出 不一樣的反應。所以我十分鐘前寫的詞,可能十分鐘後就會被我否決。而更有趣的是, 人的心情與想法總是非常混雜的,複雜到你無法解析。所以當我在試圖分析自己的作品 時,也時常感到困擾。譬如,某句詞的靈感是什麼?寫下的時候很單純的它就這麼飛來 了。想要解釋的時候才發現,背後的基礎好複雜,因為它是我所有生活經驗的總和。 所以一個創作品的真相是什麼,可能對創作者本身來說都只有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真相 只有天知道。   回到歌曲,這首歌其實是在探討一個哲學問題:"什麼是愛?"並且導向一個結論: "我們在"愛"的面前如此渺小,我們永遠無法理解"愛"是什麼,更無法控制她,我們只能 無怨無悔地低頭臣服,成為灌溉她的園丁。"我做出這個推論的線索在這兩句上面: 名字背過又忘記 符號充滿了神秘 "玫瑰",經常被用作為一個象徵"愛"的符號。而"玫瑰",是人類給予某種植物的一個名 字。名字與符號,都只是某種事物的代稱,是人類賦予它們意義的,與此事物的本質其 實並無關連。因此即使記住了名字,背下了符號,也不代表你就理解了那樣事物。我舉個 簡單的例子,譬如我說,我昨天看見一隻動物,我知道他的名字叫作"sdiehsjjitdje &"。 好了,從這段資訊裡,你能對這個動物有多少了解?他吃什麼?他長得像是一隻可愛的 狗還是一隻醜陋的大蜘蛛?他是什麼顏色的?他會飛嗎?會爬嗎?會走嗎?有幾隻腳? 你只知道他的名字叫作"sdiehsjjitdje &",以上問題你一個都無法回答,你並不了解這 個動物,你只知道名字而已。 "原在夢裡忽而又中世紀 我像聖堂下為妳禁欲的僧侶" 描述的是,我們在"愛"的面前是多麼地瘋狂多麼地壓抑又多麼地無助。   解決了這四句歌詞,剩下的就好辦了。而為了助於理解,這裡我把歌詞拆解重新 組合。這首歌歌詞裡所有的"妳",可以解釋為"所愛的人",也可以解釋為一個抽象的 "愛"的概念。我並不覺得兩者有什麼不同,因為你"所愛的人"就是你對於"愛"的具體實 現。 玫瑰多情也多刺 竟與妳似曾相識 有時候嬌橫傷人 有時候嬌柔依人 明明知道玫瑰多情多刺,只能遠觀不能褻玩。 卻被那嬌嫩欲滴的花瓣蠱惑,一步步走向美麗卻滿佈著暗刺的花叢。 雙腳已血流如注,雙手也千瘡百孔, 眼裡卻還帶著恍惚的笑,唇角上揚地喃喃地喊著愛人的名字。 我們在面對愛情的時候,就是如此的無可救藥。 有多少次我嘗試寫首詩 留下妳那婀娜多姿的樣子 我只能用最奢侈的玻璃 為妳築起不懼風雨的天地 只要能夠陪著妳我都願意 我就是妳忠實的園丁 只要能夠想著妳我就歡喜 即使妳寧可自由自在呼吸那一窗星星 "有多少次"與"嘗試"幾字用得很妙。想想看你什麼時候會用這種語氣說話。 "有多少次我想要OOOXXX",當你這麼說的時候表示,你想做卻沒有成功。 愛是如此美妙卻不可捉摸,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你想用任何方式試圖抓住她都是徒 勞的。 "我只能用最奢侈的玻璃 為妳築起不懼風雨的天地"來自於<<小王子>>,愛是一種馴 養,與制約的關係。 "只要能夠陪著妳我都願意 我就是妳忠實的園丁 只要能夠想著妳我就歡喜 即使妳寧可自由自在呼吸那一窗星星" 在愛的面前,我們是如此卑微卻又心甘情願。   接下來說說曲的部分,全曲的精華在於第一段之後的間奏。弦樂與人聲交融出的神 秘旋律,帶著曲子進入全曲高潮。非常喜歡這一段編曲,讓我很直覺地想到奧爾夫的 <<布蘭詩歌>>,並且<<布蘭詩歌>>的來源,正巧是中世紀的神職人員。我不確定編曲者 是否是以此為靈感而寫下了這段旋律。我對於這一段的理解為,一種想要尋求解放與救 贖的渴望。這首歌的副歌,刻意升到一個很高的key,是要表現出一種不滿的,抗議的呼 喊。"禁欲"兩個字在這裡要表現的不是一種表面的節制,而是恰恰相反的,壓抑之下的 波濤洶湧。有"欲"才要禁。這句結束後直接反復了"只要能夠"那段,這兩段的情緒落差 很大,中間卻沒有停頓或間奏直接很突兀的接起來,我很喜歡這種衝突感。很明顯的, 抗議無效,我們終究是愛的俘虜。   我終於在榨乾我的腦汁之前寫完了。喔,對了,其實我還私藏了一個"瘋狂變態版" 的解析,就不公開PO了。因為我覺得這個"愛的哲學版"可能也許有機會比較接近事實一 點,而且另外一個版本可能會讓寶迷想追殺我。"瘋狂變態版"寫於"愛的哲學版"之前, 算是一個比較不成熟的評析,但是其實我那時就已經有抓到重點了,中心思想是差不多 的,我只是用了另外一個角度來重寫。我覺得還蠻有趣的,有興趣與我分享的板友請來信 或推文告知。但是,看了請不要罵我:P   雨生,這首歌讓我苦思好久,我知道你是故意的,你真的很頑皮。我不知道我抓到 你安排的兇手了沒,無論有沒有抓到,只希望我的努力,你能滿意:)至少至少,我痛苦 掙扎的思考過程,夠你大笑三聲了吧?   雨生出道的時候,<<我的未來不是夢>>傳遍大街小巷,然而當時的我走進唱片行只 會去看古典音樂區的CD。我當然記得這首歌,甚至還會唱。但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只 有古典音樂是音樂,其他都是垃圾。其實我琴也沒彈得多好,對於音樂的聆賞能力也沒 多強,這種優越感真不知從何而來,只能說"自大起自於無知",再加上青少年時期的憤 世嫉俗。我厭惡我所處的這個年代,這個世界,緬懷嚮往"想像中"那個美好的古老的過 去。這樣的觀念從我懂事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年,我二十七歲。   即使2002年開始,我也跟著朋友聽些流行音樂,上KTV,但我其實心裡還是一直瞧不 起這些"泡泡音樂",從未認真看待過。偶而會有些喜歡的歌,但也是隨意地聽聽,工作 時當背景音樂聽。聽膩了,尋找下一首。詞寫得怎麼樣?曲寫得怎麼樣?歌手是如何詮 釋的?我從未深思過。因為我心裡有個根深蒂固的偏見:"你們隨便寫寫隨便唱唱我就隨 便聽聽吧。"直到碰上雨生與培安,我才開始認真去聽歌曲裡的每一個音每一個字。   愛上雨生的音樂是在來到德國後的某個夜晚,我沉浸在對於我童年那些美好歲月的 懷念中。人生的路總是越走越艱難,年紀越大,責任越重,軟弱無助想逃避的時候,我 就會非常懷念小時候那些單純的小幸福。然後我在youtube上點到<<我期待>>這首歌, 我才發現原來雨生不是只會唱"天天想你"跟"我的未來不是夢"。對於這首歌我可以繼續 叨叨絮絮寫一大堆,但還是改天吧。某天,我一定會寫。後來我又聽到了<<河>>, <<這一年這一夜>>,<<再見蘭花草>>,<<玫瑰的名字>>等這些深深震撼我的作品,然後, 是無限的惆悵與遺憾。   這種感覺跟我崇拜那些"老作曲家"不一樣。他們都死了幾十甚至幾百年了。而雨生跟 我處於同一個年代,我們甚至曾經住在同一個城市裡。枉費上天給我健全的身體,我卻 閉起眼睛不願去看,摀起耳朵不願去聽,不願去理解我所處的世界,一直活在自己的想 像裡。當我終於理解到我的無知時,我已錯過了這世上太多美好的事物。   好想聽雨生唱現場啊!這個願望看來我得努力做好事上天堂才能完成了。好想告訴他 ,我好喜歡你的<<卡拉ok Live‧台北‧我>>。好希望,我也貢獻了那一萬張裡的一張。 好希望我還可以有期待,期待他還會繼續帶給這世界怎麼樣讓人震驚的作品。   雨生已經不在了。無論我如何喜愛崇拜他,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這樣的遺憾,讓 我很想尋求一個替代品來轉移對於雨生的情感。誰來唱唱這些歌都好。這些好歌,就這 樣淹沒在時間的洪流裡了嗎?終於某天我點到了培安唱的<<玫瑰的名字>>,一開始聽到 的是哪個版本我真的不記得了,也許是2005雨生紀念音樂會那個版本。唱的真的沒有很 好,但是我也發現了台灣好像只有楊培安有能力把"雨生的高音"唱得起碼差強人意。 沒魚蝦也好,有人唱給你聽就不錯了。抱持這樣的想法,我開始到處找尋培安唱雨生的 歌的錄音,後來在Metal_kids發現培安自己錄的版本,這個版本就好得多了,(可惜放在 某個網頁抓不下來啊T_T可以偷求檔嗎...誰有收藏這個檔案的,拜託!!可以分享一下嗎 ?我好想要!)最後我發現了今年八月在音樂萬萬歲那個降了一個key的版本,這個版本 真的讓我非常感動。(我一定會捐錢給這個節目,沒有這個節目沒有這樣好的場地這樣好 的樂團跟錄音品質,我今天也不會在這寫文章。)   對培安真的很抱歉,一開始是抱著雨生的替代品的心態聽你唱歌,但你是如此的 獨特耀眼,讓我驚覺把你放在雨生的影子下是多麼大的錯誤,如今你們都是 我心中那道最耀眼的光。   其實之前對於<<玫瑰的名字>>,我只有"美學上"的讚賞,卻無法真正喜愛它,對於 當時不聽搖滾樂的我來說,這首歌真的太吵了。當時只覺得編曲很炫,歌詞有趣,音樂性 很豐富。高音的部分難度高,而且高的理直氣壯,並且製造了很好的層次感。雖然我不 是高音控,但聽歌手飆(好聽的)高音還真的蠻爽的。真正讓我愛上這首歌是培安在音樂 萬萬歲的演出。情感澎湃,並且在咬字與語氣上感覺的出有下苦功研究過。總之培安這 首歌唱得超屌的!(這句話是學培安的語氣喔!(得意)) 以下是對於培安的演唱的心得。   我很喜歡培安在第一段歌詞裡,甜甜的,充滿幸福感,陶醉的詮釋。會有這些感覺主 要來自於"識""子"與"地"漂亮的尾音。"嬌橫傷人"的語氣充滿了無奈的寵溺,與某名句 "你這個殘忍的小東西"有異曲同工之妙。"嬌柔依人"的"柔"跟"依"則是令人全身發軟的 柔情。兩句"只要能夠..."深情誠懇無怨無悔。我唯一有意見的是,我覺得某些字尾音的 "呃"用得太多了,並且有的地方顯得太過刻意而不太自然。像是這句 "有 多少次(呃)我嘗試(呃)寫首詩(呃) 留下妳那婀娜多姿(呃)的樣子(呃)"聽起來真的 讓人覺得不太舒服,並且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停留在這些"呃"上,無法跟著歌詞前進。 而副歌那四句的表現真的讓我整個炸掉,尤其最喜歡那句"我像聖堂下為妳禁欲的僧侶"。 夠壓抑,夠轟轟烈烈,夠悲情,夠瘋狂。   我對於這個版本的喜愛勝過原唱,於是我終於開始想聽聽看培安唱自己的歌,開始 想了解這個人。漸漸聽到了培安對於各種不同類型歌曲的詮釋,漸漸了解了為什麼培安 愛唱雨生的歌。知道了培安的為人,知道了培安為雨生做的事,為煌奇做的事。知道了 這一路的辛苦跟掙扎。真的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創作要再加油,我明白這是苛求,但我 總是覺得培安做的到。)我唯一的不滿是,培安很明顯的沒有好好愛惜自己,真是令人 擔心又無能為力。當我知道越多了解越多,我就越難過,我真的非常愚蠢,愚蠢就算 了,還自命清高驕傲得很。 培安出道時我還在台灣,所以我對於那個台灣啤酒的廣告還有那首<<我相信>>有印 象,當時我對於雨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所以對於一個跟雨生很像的聲音也不會有 什麼興趣。而且雖然我從來都不是誰的歌迷,我卻一直對於那些"拿一個成功者的形象" 作為捷徑的藝人非常反感。我覺得這是在利用大眾對於美好過去的情感。並且,若拿 <<我相信>>與<<我的未來不是夢>>相比,無論是詞,曲,或是歌手對於高音的掌握, <<我相信>>都大輸。還記得幾個月前,某次與朋友談到張雨生,然後很自然的話題就到 了楊培安,我還記得我當時說了一句話:"這世界不需要第二個張雨生,我也不覺得他有 這個能力做第二個張雨生。"心裡想著沒說出口的話是:"這種歌手還是趕快消失的好。" 當日短短的對話,這個一閃而逝的想法,現在對我來說卻成為無盡的懊悔與心痛,對 培安了解越多,越痛。 我對不起培安。 我的無知與偏見,讓我就這樣輕易的否定了一個人,這比錯過雨生的遺憾還痛。 對於雨生,我只是不願去了解,而對於培安,我根本從未思考過就直接扣上了一個莫須 有的罪名。原來,即使一個人乾淨的像張白紙,我也會把他看成黑的,因為我帶了一副 骯髒的眼鏡。我希望我這輩子都能記得這心痛與懊悔,永遠警惕自己。我沒有時間與心力 去了解所有的事物,但求至少對於不了解的事情不了解的人保持公正開放的心胸。 我錯過了培安親煌奇,錯過了培安跳豔舞,錯過了培安在2008雨生音樂會上的玫瑰 的名字,錯過了培安兇巴巴的樣子,那時我人還在台灣我卻錯過了,我錯過了多少我已經 不敢去細數了,結果現在人在萬里之外不知何時才能聽到現場的演唱...... 這些處罰夠重了吧!!(崩潰T_____T)   幸好培安還在,謝謝你還在。有你真好,感謝你讓這世界如此美好。我會好好珍惜 的。所以就算哪天培安說要去玩Grindcore metal,我也會認真聽,可能會邊聽邊罵但還 是會認真聽。 兩隻翅膀的小羊 @Heidelberg 2010隆冬 -- 請賜予我力量,去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 請賜予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 並賜予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7.1.0.211

12/05 20:19, , 1F
推認真文 我當初會接觸培安哥也是寶哥的關係=ˇ=..
12/05 20:19, 1F

12/06 00:47, , 2F
好認真...看完應該要花不少時間,那打這篇不就更久!!!
12/06 00:47, 2F

12/06 01:25, , 3F
培安親煌奇我沒錯過,心跳漏了一大拍,感覺不是很好XD
12/06 01:25, 3F

12/06 04:37, , 4F
因為我很喜歡看到這兩位在一起 從一些影片看起來 尤其是
12/06 04:37, 4F

12/06 04:39, , 5F
上一些節目 覺得好像有煌奇在 培安看起來比較自在開心
12/06 04:39, 5F

12/06 04:41, , 6F
樓上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啊!!!!!!!!!!!!(還是只有我?囧>)
12/06 04:41, 6F

12/06 12:57, , 7F
跟熟識的人一起上節目或演出 有比較自然開心啦XDDD
12/06 12:57, 7F

12/06 21:58, , 8F
可惜不是真的小提琴,不然感覺會更鬼魅
12/06 21:58, 8F

12/07 01:22, , 9F
認真文!!:)我是在藝能節目知道安哥,那時還沒認識寶哥,
12/07 01:22, 9F

12/07 01:24, , 10F
只對安哥的歌唱非常欽佩!但是沒有特別去認識,後來更加深
12/07 01:24, 10F

12/07 01:25, , 11F
入去認識是因為安哥時常說起寶哥,唱寶哥的歌~我很榮幸能
12/07 01:25, 11F

12/07 01:26, , 12F
夠知道兩位深具實力的歌手!:)雖然寶哥已經不在,但我會更
12/07 01:26, 12F

12/07 01:27, , 13F
加珍惜有安哥唱歌的日子:)不過還是希望早生幾年,同時享
12/07 01:27, 13F

12/07 01:29, , 14F
受兩位的音樂薰陶!!>///<會很幸福!!哈哈:)
12/07 01:29, 14F

12/08 20:36, , 15F
今天認真的把你的文章看完,發現我們兩個的某些觀點還
12/08 20:36, 15F

12/08 20:37, , 16F
真像呢~ 錯過只要現在能夠把握,就是另一種滿足啊
12/08 20:37, 16F
文章代碼(AID): #1C-tZqR7 (peian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