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心靈邊緣

看板pay_home作者 (tea)時間12年前 (2012/05/01 11:01), 編輯推噓10(1007)
留言17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篇是我的翻譯,因為覺得中文談邊緣人格父母的子女的資料不多, 而看到這篇時,好多描述都好熟悉。 看完也覺得心裡的魔鬼少了一點,原來那些衝突、掙扎不是我的錯。 看完,更相信,放下對改變父母的期待,放下對和他們有正面關係的期待, 然後自己過好想要的生活。 ------------------------------------------------------------------------------ 走在心靈的邊緣 ﹝譯自:Borderline: Walking the Line from Psychology Today﹞ 原文:http://goo.gl/1obz1 你的童年充斥情緒失控──壓抑、情緒起伏、需索、害怕被遺棄、還有對於別人的拒絕極 端敏感。但這不是在說你,是在說你的母親。 如果你成長過程中經常面對難以取悅的評價,被告知自己的需求不重要,或者你必須照顧 父親或母親的情緒,你應該徹底了解有一個邊緣性人格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的父親或母親(通常是母親)的箇中痛苦。邊緣性人格不只影響患者本身 ,邊緣性人格的影響像漣漪一樣,透過情緒風暴和關係的衝突,在整個家庭間散播開來。 當你成長中的成人模範把你當作她自己的延伸,去滿足她自己的需求,可能會造成的長久 性的創傷。一個人需要非常堅強,才能走出這些創傷的影響,並放下與雙親維繫建設性關 係的期待。然而,仍有些希望。以下是幾個應對邊緣人格雙親的準則,還有如何邁開步伐 繼續迎向你自己的人生。 .分門別類 有邊緣人格的母親比父親多。Understanding the Borderline Mother 一書的作者 Christine Lawson 將有情緒問題的父母分成幾類:「母后型有掌控慾,巫后型以虐待為 樂,隱士型令人害怕,孤兒型充滿無助感」每種類型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不要讓母后型佔 上風,連收受她的禮物都要非常小心,因為這助長了她的期待。不要認為隱士型的怒氣是 針對自己,也不要受到她們的限制。不要跟巫后型的獨處,跟她保持距離以策身心靈的安 全。對於孤兒型,不要被她的危機感與受害感同化,Lawson指出:「要注意你想拯救她的 傾向,那會助長這種關係」。 .設立界線 邊緣人格父母經常不能將「自己的需求」與「他人的需求」分離。有時他們不能解決自己 的情感需求,所以轉而要求子女滿足他們。如果子女不擔任這個角色,他們會很生氣,然 後讓情況變得使子女很難反抗他們。「成年子女必須界定他們自己的界線和範圍」, Surviving a Borderline Parent 的作者 Kimberlee Roth 表示。「比方說,應對經常在 深夜打電話給子女吐苦水的父母親,不管自己怎麼想,用冷靜而非指責的語氣說:『媽, 我願意聽你說但不是現在。不如明天早上再說如何?』」除此之外,善用來電顯示號碼及 語音信箱是最後一道防線。 .堅定而體諒 確認自我,是在任何情況下對邊緣人格父母都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件事。表達你對於她情 緒的體察,同時保持自己的界線。「你可能會感覺做了從前都沒做過的事,」 Roth 說, 「但重要的是,重複地表現你對父母需求的體察,但不對自己的需求讓步。」 .相信自己 在 Roth 寫她的書的過程中,她遇到許多邊緣人格父母的子女表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覺 得自己瘋了。「他們經歷很多前後不一,比如一個行為或一句話,在前一天獲得讚許,第 三天又造成大衝突,然後接下來一整天被冷漠對待。同時,他們也經歷很多情緒失控和過 度反應」所以他們從來沒有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感覺。 Roth 寫道,在復原過程中最重 要的,是接受自己並沒有瘋和「以前那並不是我」。 .相信他人 根據 Randi Kreger ,暢銷書 Stop Walking on Eggshells: Taking Your Life Back When Someone You Care About Has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中譯版:《親 密的陌生人》﹞的作者之一指出,從邊緣人格父母手中生存下來的人,最經常困擾於「感 覺自己沒有價值、害怕被遺棄、整體來說害怕人」。這是因為這些已成年子女接受到「混 雜的訊息──你今天是很棒的人,但你明天就變成很糟的人──你一定會不相信別人,因 為你總是會怕別人要傷害你」 Kreger 建議這些成年子女尋找完全不像他們父母的朋友與 伴侶──人格穩定,並能提供無條件的愛。然後停止開發新的防衛手法。扣著板機,一觸 即發的防衛系統,是在有虐待傾向的父母在場時發展出的策略,但會導致他們在父母不在 場時仍偵測著他人的不良企圖,然後傾向摧毀破壞一段關係。 .捍衛自己的界線 邊緣人格父母的子女,常被迫扮演自己的父母──就像一個小孩扶養另一個小孩, Kreger 表示──然後這種角色扮演會延伸到他們其他的人際關係。她們在各方面快速的 成長,扮演每個人的照顧者,有時代價是沒有照顧好他們自己。「擁有這種過度的責任感 ,可能使他們在世界上非常孤單」, Lawson 指出。他們允許其他人跨越自己的界線,就 像允許他們父母一樣。所以,一旦你學會對父母設定界線,也要對其他人設定界線,學習 將自己擺在第一位。 做到以上這些步驟並不容易。一個虐待性或前後不一的雙親可能已對子女造成深深的傷害 。「試著將這些當成一生的功課」,Kreger說。她也強調,當你有一個好的治療者與來自 其他有相同經驗的人組成的團體的支持,「你真的有機會能走出來,而且我知道有人已經 做到了。」 -- 網誌版 http://goo.gl/miDF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06 ※ 編輯: teabearbear 來自: 140.112.25.106 (05/01 11:02)

05/01 13:56, , 1F
push
05/01 13:56, 1F

05/02 10:52, , 2F
這要推
05/02 10:52, 2F

05/02 10:55, , 3F
05/02 10:55, 3F

05/02 15:10, , 4F
推 太有幫助了QQ
05/02 15:10, 4F

05/03 00:35, , 5F
謝謝你~這篇文章對我太有幫助了^^
05/03 00:35, 5F

05/03 03:50, , 6F
感謝分享因為我遇到一個很重要的人
05/03 03:50, 6F

05/03 03:50, , 7F
他正在面臨這些痛苦
05/03 03:50, 7F

05/03 20:13, , 8F
很有幫助的文章
05/03 20:13, 8F

05/03 21:23, , 9F
我在psychiatry版有貼關於精神霸凌跟母親對
05/03 21:23, 9F

05/03 21:24, , 10F
女兒的精神虐待(太過自戀的母親錯待女兒)的
05/03 21:24, 10F

05/03 21:24, , 11F
翻譯,如果有興趣的板友請參考看看
05/03 21:24, 11F

05/03 21:25, , 12F
請搜尋"moral" "吸血鬼" "有毒的母親"
05/03 21:25, 12F

05/03 21:25, , 13F
(是分別不同文章)
05/03 21:25, 13F

05/05 07:46, , 14F
這個可以借轉到preschool板嗎
05/05 07:46, 14F

05/05 19:00, , 15F
謝謝你 這跟我的情形很像
05/05 19:00, 15F

05/05 22:47, , 16F
請轉
05/05 22:47, 16F

05/13 06:29, , 17F
推~
05/13 06:29, 17F
文章代碼(AID): #1Fdr8MjS (pay_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