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家族治療之我觀(分享給wijnreder以及大家)

看板pay_home作者 (羽風)時間17年前 (2007/07/22 16:13), 編輯推噓7(706)
留言13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log.pixnet.net/caga/post/6601601 家族治療 這樣的文字敘述了一段家庭的一段歷程,以及每個人的內在如何溝通跟互動。 因我僅接觸了Satir家族治療模式(Satir modle)兩年到三年 所以基本上我是抱著以分享討論的方式敘述這一段歷程。 畢竟真的治療師是花了十幾年去鑽研 去研究 去理解 跟討論 基本上 學一個學派是需要五年的知識充實 以及五年的專業訓練跟執行,還有自我覺察。 這是一個浸泡的歷程 並非單單看看書 照本宣科的照著同樣的步驟 就可以達到的 我們都知道每個階段 有所為家庭的歷程  例如:發現期->衝突期->妥協期->解構-再建構的歷程 這樣的階段論我們都知道 可是... 我們從來不知道 怎麼去經歷 怎麼去面對 怎麼去理解,也就是How?怎麼去「度過」 怎麼去承擔跟負責身為一個子女 一個子女怎麼去面對自己的悲苦傷心衝突害怕擔心等等 如何走出父親或是母親的庇蔭下走出去  沒有人教我們 沒有人告訴我們支持我們該怎麼走 世間所出產的書充滿了許多父母親如何教養小孩子 如何做一個好的父親 或是母親 做父親的心態該如何 做母親的心態該如何 子女這樣子才會信服 子女才會聽話 才會尊敬 世間的宗教 以及 傳統的價值觀告訴我們的是如何好好成為一個「社會所認可的孩子」 上述的是一種很普遍的觀念 我寧願承認這是一個淺薄的表面上的觀點以及想法 我相信很多事情需帶到深度及廣度才可以帶到理解的層面,進一步產生改變。 親子之間其實中間的愛恨情仇 憤怒 叛逆 以及 無奈  無能都是我們子女很少有人道得出來 也較難有人可以接受 就連自己都很難接受的 問題來了 我們的子女所經歷的東西 這些錯綜複雜的情緒 且容許我用「弱勢的叛逆」來稱呼。以下我會弱勢的叛逆與家族治療做一個結合跟呼應。 以及我對弱勢的叛逆來表達出親子之間所扮演的角色跟產生出來的影響。 以下是分享給wijnreder版友,以及家族治療對家庭的一些歷程和做法: PS:以下是家庭成員都有到的情況下所做的家族治療: 1.家族治療如何帶出孩子的心聲?    今天家族治療主要目的在於,每個人可以在治療師創造出安全的環境下,說出自己的    東西,以及決定自己怎麼走出來,這中間的歷程會看到孩子的憤怒,控訴,還有執著,  這樣的歷程孩子決對是弱勢,但經由治療師的技巧性的帶出孩子的忿怒  幫助孩子的位子提升,治療師有絕對的能力以及技巧可以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憤怒,  還有父母親是如何傷害到孩子。 PS:其實孩子對父母親的控訴,父母親願意到家族治療來求助治療師  ,就很可能創造出責備跟互相控訴的狀況,這是很基本的歷程,  可是我不打算在這裡講這樣的東西,在這裡請先讓我講出比較順利的歷程。 2.接受到的父母親的反應:我想今天心理治療絕對並非是一個如法院控訴的歷程,  也就是說如電視上般的分手擂台,或法院下來目的來判決誰對誰錯,這種事情  是心理師決對不會做的事情,因為心理師目的不是幫助評斷以及誰對誰錯,更非是一種  討回公道的裁決者,心理師的歷程目的是希望更可以看到彼此心理真實的感受,並探索  諮商師會說出一段話 「當父母親看到孩子對自身的控訴的歷程,爸爸,媽媽,    你對孩子這樣的說法,你感覺到了什麼呢?你生氣嗎?你憤怒嗎?你失望嗎?  還是你覺得委屈,感覺所有的家人都討厭你,是不是這樣的感覺?」  然後父母親們開始有一段歷程開始自我坦露出自己的東西,這樣的一個袒露,並非責備  而是看到內心的深處,除了憤怒以外,傳統的道德價值,更深刻的悲傷就會出來,    憤怒的感覺的背後是委屈,是傷心,是更深的一層無能感,會困惑,會不能理解怎麼做    才是一個很好的父親或母親。 3.孩子錯了嗎?    這樣的坦露,目的不是另外的控訴孩子的不對,這是另外的一個覺察,你們要更細膩的  看到孩子從中看到的不是成功或是贏,而是「理解」,這不是控訴,不是為了告贏, 而是希望可以「理解」自己的忿怒帶給父母親的影響,  告訴父母你錯了,我才是對的,這不是目的只是一個歷程。    這邊,請大家專心聽我講,「這是一個經由對話帶進更深的一層的理解」,  也就是孩子感覺到的委屈,不懂,不知道該怎麼辦,經由諮商師的努力跟敏感  技巧性的帶出父母跟孩子深度,進入真實的溝通,還有動容  我可以說出自己的委屈,害怕,悲傷,我可以告訴諮商師,間接的對父親表達出自己  其實是迷惘的,自己其實是弱勢的,自己不知道怎麼長大,  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跟父親溝通,自己怎麼可以靠近父親或母親,  所以諮商師間接的幫助帶出父母跟孩子的迷惘,帶出孩子的擔心害怕,引導說出來,  或是鼓勵孩子可以嘗試跟父母親說說看,說出來的時候,可以放心,自己不見得會  受傷,因為諮商師會在旁邊控制這樣的局勢。 4.沒有對或錯,只有防衛,真實,還有疏通(go through) 所以我上面很粗淺的解釋諮商的歷程,也就是諮商師努力帶出真實的歷程,  目的都是為了有一個方式可以溝通,可以真實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給父母親知道,    雙方看到彼此的東西,還有自己的東西帶到關係來看的影響是什麼,  怎麼影響彼此的關係,也就是歷程修通,疏通了,我們才有可能走入下一個階段,  可能是孩子接下來有自己的目標,想要表達出出家裡,  想要去念自己想唸的科系,想要做一些事情,或是有哪些目標想在諮商室裡提出來  在一個諮商師的功力所建立出來這樣的「安全」的環境下來溝通,及討論。    這樣又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我上述講了這些,假如太難了,請寫信給我,我想我已經盡力縮小範圍讓大家稍微能理解 何謂心理諮商是如何處理家庭衝突跟關係。 但是我想最難最難的是,要如何把家人帶進心裡諮商裡面,畢竟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歷 以及困難的方向,因此在這之前,我認為先做一對一的諮商,有邀請家庭成員的家族治療 其實真得要看緣份跟當事人的辛苦以及父母親的覺察力,跟勇氣是否要去整理或面對。 PS:畢竟,太多人主觀覺得自己有問題,要不然幹麻去做家族治療,    改天假如我有精神的話,畢竟這很隱而不誨,我想,有一天假如我真的釐清了,    我會在分享給大家,帶自己的家人進入家族治療會面對哪些的衝突跟掙扎。 謝謝大家 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2007.07.22 瑔 -- http://blog.pixnet.net/caga 我希望能夠愛你,卻不會緊抓著你;欣賞你,但能不帶批判 參與你,而沒有任何侵犯;邀請你,卻無絲毫勉強 離開你,心中不會有愧疚;指正你,而不含責備 還有能,幫助你,卻不帶冒犯 如果,你也能如此待我 那麼,我們便能真實相待, 並豐潤彼此的生命 ~維吉尼亞‧薩娣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218.71

07/23 02:38, , 1F
@__@ 有點長 明晚認真看!
07/23 02:38, 1F

07/25 17:57, , 2F
我認為肯去這個療程的父母 應該都能溝通了
07/25 17:57, 2F

07/25 17:57, , 3F
反而急需這項療程的 卻永遠都不肯去...
07/25 17:57, 3F

07/26 17:11, , 4F
同意樓上...多的是自以為沒有問題的人
07/26 17:11, 4F

07/26 20:18, , 5F
沒錯 會同意去做治療的 已經表示關係有改善
07/26 20:18, 5F

07/26 20:19, , 6F
但很多父母真的覺得自己不需要改變
07/26 20:19, 6F

07/26 20:19, , 7F
以前我和我爸媽爭執到最後
07/26 20:19, 7F

07/26 20:19, , 8F
他們硬要拖我去算命 @_@
07/26 20:19, 8F

07/26 20:48, , 9F
哪裡有這樣的治療阿?
07/26 20:48, 9F

07/26 20:49, , 10F
雖然我爸媽大概也不可能去
07/26 20:49, 10F

07/27 20:21, , 11F
呂旭立基金會 我可以保證那裡是很溫暖的地方
07/27 20:21, 11F

07/27 20:22, , 12F
心理師的話 我推薦成蒂
07/27 20:22, 12F

09/06 14:30, , 13F
同意二樓 台灣傳統的父母 難呀難
09/06 14:30, 13F
文章代碼(AID): #16en6o6K (pay_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