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別老是在不知不覺中傷害父母

看板pay_home作者 ( 快叫我下站!!!)時間21年前 (2003/03/04 00: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別老是在不知不覺中傷害父母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從前有個人在經商致富後, 不以物質無匱而自滿,反而喜歡邀請博學多聞之士到家裡作客, 聽聽他們在各地旅遊所遇到的奇聞軼事,或是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後的智慧經驗; 因此,這位商人相當禮遇這些客人,飲食起居皆無微不至,好客之名遠播四方。 無論對待誰,他總是謙卑有禮、照顧有加, 唯獨對待他的母親,卻是粗俗無禮,動不動就惡言相向; 每次商人在眾多賓客面前數落母親時,大家都覺得母親很可憐, 也有人勸過商人,但他總是改不掉這個習慣。 雖然遭受到兒子如此無禮待遇,母親卻無任何怨言, 依舊勤快地四處招呼客人,面對兒子生氣斥責時,便默默無語地蹲在牆角。 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學者, 聽這位學者說,在不遠山上的僧院裡有著一位精通佛法的師父, 前往請益的人潮絡繹不絕;商人聽了之後,馬上啟程,準備去見這位師父。 在還沒有抵達僧院之前,僧院裡的和尚們就聽說有這位商人要來請教師父, 也把他的事蹟轉述給師父聽,師父只是微笑以對。 當這位商人來到師父面前,如預期般地請求師父開示,師父則語帶禪機地回答: 「開悟之道便在自家中,無須往外求」, 商人請求再多做解釋,師父又說: 「你現在馬上回家,見到一個衣服穿反、鞋子穿錯的神情慌張婦人,就會明白了」。 商人趁尚有天色時急忙地趕回家,用力地敲門, 母親在睡夢中聽到兒子的呼喊聲,害怕兒子生氣, 急忙地跑出來開門,匆忙中將衣服穿反、鞋子穿錯, 商人一見到開門的母親就像是師父描述的模樣, 當下悔悟自己以前對待母親的無禮粗俗,從此侍母至孝,傳為地方佳話。 初次看到這個故事時, 馬上想起自己曾經如何任性地對母親發脾氣,不耐煩地拒絕回答母親的問候; 在國中時期總認為父母不瞭解自己, 於是把關懷重心都放在朋友圈,極少關心到父母的情緒和生活。 等到自己離家二百五十里,獨自在外求學,父母身體狀況也時好時壞, 這時才恍然省悟父母一直扮演著幕後推動的角色, 而對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所蘊含的悔悟更是感同身受。 在輔導室工作這些年來,看到許\許\多多家庭溝通不良的實例, 大部份的同學都抱怨父母觀念太老舊,不懂得新新人類的想法。 當我仔細詢問到孩子是用何種口氣來和父母溝通時, 倒是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例如: 有些孩子是用『懶得跟你們說清楚』的含糊表達方式; 有些孩子是用『我既然說了就算數』的強迫父母答應的方式; 有些孩子是用『反正你也不會答應』的直接拒絕溝通的方式; 有些孩子是用『亂發脾氣加上耍賴』的死纏爛打方式; 這些孩子寧可花很多時間來逢迎朋友的需要, 照顧朋友的情緒,卻不願用點心來聽聽父母的心聲; 這些孩子相當不願意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 但自己總是埋怨父母親比不上同學的父母; 這些孩子會很主動積極地記錄同學的個人資料, 可惜他永遠不知道父母親的生日……… 我不禁想起以前教授告訴我們的一句話: 「和我們關係最親密的人,往往被我們傷害得最深; 對我們最用心的人,往往是最先被我們忽略」。 有一天,年輕的你們也會在歲月流逝裡雪白了雙鬢, LKK不久就會變成你們的標籤, 如果你仍不願意多點耐心、用心和關心去對待父母, 相信你的孩子也不會從你身上學到如何善待父母。 孩子們,把父母當成你最在乎的朋友,去聽聽他們的心聲, 不時給予關心的話語,適時伸出協助的雙手,以謙和有禮的態度對待父母, 別老是在不知不覺中傷害父母、漠視父母。 要有良好的親子溝通,也可以從自己先做起。 ------------------------------------------------------------------------------- from: 心情雜耍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02.178.141.116
文章代碼(AID): #-OuQ1RG (pay_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