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稜鏡造成的影像隆起與凹陷之成因與消除 …

看板optical作者 (marmotte )時間12年前 (2011/10/08 01:32),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使用BI稜鏡的配戴者往往會表達視近時視覺影像凸起..因而產生困擾.. 我們需要了解影像凸起的起因..才有針對性的解決之道來解決這個問題.. 視覺上影像要凸起.. 必須要接近光軸處影像相對於遠離光軸影像來得大.. 如此圖 http://140.134.32.129/scteach/scteach88/ccd/Image97.gif
相反的..視覺上影像要凹陷 必須要接近光軸處影像相對於遠離光軸影像來得小.. 如此圖 http://140.134.32.129/scteach/scteach88/ccd/Image96.gif
--------------------------------------------------------------------------- 影響到影像大小有下列五大因素 ---------------------------------------------------------------------- [因素一. 偏軸視物時..鏡片距離離眼鏡出現改變..] 對於負鏡片..鏡片遠離眼睛時影像會縮小.. 因為偏軸視物時時..鏡片離眼睛的距離會增加.. 遠離光軸處影像相對於接近光軸影像來得小.. 因此大部分市面上的近視鏡片皆會產生影像突起的現象. 當度數提升或框面加大時..影像突起程度皆會增加.. #關於power magnification http://www.wretch.cc/blog/kramnik1/13891302 然而此因素造成的型變是和偏軸視物程度的2階成正比.. 也就是在小鏡框(如測試用鏡架)時幾乎察覺不出來.. 大部分的配帶者必須要大框面才會察覺到.. #球面鏡片平均屈光誤差分布描述 http://www.wretch.cc/blog/kramnik1/13891834 球面鏡片造成的影像晃動描述 http://0rz.tw/StGmM ------------------------------------------------------------------- [因素二. 偏軸視物時..鏡片屈光度出現改變..] 在過矯狀態下..鏡片負屈光度提升..影像會縮小.. 鏡片負屈光度下降..影像會放大 了解第2項因素.. 我們可以設計出會讓影像凹陷..市面上不存在的近視眼鏡.. 根據鏡片設計理論.. 當近視鏡片前表面極度彎曲時..偏軸視物負屈光度將會大幅下降.. 給予近視500度的人配戴近視700度的一般近視大框面眼鏡.. 配戴者明顯的表明影像突起.. 我們設計一個前表面屈光度高達600度的近視700度眼鏡給予相同配帶者配帶.. 影像突起很顯著的被壓制下來了.. 附帶一提..改變鏡片前表面屈光度所造成的型變.. 依舊是和偏軸視物程度的2階成正比. 也就是在小鏡框(如測試用鏡架)時幾乎察覺不出來.. 大部分的配帶者必須要大框面才會察覺到.. ----------------------------------------------------------------------- 因素一和二的使用可以解決像optical版#1EVDw1ot篇稜鏡分配之類的較複雜題型 然而還有些現象無法靠因素一和二所詮釋.. 最簡單的例子..給予BI稜鏡..影像會放大 ; 給予BO稜鏡..影像會縮小.. 由於人體輻輳調節聯動機制..我們可以導出另一個影響因素如下 ---------------------------------------------------------------------- [因素三. 雙眼稜鏡量值的改變..] 給予BI稜鏡..影像會放大..放大程度和稜鏡量成正比 ; 給予BO稜鏡..影像會縮小..縮小程度和稜鏡量成正比.. #Accommodation and Convergence 關係之模型式 http://www.wretch.cc/blog/kramnik1/13563331 optical版 #1Dxu4R9j#1DxyP_ZJ篇 ---------------------------------------------------------------------- 然而以上3項因素尚未完備.. 現在我們舉一個因素一,二,三都無法解釋的例子 對於屈光度為0度的稜鏡鏡片.. 我們偏軸透過基底處視物..可以發現影像被壓縮.. 相反的..透過頂角處視物..可以發現影像被拉長.. 而且這是單眼即可觀察到的現象.. 因為屈光度為0度..所以因素一,二的影響為零.. #稜鏡鏡片等效處理手法 http://0rz.tw/4kAd8 稜鏡鏡片平均屈光誤差分佈描述 http://0rz.tw/I72yl 因為單眼即可觀察到的現象..所以因素三的影響為零.. 我們發現了新的因素如下 --------------------------------------------------------------- [因素四. 偏軸視物時..稜鏡量值在鏡片上出現變化..單眼即可成立..] 高中物理實驗也許大家記得稜鏡最小偏向角實驗.. 物理證明如右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18938 我們可以發現稜鏡量(即偏折角)對入射角的微分為0只有一處.. 而且可以證明那是極小值存在的地方..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kramnik1&b=51&f=1675510160&p=35 由於整個微分區域沒有反曲點存在.. 由此可知..基底側的稜鏡量對入射角的微分小於0..影像會出現壓縮.. 這種壓縮和散光鏡片的壓縮效應是不一樣的.. 稜鏡壓縮不會模糊..這是兩者很大的差異分水點.. 當然..相反的..頂角側的稜鏡量對入射角的微分大於0..影像會出現延展.. # 關於扭轉畸變(skew distortion) http://www.wretch.cc/blog/kramnik1/13891309 對於屈光度為0度的稜鏡鏡片缺陷.. 我們還可以推出雙眼視物時..稜鏡缺陷所造成的輻輳調節效應.. 我們在鏡框上以對稱的姿態安置稜鏡..(斜放或歪放無所謂)..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kramnik1&b=51&f=1675510162&p=37 在稜鏡量(即偏折角)對入射角的函數圖上..我們可以定出一個直視時的稜鏡量值.. 雙眼偏軸視物在函數圖上的位置..即入射角距離直視左右等量處.. [以下文章需更正..下句邏輯推演有bug..] 由於沒有反曲點存在..所以我們知道稜鏡的缺陷將必然導致下列情況.. 偏軸視物的雙眼總稜鏡量值必然高於直視時的雙眼總稜鏡量值.. 也就是會出現王俊諺老師部落格上所出現的情況 http://jim0423.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19.html 對於BI稜鏡鏡片..影像會出現凹陷. 對於BO稜鏡鏡片..影像會出現凸起.. --------------------------------------------------------------------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 不對啊..這跟觀察到的完全相反.. 對於BI稜鏡鏡片..視近影像應該是會出現凸起. 對於BO稜鏡鏡片..視近影像應該是會出現凹陷.. 這個影像變型效應相當明顯..連測試用鏡架都可以察覺得到.. 這一定是個一階效應.. 沒錯..實際上上述現象在視遠處是正確的.. 但對於視近時近軸處範圍.. 在稜鏡量(即偏折角)對入射角的函數圖上左右眼的間距將會趨近於0.. 因素三和四造成的影響亦會變得很小.. 此時將會被另外一個強大的效應所凌駕.. 這個效應是一階的..這也是關鍵所在.. 以下是最後一個因素.. ----------------------------------------------------------------------------- [因素五. 鏡片厚度效應..] 高中物理教科書有類似的題型.. 水中物體的視覺深度會是真正深度的3/4(折射率的倒數).. 物體影像視張角會是真實的1.33倍.. 所以下水游泳時..人常會低估水底的真正深度.. 我們下一篇再繼續深入探討第五項因素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2.79 ※ 編輯: kramnik 來自: 220.134.2.79 (10/08 02:31)

10/08 20:05, , 1F
我的圖片也許不是很清楚,但文字有註明
10/08 20:05, 1F

10/08 20:06, , 2F
BI->地面或牆面會朝向自己的方向凸進來 BO反之
10/08 20:06, 2F

10/08 20:07, , 3F
稜鏡引起的變形問題的確是很困擾,希望能有辦法解決。
10/08 20:07, 3F

10/09 23:15, , 4F
所以我看黑底紅字會出現紅字突起能解決嗎?
10/09 23:15, 4F
文章代碼(AID): #1EZpUMnC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