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國際議題介紹

看板ntuwvs作者時間13年前 (2010/12/03 00:5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國際志工日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聯合國正式宣佈每年十二月五日為國際志工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並建議各國政府舉辦慶祝活動。國際志工日為肯定志工們的偉大貢獻而 設立。志願服務的精神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志願服務人員遍及各行各業。從農村中照顧 營養不足兒童的志願醫護人員,到退休高級主管協助青年創業,及為社區籌募志工人員皆 是。志工貢獻自已、服務他人的熱情是世界進步的原動力。 官網:http://www.unv.org/ 蘇丹--->內戰 由於蘇丹南北方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地差異與矛盾,獨立後, 北部的阿拉伯人要將南部非阿拉伯人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導致1955-1972年間的內戰 。之後,南部獲得有限度的自治。 經過12年的得來不易的和平後,北部在1983年重施故技,戰爭再起。蘇丹北部的回教徒和 南部的基督徒及泛靈論信徒之間20世紀80年代初,蘇丹總統尼邁裏在全國實行伊斯蘭法, 引起南方人的強烈抗議。1983年5月,以約翰‧加朗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發動兵變,成立 “蘇丹人民解放運軍”(SPLA),開始武裝推翻政府的活動,引發了迄今未止的第二次內 戰。內戰已造成一百五十萬人喪生和四百萬人以上無家可歸。蘇丹政府和南部叛軍在2005 年1月達成結束21年來內戰的協議。南部內戰結束,但西部的動亂再起。2003年2月,蘇丹 西部Darfour地區因阿拉伯人與非洲黑人利益衝突,爆發內戰,至今已造成1百多萬人流離 失所,20多萬名難民逃至查德境內,並造成蘇丹與查德關係緊張。 南非地區--->愛滋病 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的最新統計,至2002年止,全球感染愛滋病的人數高 達4,200萬人,其中有70%,即約3,000萬人是居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在本區的感染 者中,58%是女性。愛滋病的蔓延已成為非洲在新世紀的最大挑戰。南非共和國礦產豐富 , 工業化程度也較高, 各大都市、礦區、工業區聚集許多人口, 部分中下階層居住地區人 口密集, 生活環境惡劣, 形成愛滋病漫延的溫床. 其鄰國因為生存條件更差, 仍有許多人 到南非討生活, 不知不覺中就將愛滋病傳播回去. 伊拉克--->種族衝突 庫德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西元前兩千年左右就定居在庫德斯坦地區。庫德斯坦地區,也 因庫德人定居而取名,但庫德斯坦至今並未獨立成一個國家。今天的庫德族,分別生活在 六個國家的統治之下,雖然庫德人有自己的語言、文化,也有自己居住的土地,但同一民 族卻在六個不同政體統治之下,故無法聯合一致,建立自己的『庫德斯坦國』。 庫德族的土地上蘊含著石油,經濟價值高,即使庫德族希望從各國中獨立,成立「庫德斯 坦國」,但是各國政府都不願意放手,成為中東民族衝突、引爆戰爭的導火線。 伊拉克1932年開始爭取獨立,為牽制伊拉克,英國人激發北部的庫德人民族主義 ,阻止伊拉克獨立運動。1958年伊拉克「巴斯」(復興)黨,發動全面武裝革命,最後將 英國人趕出伊拉克,伊拉克就建立了一個包括庫德斯坦地區的獨立國家。如此一來,庫德 族獨立目標似乎更遙遙無期,於是他們組成游擊隊反對伊拉克政府統治,伊拉 克皆以鐵腕作風,鎮壓庫德族。後來,伊拉克政府決定給予伊北境內庫德族自治權,以停 止對政府進行武裝衝突,於是庫德族組成政黨,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政黨為「庫德民主黨 (KOP)」,兩黨目標雖然一致,為庫德族爭取更大權益,但他們常淪為鄰國與列強的擺佈 的棋子。1994年開始更因石油財富分配不均理由,兩黨展開內戰。1996年8月31日,庫德民 主黨向伊拉克總統海珊求援,海珊於8月31日派兵支援,美國以海珊派兵闖入美國劃定禁 航區為由,以飛彈攻擊伊拉克,但海珊大軍還是一舉將「庫德愛國聯盟」趕出伊拉克,迫 使他們逃往伊朗與土耳其。雖然如此,伊拉克庫德族問題,不但沒有和平解決,反而更使 伊朗與土耳其庫德族問題昇高。 巴西--->雨林消失 2008年因為糧食價格飆漲, 市場對玉米黃豆和牛肉的需求增加, 農民轉而向亞馬遜雨林爭 地開墾, 導致雨林面積迅速消失,。熱帶林面積減少、惡化的直接原因是由於過度 的火耕、農地的轉用、過度的放牧、薪柴的過度取用、商業用材的不當砍伐及森林火 災等,造成雨林快速的消失。 雨林消失速度大約每秒鐘消失1公頃,相當於2個美式足球場,每分鐘消失60公頃 ,每天則消失8.6萬公頃,將比紐約市還大,每年消失31百萬公頃,將比波蘭這一個國 家國土面積還大。由於熱帶雨林的消失,直接造成物種絕種,科學家估計每天有 137個品種的動植物從地球上消失,一年下來就有50000種;有些品種甚至我們都還來不及 認識,牠們就從此不見了。專家估計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砍伐下去,公元 2020 年時全世界80-90﹪的熱帶雨林生態系將會被破壞殆盡。 泰國、緬甸、寮國邊境(金三角)--->販毒 金三角,是指位於寮國、緬甸、泰國三國交界處,湄公河貫穿其間。罌粟花適合生長。 早年的金三角,就有滿坑滿谷的罌粟花迎風搖曳。但自從泰國新總理上任後大力 掃毒,在目前從金三角流出的毒品已大幅減少,昔日罌粟花田,大多改種茶葉或其他 農作。近幾年來,亞洲地區的毒品生產版圖其實也在慢慢的改變,根據聯合國緝毒組織調 查顯示,現今僅阿富汗一國在種植毒品和加工超過全球二六%以上的毒品。早已 取代了由緬甸、雲南和泰國邊境組成的毒品金三角地帶,也凌駕南美洲哥倫比亞,成 為世界上種植毒品最多的國家。而金三角地區過去一直是世界上種植毒品最多的 地區。 by 品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6.194 ※ 編輯: johnny1122 來自: 140.112.246.194 (12/03 00:53)

12/03 10:40, , 1F
好文耶推! 抱歉今天在工作沒辦法去找你們玩><
12/03 10:40, 1F
文章代碼(AID): #1CzywQh4 (ntuw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