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2006諾貝爾/土耳其作家摘文學獎 作品 …

看板ntufiction作者 (夢想與思考的焦距)時間17年前 (2006/10/13 03:50),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稍微整理了一下Orhan Pamuk的生平與台灣有出版的書目: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伊斯坦堡,就讀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伊斯坦堡大學 新聞研究所畢業;並曾在紐約客居三年。自一九七四開始創作生涯,至今從未間 斷,而且得獎成績斐然,他的作品被評論為「當代小說中最新穎、最具原創性之 作。」   帕慕克在一個文學家庭中成長,他的祖父在凱莫爾時代建造國有鐵路累積的 財富,讓他父親可以盡情沉盡在文學的天地間,成為一位土耳其的法文詩翻譯家。   生長於文化交融的之地,養成他不對任何問題預設立場,一如他的學習過程; 他在七歲與二十一歲時兩度考慮成為一位畫家,並試著模仿鄂圖曼伊斯蘭的細密 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般文化交匯的西方城市漫步 街頭。他數度在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唸書,卻在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 業。   約翰‧厄普戴克將他與普魯斯特相提並論,而他的歷史小說被被認為與湯瑪 斯‧曼的小說一樣富涵音樂性;除此,他也常被書評家拿來跟卡爾維諾、安貝托‧ 艾可以及尤瑟娜(Marguerite Yoursenar,法蘭西學院第一位女院士,作品《哈 德里安的回憶》等。)等傑出名家相評比,他自己也說他非常喜歡尤瑟娜,她的 傑出散文所呈現的調性與語言都是帕慕克所運用的特質。   近來,他關心政治上的激進主義;例如,庫德族的問題有沒有完美的解答、 九一一之後,他積極參與「西方的」與「伊斯蘭的」相關討論、他嚴厲的反對「 黑白問題」的激化。有時候他蓄意的提出問題,有時候他刻意壓抑;他時時關注 政治的、文化的甚至是社會的問題,一如他的小說人物。他在一次專訪中說:「 如果你試著去壓制記憶,而他總是會在某些時候浮現。而我,記起了什麼?」 得獎紀錄:   一九七九年第一部作品Cevdet Bey ve Ogullari得到Milliyet小說首獎,並 在一九八二年出版,一九八三年再度贏得Orhan Kemal小說獎。   一九八三年出版第二本小說Sessiz Ev,並於一九八四年得到Madarali小說 獎;一九九一年這本小說再度得到歐洲發現獎(la Decouverte Europeenne), 同年出版法文版。   一九八五年出版第一本歷史小說Beyaz Kale(The White Castle)這本小說 讓他享譽全球,紐約時報書評稱他:「一位新星正在東方誕生--土耳其作家奧 罕‧帕慕克。」這本書得到一九九○的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   一九九○年出版Kara Kitap(The Black Book)是一個里程碑,這本小說讓 他在土耳其文學圈備受爭議的同時也廣受一般讀者喜愛。一九九二年他以這本小 說為藍本,完成Gizli Yuz的電影劇本;並受到土耳其導演Omer Kavur的青睞。   一九九七年Yeni Hayat(The New Life)一書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轟動,成 為土耳其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書籍。   一九九八年Benim Adim Kirmizi(My Name is Red)出版,這本書確定了他 在國際文壇上的的文學地位;獲得二○○三年都柏林文學獎,這個獎獎金高達十 萬歐元,是全世界獎金最高的文學獎。 台灣有出版的作品: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http://kuso.cc/0HQs 新人生 http://kuso.cc/0HQt 白色城堡 http://kuso.cc/0HQu 我的名字叫紅 http://kuso.cc/0HQ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102

10/13 03:59, , 1F
最後一本書是去年讀書會的書單:)
10/13 03:59, 1F

10/13 03:59, , 2F
打錯了,是今年XD
10/13 03:59, 2F
文章代碼(AID): #15BfnhZ0 (ntu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