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2006諾貝爾/土耳其作家摘文學獎 作品反映文化衝擊

看板ntufiction作者 (夢想與思考的焦距)時間17年前 (2006/10/13 03: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6諾貝爾/土耳其作家摘文學獎 作品反映文化衝擊 2006/10/12 19:36 記者管淑平/編譯   200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台灣時間12日晚間揭曉,由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 穆克(Orhan Pamuk)拿下。帕穆克去年在爭議聲中落榜,今年終於戴上桂冠。   頒發文學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帕穆克得獎原因在於他的作品中呈現的 文化衝擊象徵,「在探索他出身城市的抑鬱靈魂過程中,(帕穆克)發現了文化 交錯與衝擊的新象徵。」   現年54歲的帕穆克生於土耳其大城伊斯坦堡的中產階級家庭,他1982年出版 的第一部作品Cevdet Bey Ve Ogullar?,就是描繪在伊斯坦堡這個從東方奧圖曼 文化日漸轉向西方文化的背景下的一個家庭發展;第二部小說「沉默之屋」( Sessiz Ev, The House of Silence)在1983年推出,以五種主角陳述的觀點, 描寫數個家庭成員探訪他們年邁祖母,當時的土耳其正面臨內戰爆發邊緣,這些 後生晚輩們關於政治的討論內容,以及他們與朋友的情誼,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混 亂。   帕穆克躍上國際舞台是他的第三部小說「白色城堡」(Beyaz Kale, White Castle),故事背景建構在17世紀的伊斯坦堡,雖是歷史小說,但是內容主要透 露出一個人建構自我的歷程。   據傳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延後一週公佈,就是評審們為了是否頒給帕穆克爭執 不下,當時帕穆克因為批評土耳其政府迫害庫德族人的言論,遭到當局控告污衊 土耳其人正在審理中。   雖然瑞典皇家科學院強調,文學獎的評審不涉及政治理念,但是文學花落誰 家向來被視為隱約透露評審們的政治意含,去年得主英國劇作家品特就對美國政 府的外交政策時有批評。今年得獎人公佈的同一天,法國國會正好通過一項法案, 要求土耳其承認一次世界大戰殺害亞美尼亞人構成了種族屠殺,並以此作為土耳 其要加入歐盟的條件,這項法案引起土耳其政府的憤怒。   帕穆克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102
文章代碼(AID): #15Bfm7R_ (ntu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