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推薦電影《賽德克‧巴萊》~次頁起都是雷~

看板ntnuch92a作者 (裁作短歌行)時間12年前 (2011/09/13 13:46),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先說評價 二、次說優缺點 三、簡要細數情節與觀影感 一、先說評價與猜獎: 七億沒白花。劇組讓多數漢人觀眾真正理解異族文史。(非近代政治所後設的"台灣人") 整體成就而言,《賽德克‧巴萊》真是台灣電影巔峰之作;儘管歷來各名片皆有長處, 我也看過《西施》、《悲情城市》等片,但《賽德克‧巴萊》絕對夠格在總分上稱第一, 遑論其商業價值遠高過前輩。至於娛樂價值...若覺得衝擊性算娛樂的話,那也算有啦@@ 某些片商也真伶俐,若撞期上映,大概都糗了,尤其當下國片,水平與深度都難敵~ 屆時或許將創下國片空前的獎項數目障礙!雖然金馬獎不如金獅獎,《色戒》等也有 她的高度與深度;但容我還是很嗨的預言一下: ====================看完《桃姊》(香港)後決定取消猜獎段落@@===================== ============去年12月的《讓子彈飛》(中國大陸)竟可角逐,更不敢猜獎了@@=========== 總之《賽德克‧巴萊》就國片而言,也屬銳不可擋了~勢必創下台灣電影獲獎數紀錄! 二、次說優缺點: 1.就如早先看過試映的人所言,配樂真的是超級亮點,不熟悉原住民音樂的都會被感動; 而且不只是歌曲本身佳,將歌曲與情節搭配的時機與情緒都絕佳~而音效也很到位。 2.劇本一流,儘管完整版在解讀文化衝突的胃口很大,但我認為不影響說故事的流暢感; 於是我可以想見威尼斯評審看到的2.5小時版有多不足,沒法得獎不意外...... 3.素人演員的表現都不是業餘的──那些天天在電視劇裡騙錢拖戲的所謂的明星,反而 遠不如他們!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演員,真的就是林慶台和游大慶了!可惜女主配角 這兩項,恐怕要拱手讓人了。(私心希望是《翻~》的潘麗麗而非《那~》的陳妍希...) 4.幾個美麗or衝突or內心戲等鏡頭,都非常棒,加上考據的背景,真的是不世出的史詩 鉅片啊!然而,在某些下雨的林間或簷下橋段,畫面頗暗,但瑕不掩瑜(我上的戲院 已是一流的了)...此外,戰鬥時鏡頭的左右移動上,沒有好萊塢穩(但也可能是故意的 ,好萊塢某些動作片就會刻意抖很大)......所幸剪輯真的是出色!還是很好看~ 父親靈魂歸來與大出草前的山頂戰舞很觸動人心(我感受到林慶台心臟的支架了!) PS.其實他有心臟病,賣命演的~ 5.許多人說特效不夠強,若以好萊塢鉅片水準而言確實如此;但這方面期待不高的我, 進場後卻很驚艷──以觀看日韓中港片特效的經驗來看的話,已經是一流水準了! 而且特效比重並不高,更多的是真實且原始的台灣山林深處,也不需要什麼特效了! 至於爆破,槍枝駁火的水準已經很高了,好到讓你會忘記這是台灣電影XD 而手榴彈 部分較弱...但我是拿《前進高棉》等幾部經典的越戰片效果來比較的XD 6.重點是動作...本片或許將拿回久為港片所據的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出草戰鬥 非常猛,黃師傅和陳浩南都不得不低頭...遑論馘首的橋段都很逼真流利!人頭做的 也很好!斷得更流暢!順道一提:雖然支持好國片,但這部無論是心理衝擊或戰鬥 場面,真的該算準限制級了...國一就看會有點...最好是高中以上+成年人陪同... 請各位爸媽或國中小朋友要留心囉~血沒有噴很多,但身首異處的瞬間很多...... PS.今天聯絡簿裡好多的《賽德克‧巴萊》觀後感呀~有人說自己太矮被拒絕入場XD 三、簡要細數情節與觀影感 1.命運任人宰割: 清廷大官的官架子真不小;清朝大兵那氣勢,在日本人眼中我想也是半獸蠻人了... 可惜李經方的接駁小船尾巴似乎是動力馬達~當時應是划槳或小蒸汽船接駁才對。 樺山資紀太肥了;戰艦效果非常好。片頭這段無言的開始,成功傳達日後無奈... (部落反抗和國家大義無關)。 2.台灣人的悲哀: 幾個短暫但考究的場景,成功的把《1895》沒能拍出的守城、城郊戰鬥呈現出來... 漢人腳伕拖著關押抗日同胞的囚車,為難地用熟悉的台語沿路向鄉親「借過、拜託~」 時,戲院內氣氛轉趨凝重,我想是因絕大多數的漢人觀眾,都覺得先民侮告逼哀吧Orz 3.莫那魯道並未被聖雄化: 和漢人的失敗同時展開的,是穿插了霧社原住民的生活;馬赫坡社的少年莫那魯道對 屯巴拉社獵人的襲擊橋段,就說明了一切──獵場的事情,是不可用平地農業民族的 道德去評斷的,就像出草馘首的動機與善後措施亦然。莫那魯道為了成為男人、娶親 ,所作所為或許野蠻,但完全符合他的社群規範,不去做反而不會被肯定。 (不算男人還算好聽的,更具體的考獻耆老說法是:未馘首沒法紋面,會被辱為女人!) (大家想像一下,子弟都像女人的鳥樣@@ 而且供奉首級,還可防傳染病~居家必備!) 4.日本人很鐵齒: 都說是「人止關」了,還想往裡探勘是不想活了嗎@@ 這段襲擊,也讓我理解何以清廷 統治台灣兩百多年,對"番界"無動於衷...台灣深山處,蹩腳的清廷根本就駕馭不了。 (其實終清世都沒有真正統治全台,清官府只統治平原丘陵而已,所以也不管牡丹社。) 5.漢原貿易下的利益當前: 雖然莫那魯道搶先獵了夢中的鹿,那股狠勁下還是把內臟分享給擋路的落後同伴...... 莫那魯道和童年鐵木瓦力斯相互嗆聲的所在,也就是馬如龍的山腳貿易所裡,反映了 鹿皮-稻米的利益交換下,仇敵也得暫時忍讓...然而一出貿易所,就又互相殺了起來 ──嗆完就殺,多坦率呀@@ 這裡不是禮義之邦,有仇必報。 「有一天我會殺了你!」VS「我不會有機會讓你長大的!」莫那魯道連嘴砲也贏鐵木XD 而誤傷夥伴卻無歉咎、反而責備夥伴「不可以在我前面!」,也反映了小頭目的自負。 魏德聖沒有刻意美化莫那魯道,這裡仍然很清晰。 6.「短視近利/舊恨」是被統治者的盲點;「以夷制夷」是殖民者的最佳伎倆: 利益當先與仇恨薰心下,莫那魯道以為是共同抗日的友社,一天之內 就反過來要出草馬赫坡......「他們有哪些敵人?」日本軍官這個問題問得好...... 7.失去獵場: 被調虎離山而遭偷襲的馬赫坡,只有投降...持刀而被斬手的孩子,就像所有失去獵場 的馬赫坡勇士一樣,再也不許隨便舉起獵刀了...「歸順式」後掩埋出草頭骨的橋段, 象徵失去比戰績更重要的信仰,前人之述備矣,不贅述了。對信仰"最虔誠"者尤然! (擁有最多骷髏頭的少年莫那) 8.伐木、幫傭、說日語、做日警、被調戲、喝醉逃避、借槍登記: 「連你們的獵犬都看不起你們了!」甭說是中年的莫那魯道會怒,連觀眾也嘆息...... 9.與其分善惡,不如說雙方都有理智與理盲者: 理智組:帥哥小島VS老成的莫那與諸社頭目 (不完全理解,但本可避免衝突) 理盲組:猥瑣吉村VS受創的巴萬與青壯年們 (不願去理解,非得讓對方哭泣) PS.我認為魏德聖真的很公平。 10.莫那魯道沒有放棄必要時反抗: 「叔叔說你以前是個英雄」vs「他不知道我現在還是英雄嗎?」; 「頭目買那麼多火柴幹嘛?」(日後「早知道就不用買那麼多火柴」是難得的笑點XD) PS.如果像電視版《風中緋櫻》那樣,拍出莫那在台北、日本觀摩所受的震撼,或許 按捺的苦心就更能凸顯出來...不過那應該是八小時版才能做到了@@ 11.衝突來自誤解: 光是莫那之子和吉村因敬酒衛生而衝突的這段(史實上日方事後也調查並記載此事), 本片的內涵與當代陳義就絕不遜於《阿波卡獵逃》、《大地英豪》了~本片核心! 12.文明的代價: 「什麼你們的,這些獵場都是咱日本人的!」(兩社甭爭了,摻一起做瀨尿牛丸吧~) 「兩個番人以為真能生出一個日本人嗎?」(花岡家真是拿熱臉貼冷屁股...) 「我們終究換不了這張不文明的」(想到歐美白人之下的黑人、亞裔...) 「商店、郵局、學校?...文明只讓我們覺得自己更窮!」(全球弱勢者的共同心聲~) 13.不能再用現世的存續利弊來衡量生命尊嚴: 「你要進日本人的神社,還是賽德克的祖靈?」 「再忍二十年,就不是賽德克了!」(之前很多鄉民都因此而反思自己的家鄉話...)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們男人準備做什麼!」(歌:「為什麼要這樣欺負我們女人~」) 「你真有種,在駐在所前面跟我說這些(約定大出草)」 「別忘了自己的身分!臉上沒有圖騰卻敢這樣說話!」(真殺過人的果然較理智~) 「讓女人和小孩都來我們這吧,還能給你們馬赫坡留後」(巴蘭社頭目有義氣!) 「(勸說他社起事)講到我的獵刀都快拔出來了!」(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霧社的高山獵場守不住了!...進入彩虹橋,進入祖靈永恆的獵場吧!」(高潮了~) 14.送日本婦孺與老師"上路": 我覺得交代的很清楚,當然這是以當時賽德克的價值觀,當代觀眾不接受也沒辦法~ 殺婦孺──「可憐的日本人呀("加害者"有自我覺察到眼前這些婦孺不是壓迫者)~ 到祖靈那邊作伴吧(強迫入伙就是了@@)」→這是"上天堂"而非下地獄~ 殺老師──「別殺我......日本孩子我也是這樣教~」vs「但你打我特別兇!」 這就有報復壓迫者的意味存在了!沒辦法,可悲的巴萬被欺負太久了~ PS.看得我今天都不大想打罵孩子了XD 15.莫那魯道並沒有樂於殺戮: 沒出過草、不是男人、沒有印記的才在忙著找"過橋通行證"...莫那魯道並未動刀, 他一直在搜刮槍械彈藥,而後疲憊地坐在太陽旗桿下──他知道最後抵抗才要開始... 「大家都輸了」是本片最好的註腳;如果莫那魯道只是為了自己,臣服下去絕對是最 有利於頭目本身的......他的處境很像《宛如飛翔》中的西鄉、《梟之城》中的豐臣。 出草時的〈波索康夫尼〉唱得好,歌詞是網路上找到的: 「你們摸摸看,你們染血的雙手,還能捧住獵場的沙土嗎? 你們摸摸看,你們悲憤的前額,還能展開一座美麗的彩虹橋嗎? 你們摸摸看,你們疑惑不安的嘴,還能在所有的季節說話嗎?」 「我的孩子啊,你們知道嗎?為唱出祖靈的歌需要吞下許多痛苦; 為說出自己的話需要吞下許多屈辱;為實現夢想需要吞下許多遺憾......」 如此感慨,驗之今日,亦不遠矣! 這篇也算是中秋節的遊記吧~史詩片果然是和老友們一起看比較好看~不適合約會用:P -----------------------------------後記------------------------------------- 2004年《太極旗-生死兄弟》是韓國電影邁向工業化的指標, 也是迄今為止,黃種人所拍過最寫實的戰爭片(亞太影展最佳影片)... 八卦就是,連《賽德克‧巴萊》、《集結號》等在內的後續台、港、中、日等 東亞電影,每遇戰爭場面,仍常倚重那組團隊提供的技術與經驗指導。 該片當初耗資台幣約四億多...看過的人就知道,拍得非常好, 連史蒂芬‧史匹柏《搶救雷恩大兵》那組人看過都說,這是亞洲戰爭片的新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sXdApYOH0A&feature=related
這是關鍵片段:注意剪接、場面,包括最後那催淚的、富商業價值的恢弘配樂與橋段... 這段生離死別片段,在該片中還算是較不起眼的; 當年該片以共匪所謂志願軍突入朝鮮戰場&美韓聯軍長津湖大撤退的衝擊畫面作宣傳... 非常震撼逼真...我只能說過了七年,亞洲其他國家電影還沒能拍出那樣的場景。 Btw,為何台灣團隊沒法用四億拍成那樣呢? (《賽德克‧巴萊》較貴,但場面規模與道具、背景仍是《太極旗》較恢弘) 1.國家的支持不足:台韓差很多,不贅述矣。(遑論該片議題是該國歷史的核心問題) 2.企業的無償贊助不足;賠錢生意沒人做,但韓企常基於宣傳考量是願意"捐"助的。 3.企業的投資更不足:台灣電影商機此前還不足,故商人裹足不前。(魏導差點崩潰) 4.最重要的,就是預算控管欠經驗;台灣的電影製片企劃書,五十頁就算厚的了, 而親美的韓國效法好萊塢,製片都是與專業財務人員,合作數百頁的企劃書。 5.首爾圈外物價極低/台灣近年物價飛漲:P 說穿了,咱們就是沒有專業製片廠與電影工業文化。這都要大錢的。政府?郭董?算了。 我很敬佩魏導,也進場支持《賽德克‧巴萊》了;但大家不妨拿這兩片稍作比較,就會 理解到一點:不管你覺得台灣電影進步得如何,一定不能就此自滿、覺得夠了。 順帶一提:韓國的成長力量,關鍵在於勇於反省...《太極旗》這種片名,會讓沒看過 的人誤以為在歌頌國家...其實看過就知道,大韓民國政府在片中是王八蛋! 如此劇本卻能獲得國家支持拍攝,這就是和我國國情最不同的反省力量。 重申:我並不認為整體來說,《賽德克‧巴萊》輸給《太極旗-生死兄弟》, 電影還是有劇本等其他成份的...但是,光就場面的部分──也就是最取決於電影工業化 程度的這塊,你可以從兩片的落差,馬上看出兩國的大幅落差...而且是2004韓>2011台。 《賽德克‧巴萊》仍是不世出的好片;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還請繼續支持各領域國人藝文作品才能發展下去囉~ 我哥是這產業的從業人員,也得靠各位觀眾吃飯啦XD -- 「許多青年並不在乎毀掉自己的人生,反正這個沉淪的國家已先把他們毀了!」 ──丹尼‧克魯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0.242.106

09/14 23:30, , 1F
私以為青年莫那說這話確實是有道理 站在第一射擊高手前面
09/14 23:30, 1F

09/14 23:31, , 2F
無疑找死 當然小頭目的傲氣也顯露無疑 不過這是很科學的
09/14 23:31, 2F

09/14 23:33, , 3F
讓最強的人(首領)攻擊 其他人護衛 讓首領決定攻擊方式
09/14 23:33, 3F

09/14 23:33, , 4F
搶功只會壞了大事 以結果論而言 也確實如此
09/14 23:33, 4F

09/17 12:54, , 5F
寫得真好,給你一個讚!!!
09/17 12:54, 5F
※ 編輯: Leika 來自: 112.105.135.222 (07/12 20:13)
文章代碼(AID): #1ERkvGuX (ntnuch9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