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lder Lake混合架構多工日常使用心得&前瞻性看法

看板nb-shopping作者 (nbcaffeine)時間1年前 (2022/11/27 22:3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歐甘 確診好不舒服R QQ 也挺無聊Orz 繼續把想寫的東西寫完 在先前的文章有測試了Lenovo legion 5 pro 與MSI Summit E14 Evo 除了我有機會能體驗到Intel 12代CPU滿滿的誠意外 也更期待未來科技的發展會走向何方 除了深入的探討性能與功耗的部分 具體而言能不能成為隨身可以信賴的戰鬥夥伴也很重要 而我也是在最近幾年才轉變為重度筆電使用者 對我而言最大的需求除了價格親民(預算有限Orz) 重量與體積(能塞進內袋塞進背包) 是我最首要的考量 ------------------------我是分隔線----------------------------------------- 最早拿過E530之類的機器 一開始可能還有點炫耀心理XD 後期根本不想帶出門 也擁有過R30一代神機 換了FHD IPS螢幕SSD記憶體 CPU也換成4702MQ 基本上什麼都換了 接上電基本上就是小鋼炮無誤(56W釋放) 加上ExpressCard又多兩個usb 3.0 在當年有光碟機還僅有1.5kg真的是挺特別的存在 電池也不小(66Wh) 比較明顯的缺點應該就是電池模式效能很差 連開圖都有點吃力 大概就是只能文書工作而已 一直到現在的S2 Air 真的是很後悔沒有買code 01 那個模具真的太優秀了w 機械革命從此成為我的寶藏品牌 也推坑許多人買入了上述兩款機型XD 最近雙11推出的code go 其實也還算有點水準 模具更新 基本上是優化的無界1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M32E0L40552NPPI.html 實際上在R30那時候最主要還是為了畫CAD(solidworks) 跑力學模擬等用途 效能不夠真的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現在的4800H算是很好的滿足了階段性的任務 當然效能一代接續一代一定是越來越強 續航力也可以越做越好 換換病就會蠢蠢欲動(咳 理性消費 但在日常使用中 我自己面臨的困境是 效能部分有顯著提升也很夠用 但當我有高效能需求時(eg 正在跑模擬) 我的機器是幾乎不能做任何其他事情的! 通常也沒有其他機器可以替代掉輕度的使用工作 (文書 開圖 轉檔....) 也有想過可以買個平板平時作筆記幹嘛的 一方面受限於荷包 另一方面真的是不想再帶東西出門了 畢竟也不是很差的使用體驗 可以忍受 ------------------------我是分隔線----------------------------------------- 常說科技是滿足人性 而人性又是貪婪的(X) 一個需求被滿足後 就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想被滿足 確實在接觸12代處理器前 並不認為高負載下不能用電腦有什麼問題 剛好起來活動一下筋骨 滑滑手機(X) 但想想其實是不是有點沒效率? 剛好在Intel 十二代引入的大小核架構調度的機制下 聽說任務會被適當分配 那我就很好奇是否高效能下是否能改善其他輕度工作卡頓這項問題 結果顯示是yes 無論我是用多開模擬器 抑或是真的進行計算時 打開瀏覽器與word 使用體驗是有點微妙 原本預期的一些卡頓會很神奇的消失 當然一部分我相信與DDR5的大帶寬資料吞吐量有關 以及CPU性能差距 我比較訝異的是 連1280P在電池模式下也可以滿足類似的需求 而且這項差距是很細微的 悄悄消除多工的卡頓感 WOW 有點東西 目前是沒有用過Apple silicon或AMD 6000系列 比較沒得比較 但也讓我挺訝異兩年時間能進步到這麼尖端? 因為這類細緻的問題已經是很末端的細節了 如同之前EVO介紹文章分享的 卡頓其實很難用主觀察覺來量化 所以要解決這類問題需要的能力強度 我認為不亞於設計出高效能的晶片 ------------------------我是分隔線----------------------------------------- 而這樣的效果其實是很適合定義新時代筆電定位 怎麼說呢 傳統CPU架構下 對於工作者而言進入渲染或路徑運算時 機器基本上是不能用的 但對於大多數人 即便是相關從業人員 預算有限下可能也只有一台主力機器 等待的時間假設需要一個小時 期間幾乎無法做事 但在混合架構下 或許藉由調度 渲染的工作時間會稍微拉長 就算兩個小時 但前景是可以做其他事情的 整體來說生產效率會更好 Apple 打響第一槍後 Intel 也在x86平台上取得成效 AMD也將在Zen 5使用混合架構 這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一些趨勢 同時在各家軟體大廠緩慢推動下 混合架構的應用我想會越來越蓬勃 當然前景沒工作時也可以全力輸出 這就要看軟韌體驅動的配合 其次除了CPU性能 內顯的趨勢也是朝向越來越強大發展 無論是6000系列巨大提升 或是未來Meteor Lake將使用的tGPU 都將使移動端市場進入新的白熱化戰場 這樣一來即便是學生族群或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預算可能抓30~40K 依然能得益於這樣的架構下所帶來的效益 而不用寄望於要有強大的資料中心(外加強大網路)或額外桌機 加上12代在功耗上的彈性相當大 尤其在筆電端搭配EVO認證 可以預期是生產利器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一兩年乃至於未來五年內 全能型筆電(中國叫全能本)漸成主流 不是沒有原因的 可說是最符合筆電本質的產品 搭配TB4 接電後的強大效能 其實效果與傳統的顯卡塢相似 比如過去的Thinkpad系列 或是MSI的GS30/32 但得益於更寬鬆功耗區間與新架構的引入 CPU效能更好 續航也更好 體積也顯著下降 也就是說或許對於有空間限制不得不選擇筆電的客群而言 有移動需求的這些人未必需要為了效能妥協厚重的機器 加上PD行充的普及 或許在過去這類人的需求是很兩難的 現在可以看到有機會迎來新的革新 需要注意的還是熱傳問題 至少以我目前的測試數據來說 目前需要克服的問題主要還是製程封裝的熱傳問題 當然移動端也可以透過不那麼激進的功耗策略來取得平衡點 MSI Summit E14 EVO A12M的測試算是很好的印證了這點 除了效能表現優異外 與目前PD 100W設備相容、續航佳 也是值得選的原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8.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shopping/M.1669559518.A.01D.html

11/27 23:13, 1年前 , 1F
推心得
11/27 23:13, 1F
文章代碼(AID): #1ZWtJU0T (nb-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