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現XBB.1.5新變異株 專家憂造成新一波高峰

看板nCoV2019作者 (B3:神奇IDの愛貓人士)時間1年前 (2023/01/03 13:56),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標題: 中國現XBB.1.5新變異株 專家憂造成新一波高峰 發布時間: 2023/1/3 13:20 記者署名: 編輯:陳沛冰/吳柏緯 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01030134.aspx 原文內容: 中國現XBB.1.5新變異株 專家憂造成新一波高峰 2023/1/3 13:20 (中央社台北3日電) 中國出現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Omicron新變異株XBB.1.5,有專家擔心,不排除XBB等變異 株會帶來新一波感染高峰;另有專家稱,中國目前缺乏對病毒實際傳播良好監控,無法預 判病毒走勢。 中國新聞周刊今天報導,Omicron新病毒變異株XBB.1.5正在美國迅速蔓延,據美國疾病控 制與預防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最後一週,XBB.1.5占美國病例40.5%,較之前一週的 21.7%幾乎翻了一番。 XBB.1.5是XBB病毒株家族的其中一種,是這種亞系進化出來的最新病毒株,而XBB是由兩 個BA.2譜系BA.2.10.1和BA.2.75重組而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賽娟團隊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范小紅團隊在去 年12月31日稱,研究發現,上海患者中有25例感染XBB病毒株,當中有3例是XBB.1.5,都 是境外輸入病例,未造成本土傳播。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許文波去年12月20日表示,中國目前還是以BA.5.2及 BF.7病毒變異株為主。 報導訪問了多名專家,分析XBB.1.5的傳播力、免疫逃逸水準和致病性,以及會否引起中 國新一波感染高峰。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表示,XBB.1.5是兩個Omicron亞系「雜交 出來的毒株」,和兩個亞系「一定都很像」,因此XBB家族「不會超出Omicron的其他亞系 」,至少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致病性增加,美國近幾週染疫患者住院率相對平穩,沒有明顯 增加。 金冬雁表示,中國境內BA.5.2和BF.7感染高峰過去後,由XBB或其他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 病毒株產生新一波感染高峰的可能性較低。 他指出,美國自2022年初經歷Omicron疫情海嘯後,實際上並沒有發生過第二波真正意義 上的感染高峰。雖然近期XBB.1.5在美國有成為主流病毒株的趨勢,但並沒有改變 COVID-19在美國已經成為地方性流行病的基本態勢,病毒的實時傳播率一直在2以下,即1 名感染者傳染少於2人,也沒有造成更多住院及死亡。 不過,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副研究員曹雲龍接受中新網採訪時指出,當感染 BF.7之後,對BA.5和BF.7的中和抗體水準較高,短時間內不會再重複感染同一毒株。 但是BQ.1.1、XBB等新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強,即使感染了BF.7,康復後產生的抗體 對XBB等最新變異株的中和能力也較低。 曹雲龍認為,在中國境內BA.5.2和BF.7感染高峰過去後,不排除出現因BQ.1.1、XBB或者 是其他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毒株帶動的感染高峰。 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表示,Omicron在全球各地的 傳播情況不同,例如德國和新加坡等在2022年都經歷了三波感染潮,德國先後經歷了BA.1 、BA.2和BA.5三波高峰,但第二波高峰較第一波的感染規模小很多。 他說,從全球的感染趨勢來看,第一波高峰之後可能會出現連續的幾個小峰,而且高峰會 越來越小,因為人群已經有基礎免疫力,新病毒變異株造成的衝擊小得多。患者可能是感 到喉嚨不適,有點咳嗽,一些人會發燒。 不過,他表示,與歐美等國相比,中國最主要的問題是此前沒有經歷過Delta和Omicron BA.1、BA.2的感染高峰,而XBB可以視為「BA.2的延伸」,因此在經歷了BA.5、BF.7之後 ,中國面臨的第二波感染高峰究竟有多大、衝擊力會如何,目前下結論還太早。 他強調,「衝擊力大小也與整個社會採取的防疫管控力度有關,中國目前缺乏對病毒實際 傳播的很好監控,對未來的趨勢無法做出預判。」 (編輯:陳沛冰/吳柏緯)112010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76.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72725411.A.A9D.html

01/03 17:00, 1年前 , 1F
抓到了 是境外勢力投毒
01/03 17:00, 1F
文章代碼(AID): #1ZiyEZgT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