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528 指揮中心記者會

看板nCoV2019作者 (靜夜聖林彼岸花)時間2年前 (2022/05/28 23:42), 2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4WsIrc961E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指揮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監測組組長 指揮中心 陳時中 指揮官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 邱南昌 理事長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一、本日新增案例數 本土病例:80,835 例 境外移入:46 例,落地採檢 28 例、居家檢疫採檢 18 例 死亡個案:127 例 縣市分佈: 臺北市七千九百九十八例、新北市一萬六千零一例、桃園市八千九百九十九例、臺中市九 千零三十一例、臺南市六千六百六十六例、高雄市九千六百四十一例、基隆市一千四百三 十三例、新竹縣二千五百零九例、新竹市一千七百五十九例、苗栗縣二千零二十四例、彰 化縣三千五百九十七例、南投縣九百九十七例、雲林縣一千四百六十六例、嘉義縣一千零 一十四例、嘉義市五百八十五例、屏東縣二千六百四十八例、宜蘭縣二千六百四十八例、 花蓮縣一千三百二十六例、臺東縣七百七十四例、澎湖縣二百例、金門縣二百零三例、連 江縣九十四例 二、入境航班採檢結果 甲:05月27日 ┌───┬─────┬─────┬─────┬─────┬────┐ │ 序號 │ 國家 │ 抵臺時間 │ 實際人數 │ 陽性人數 │ 百分比 │ │ │ │ │ │ │ (%) │ ├───┼─────┼─────┼─────┼─────┼────┤ │ 一 │ 菲律賓 │ 上午 │ 32 │ 0 │ 0.00 │ ├───┼─────┼─────┼─────┼─────┼────┤ │ 二 │ 韓國 │ 上午 │ 55 │ 0 │ 0.00 │ ├───┼─────┼─────┼─────┼─────┼────┤ │ 三 │ 菲律賓 │ 下午 │ 196 │ 0 │ 0.00 │ ├───┼─────┼─────┼─────┼─────┼────┤ │ 四 │ 泰國 │ 下午 │ 23 │ 1 │ 4.35 │ ├───┼─────┼─────┼─────┼─────┼────┤ │ 五 │ 菲律賓 │ 下午 │ 55 │ 0 │ 0.00 │ ├───┼─────┼─────┼─────┼─────┼────┤ │ 六 │ 越南 │ 下午 │ 54 │ 1 │ 1.85 │ ├───┼─────┼─────┼─────┼─────┼────┤ │ 七 │ 越南 │ 下午 │ 188 │ 3 │ 1.60 │ ├───┼─────┼─────┼─────┼─────┼────┤ │ 八 │ 越南 │ 下午 │ 15 │ 0 │ 0.00 │ ├───┼─────┼─────┼─────┼─────┼────┤ │ 九 │ 新加坡 │ 下午 │ 114 │ 2 │ 1.75 │ ├───┼─────┼─────┼─────┼─────┼────┤ │ 十 │ 柬埔寨 │ 下午 │ 40 │ 2 │ 5.00 │ ├───┼─────┼─────┼─────┼─────┼────┤ │ 十一 │ 阿拉伯聯 │ 下午 │ 80 │ 6 │ 7.50 │ │ │ 合大公國 │ │ │ │ │ ├───┼─────┼─────┼─────┼─────┼────┤ │ 十二 │ 越南 │ 下午 │ 61 │ 3 │ 4.92 │ ├───┼─────┼─────┼─────┼─────┼────┤ │ 十三 │ 馬來西亞 │ 下午 │ 49 │ 0 │ 0.00 │ ├───┼─────┼─────┼─────┼─────┼────┤ │ 十四 │ 土耳其 │ 下午 │ 90 │ 2 │ 2.22 │ ├───┼─────┼─────┼─────┼─────┼────┤ │ 十五 │ 新加坡 │ 下午 │ 40 │ 0 │ 0.00 │ ├───┼─────┼─────┼─────┼─────┼────┤ │ 十六 │ 泰國 │ 下午 │ 82 │ 3 │ 3.66 │ ├───┼─────┼─────┼─────┼─────┼────┤ │ 十七 │ 韓國 │ 下午 │ 1 │ 0 │ 0.00 │ ├───┼─────┼─────┼─────┼─────┼────┤ │ 十八 │ 馬來西亞 │ 下午 │ 20 │ 1 │ 5.00 │ ├───┼─────┼─────┼─────┼─────┼────┤ │ 十九 │ 印尼 │ 下午 │ 121 │ 0 │ 0.00 │ ├───┼─────┼─────┼─────┼─────┼────┤ │ 二十 │ 印尼 │ 下午 │ 65 │ 0 │ 0.00 │ ├───┼─────┼─────┼─────┼─────┼────┤ │ 廿一 │ 韓國 │ 下午 │ 38 │ 1 │ 5.00 │ ├───┼─────┼─────┼─────┼─────┼────┤ │ 廿二 │ 泰國 │ 下午 │ 45 │ 3 │ 6.67 │ ├───┼─────┼─────┼─────┼─────┼────┤ │ 廿三 │ 越南 │ 下午 │ 34 │ 0 │ 0.00 │ ├───┼─────┴─────┼─────┼─────┼────┤ │ 總計 │ 二十三航班 │ 1498 │ 28 │ 1.87 │ └───┴───────────┴─────┴─────┴────┘ *檢驗陽性二十八人,均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 *資料截止時間:2022/05/27 23:05 乙:05月28日 ┌───┬─────┬─────┬─────┬─────┬────┐ │ 序號 │ 國家 │ 抵臺時間 │ 實際人數 │ 陽性人數 │ 百分比 │ │ │ │ │ │ │ (%) │ ├───┼─────┼─────┼─────┼─────┼────┤ │ 一 │ 新加坡 │ 上午 │ 71 │ 1 │ 1.41 │ ├───┼─────┼─────┼─────┼─────┼────┤ │ 二 │ 菲律賓 │ 上午 │ 12 │ 0 │ 0.00 │ ├───┼─────┴─────┼─────┼─────┼────┤ │ 總計 │ 二航班 │ 83 │ 1 │ 1.20 │ └───┴───────────┴─────┴─────┴────┘ *備註:當日上午航班檢驗陽性個案,立即後送醫院或集檢所/加強型防疫旅館,並列入 明日公佈境外移入病例。 *資料截止時間:2022/05/28 09:05 三、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個案通報 https://i.imgur.com/VrLOSm5.jpg
https://i.imgur.com/7J7L2hr.jpg
https://i.imgur.com/9SG10Gh.jpg
本日新增四百零八例中重症及一百二十七例死亡個案,累計中重症達四千四百多例,其中 一千零五十八例死亡。輕症、無症狀比例仍佔全部個案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四。在死亡個 案中,小於十歲至九十多歲的都有。 兒童重症死亡個案:  ‧六歲男童:為五月十三日提報的中症,隨後轉為重症、死亡。本身先前不知有任何慢        性病史,五月八日出現嘔吐、腹痛及三十七度低燒,到急診就醫時採檢確        診(PCR陽性);五月九日出現意識改變、抽搐及缺氧,因此緊急插管        住進加護病房,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並無疑似腦炎,但小腦部位有壓        迫腦幹的腫瘤,進而引起腦水腫,經切片結果為惡性腫瘤,所以住院期間        同時治療 COVID-19 和腦壓升高。很遺憾的,因為病程中併發嚴重神經性        休克,導致生命徵象難以維持,最終不幸於五月廿一日過世。死亡診斷上        是腦腫瘤併發神經性休克,雖然同時驗出新冠,但研判不是主要死因,歸        類為共病。  ‧五歲男童:為日前公佈之重症個案,本身有肌肉系統疾病,染疫後出現肺炎、呼吸衰        竭,經醫院收治後,因病況惡化而不幸在五月十九日過世。死亡診斷上是        肺炎併呼吸衰竭。 目前兒童確診累計十例死亡,包括五例腦炎、二例肺炎、一例敗血症、一例家中死亡及一 例共病(腦腫瘤)。 特殊重症個案:  ‧七歲男童:本身有先天性代謝性疾病,五月廿四日發燒到三十九點一度,間歇性抽搐        十五分鐘左右,眼球及走路偏右、步態不穩,加上有呼吸喘、無法言語等        症狀,送到急診時發生意識變化,經PCR檢驗為陽性。由於一度懷疑腦        炎,因此插管住進加護病房,以穩定生命跡象,並使用瑞德西韋等藥物治        療。經治療後恢復得還不錯,五月廿七日已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還在        病房進行觀察,病況已經改善。 目前兒童確診個案累計二十例重症,其中九例腦炎、六例肺炎、二例敗血症、一例哮吼、 一例家中死亡及一例共病(腦腫瘤)。  ‧二十多歲女性: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染疫後出現肺炎合併呼吸窘迫的情形,目前在          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中。 四、COVID-19 醫療資源統計表 ┌───┬──────────┬──────┬──────┬──────┐ │ 編號 │ 類型 │ 全國總床數 │ 空床數 │ 空床率 │ ├───┼──────┬───┼──────┼──────┼──────┤ │ 一 │ 病床(專責 │ 全國 │ 13,554 │ 5,860 │ 43.2% │ │ │ +負壓) ├───┼──────┼──────┼──────┤ │ │ │ 臺北 │ 2,754 │ 885 │ 32.1% │ │ │ ├───┼──────┼──────┼──────┤ │ │ │ 新北 │ 2,108 │ 711 │ 33.7% │ ├───┼──────┴───┼──────┼──────┼──────┤ │ 二 │ 中央集中檢疫所 │ 7,677 │ 3,584 │ 46.7% │ │ │ (五十三家) │ │ │ │ ├───┼──────────┼──────┼──────┼──────┤ │ 三 │ 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 │ 4,661 │ 2,091 │ 44.9% │ │ │ (四十九家) │ │ │ │ └───┴──────────┴──────┴──────┴──────┘ *編號一:全國共一百八十二家,其中臺北二十二家、新北十六家 *資料截止時間:2022/05/28 07:00 注意到情況的改進,從疫情發展到現在,昨日是第一次「住進病院比出院的少」,少了一 些,所以空床率有所增加,昨天是約三成,看來醫院壓力稍微減輕。新政策執行後,對於 急診壓力相對也減輕,昨日急診人數達二萬五千人,位於相對的低點。 五、口服藥使用情形 https://i.imgur.com/LcRJ7Xy.jpg
昨天的開藥情況越來越順暢,莫納皮拉韋開了一千三百五十一人份;倍拉維首度開了超過 一萬、達一萬零六十六人份。總計達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七人份。雖然可能有些許延遲或未 有開藥的落差,但依單日染疫人數來看,開藥佔比是百分之十四,效率上越來越高。另針 對備藥不足的擔憂,情況如下: ┌──────┬─────┬─────┬─────┐ │ 藥物 │ 累計使用 │ 庫存量 │ 未交貨量 │ ├──────┼─────┼─────┼─────┤ │ 倍拉維 │ 59,797 │ 657,393 │ 2,810 │ ├──────┼─────┼─────┼─────┘ │ 莫納皮拉韋 │ 14,611 │ 91,229 │ └──────┴─────┴─────┘ 如果染疫人數再增加五百萬人,口服藥準備應該夠。更何況倍拉維二千一百八十人份待交 貨;莫納皮拉韋則已於五月廿六日簽新合約,數量為二十萬一千六百人份,排定六月十日 前開始供貨。以目前疫情的發展來看,藥物應該是相當的夠,但仍要強調並非每個染疫的 人都要用藥,沒有風險因子時的效果不會很明顯,還要承擔可能的副作用,雖然報告上未 見大量嚴重的副作用,但還是會有噁心、嘔吐等不舒服的情況。 藥物一定夠,還可以因應多五百萬人的染疫,進貨後還可以因應更多,有需要的、有風險 的可以儘量用。目前基層的開藥比例已增高,超過一半,這是個好現象,輕重分流做得越 好,對醫院的壓力越低,越能有助於集中精神照顧中、重症病患,對於防疫會有效果。 六、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販售情形 ┌────────┬────────┐ │ 可販售機構家數 │ 4,916 家 │ ├────────┼────────┤ │ 已完售機構家數 │ 9 家 │ ├────────┼────────┤ │ 今日可販售份數 │ 1,312,103 人份 │ ├────────┼────────┤ │ 今日已售出份數 │ 43,534 人份 │ └────────┴────────┘ *註: ①截至05月28日 12:00,累積售出快篩份數共 9,255,298 份。 ②一人份為五劑快篩試劑。 *資料統計時間:2022/05/28 12:00 售出佔比為百分之十一至十二左右,下午還有很多。還是要強調,第一輪還沒買的人請儘 快,雖然六月一日後仍可繼續,但因為屆時要發送免費快篩給零至六歲的兒童,要避開擁 擠情況的出現。 七、免費提供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給照顧型機構及弱勢民眾 按照行政院的公佈,已於日前表明將提供低收入、中低收入戶及長照機構住民免費快篩試 劑,而本日則說明詳情: 獲配機構: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以每人三劑計算,由獲配機構(單位)統籌調度運用 住宿式長照機構、社區式長照機構外,還包括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兒少安 置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身心障礙社區居住、兒少 團體家庭等住宿式照顧機構,以及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 等日間照顧服務機構及單位,直接配送至上開照顧型機構及單位,目前刻正彙整機構名單 、數量、地址、收件時間及收件人聯繫方式,待彙整後儘速直接配送至各機構 *不是提供給個人帶回去使用的,而是機構基於抗疫的需要,經防疫長認定需要篩檢後, 得立即使用快篩,篩出來後如果有風險因子,更可及時開藥,希望對於機構內的疫情控 制有所幫助。 獲配弱勢民眾:遊民及列冊關懷之獨居老人以每人五劑計算 將由衛生福利部盤點各縣(市)需求人數後配送至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局處,透 過社會局處既有關懷服務體系或協調民政系統協助發放,以降低其染疫風險 *應列冊管理,載明使用日期、姓名、身分別(如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以確保快篩試 劑適當使用 八、警示:請勿惡意散播疫情謠言、不實訊息 近來頗為關心兒少問題,但不少人也藉此炒作,當然「每個生命喪失大家都是惋惜的,但 是用這樣的東西來擴大,或做不實炒作,是不好、不應該的。」國內目前有八位兒童過世 ,都是在四月十五日以後發生,並非在同一個時間、地點或縣市,「網路上有些流傳的訊 息明顯與實際疫情不符,會進一步釐清是否有特定人士團體散播不實訊息。」因此經查明 後,將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十四條,最高可罰三百萬元 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不實訊息不僅限於此,若有惡假害的訊息,請不要任意傳播 、務必要查清楚。 九、疫苗施打統計 昨日接種劑量:120,847 劑 (含 65,976 劑輝瑞) 疫苗涵蓋率: 第一劑:87.80% 第二劑:81.69% 基礎加強劑:0.86% 追加劑:65.11% 昨日也有在施打莫德納,昨天打了二十五萬,今天達到二十七萬,莫德納數量一定夠,目 前有數百萬劑。五歲兒童輝瑞疫苗也夠、還請放心,不過地方在配置保留到學校或發放予 社區時,因為分配調整比例問題而須稍等,並非不夠問題,家長不用過度擔心、一定打得 到。 十、兒童重症因素探討 前陣子民眾很擔心兒童重症、死亡,其中數例和神經學有關係。 甲:腦部病變致病機制  ‧病毒直接侵犯   新冠病毒有數個機轉,憂心病毒會攻擊腦部,但須從檢體中解剖找出病毒,否則很難   證實。  ‧細胞激素風暴   病毒感染會引起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於此情況下可能會傷害很多器官組織,包含神經   系統組織,目前來看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機制。雖然通常看大腦裡面有沒有感染,會   檢查腦脊髓液,用分子生物學的方式去找病毒是否存在,到目前為止幾乎是都找不到   ,此情況和當年的腸病毒七十一型有一點類似。但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雖然用分子   生物學的方式找不到病毒,可是卻找到一些病毒包膜的抗原,這不存在疫苗上,疫苗   主要是棘蛋白相關,研究找到的是和包膜相關的抗原,所以在神經病變的人,很可能   還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導致了神經系統的損傷。  ‧血管內皮細胞受傷   受傷時將導致一些東西就從血液滲透出去,可能會造成大腦裡有嚴重水腫的跡象,這   也是一個可能性。在新冠肺炎感染的時候,通常可能會有全身性的反應,其他的器官   組織如果受到嚴重的傷害,也會導致腦子進一步受傷。像是如果患者肺部造成很大的   感染,出現呼吸困難、缺氧,當然大腦就會受傷,如果肝臟、腎臟等負責身體新陳代   謝的器官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也可能就會產生無法處理掉的代謝產物,造成大腦的受   傷。  ‧其他器官受損導致代謝異常   病人本身或許平常還可以應付,可是在感染的情況下,造成本來就岌岌可危的代謝出   問題,也可能就導致這樣的結果。現在的病人,尤其在大腦受傷的兒童裡面,感覺不   只有單一機制,可能有各種多樣性,其中有些甚至不只一個機制同時存在,導致病情   可能會迅速地惡化。 乙:兒童腦炎前驅症狀 在指揮中心的責成下,由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指導,台灣兒童醫學會、台灣兒童神經醫學 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台灣兒童胸腔及重症醫學會和台灣兒童急救醫學會等兒童次 專科醫學會,在上星期召開專家會議,且與各科專家討論制定。在兒科界同仁的努力下, 希望儘快讓家長、兒童工作者、醫生和護理人員在處理類似個案時,能曉得最好的處理方 式。  ‧體溫大於四十一度   發燒是常見的現象,兒童感染後約有六成會發燒,但近期病例是「又快又急又高」,   腦內都有體溫調節中樞,孩子發高燒但很少超過四十一度。如果超過四十一度,代表   體溫調節中樞出問題;但這不表示沒燒到四十一度就不必注意,如果燒得很久,也是   要小心。  ‧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   如果一個人正在發燒的時候,可能意識不好、會比較想睡,如果碰到該類情況,等退   燒了之後,意識胡恢復的還不錯,孩子又可以玩來玩去、反應恢復正常,相對地不必   過度緊張。至於大一點的孩子有時候會有持續性的頭痛,也要注意。  ‧持續嘔吐   可能有某些因素導致大腦腫脹、腦壓上升,這和一般腸胃的嘔吐不一樣,尤其腦壓上   升造成的,不吃東西仍然會想嘔吐,需要多注意。  ‧肌躍型抽搐   其實在腸病毒七十一型當年就已經有發現,現在看來可能是腦幹上端的一些地方受到   刺激。肌躍型抽搐指的,像是有些人在快入睡前,有時候大肌肉群,像下肢、腳部會   明顯一點,可能突然間地大抖一下,如果只抖一兩下就停下來,可能不必過於緊張;   可是如果持續出現,就要特別小心了。  ‧抽搐   指痙攣或是癲癇發作,受新冠感染、尤其是孩子需要注意,發作時間如果太長,更需   要特別注意。但小孩子中可能有熱痙攣,通常是發生在六個月到五歲之間,在急速發   燒的時候、一下子燒很高很快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抽搐。熱痙攣的其中一種是簡單   型的熱痙攣,只會發生一次、不會接著再發生,發生的時候是對稱性,左右兩邊對稱   性的發作,又叫作全身性的發作,且發作的時間很短。通常不會超過十五分鐘,但大   部分可能一兩分鐘就過去了,一般而言預後非常好,沒有太大的問題,此類孩子可能   在發作之後稍微睡一下,醒過來後覺得活力精神好像大致可行,就不必太過緊張。   可是如果抽搐的情況時間偏久,尤其超過十五分鐘,或者發作後失去意識、意識都還   沒恢復又再發作、超過三十分鐘時要特別小心了;或者是在發作的時候,有某一側較   為明顯、不是對稱性的,都是列入要特別注意的。如果孩子有感染新冠肺炎同時有抽   搐的情況,建議還是要去給醫生趕快判斷,或許只是不太嚴重的熱痙攣,可是還很有   可能會變嚴重的話,那必須要把它排除掉。  ‧步態不穩   這是因為在後腦勺的地方,有時候會影響到小腦或者是腦幹的一部分。 丙:兒童神經急性照護 針對近期的兒童重症,當時專家會議也討論到讓醫護人員儘快把情況穩定的方法,並提出 了部分重點。  ‧顱內壓升高照護   大腦一旦受傷,腦子包在頭蓋骨裡面,雖然頭蓋骨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器官,把外面撞   擊減到最低,但是也限制了腦部的空間。所以如果腦部受傷,一旦有腦壓上升,可能   會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因此首先要趕快注意顱內壓是否有上升,要趕快處理。  ‧新冠腦炎感染與免疫相關治療   很多醫療人員碰到該情況,都知道要趕快給予一些降腦壓的藥,或者是降低腦水腫的   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盡快控制。另外來講,可能是發炎現象,所以也要趕快把發炎   盡可能控制住。比如說新冠肺炎的話,抗病毒藥物是否要趕快給予,但更重要的可能   是去把快速的發炎控制下來,有時候就會建議用到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  ‧癲癇發作控制   一旦腦部受傷,可能會癲癇發作,癲癇發作不好好控制住的話,有可能造成進一步的   傷害。至於控制方法,抗癲癇藥的選擇當然是很重要,但是因為如果要同時使用抗病   毒藥物,有一些抗癲癇藥物的使用上要稍微小心一點。 丁:其他雜談 二十年前面對過腸病毒七十一型的兒童腦炎,這次也希望用最快的方式、集結所有從業人 員,提出最好的方式,避免情況不好的後果發生。剛才提到的主要是在腦部,但還是別忘 了,新冠肺炎感染不只有神經系統的傷害,有一些孩子可能是呼吸道的問題,可能會喘、 或者是哮吼,甚至有些看起來就像敗血症,家長都要特別小心。 這些兒童的注意事項說穿了,就是本來在照顧感染症兒童要特別注意的,像說孩子發燒得 很久、很高,就要注意了;像是孩子好像很累或者整個人活力很差,基本上如果是在發燒 的時候,還不見得很危險,可是如果燒退下來了,活力精神還是很差,請記得還是要帶去 給醫生看一下,確認問題嚴重性。其他像是嘔吐、脫水等現象,這些都是孩子要注意的事 項。其實在新冠肺炎中,兒童重症的比例還是非常的低,所以真的要很小心,每位孩子都 是寶,但是請家長也不要過度恐慌,如果說只要一點點小事就通通衝到急診,一下子把急 診塞爆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方式。所以請家長注意有沒有剛才講的些注意事項,這樣讓整個 醫療上行使得更順暢。 如果要避免感染,建議可以讓孩子施打預防針,現在五歲以上就可以施打新冠肺炎疫苗, 但還是有一些家長對於疫苗的安全性有相當大的懷疑,可是從國外已經大量施打的資料來 說,孩子施打疫苗的安全性是非常好的。當然打針的地方可能會痛,可能兩三天會比較不 舒服,可是現在才在打第一針而已,第一針在過去的報告,發燒的機會在孩子只有百分之 三。現在有兩個廠牌的疫苗可以施打,但不需要強求一定要非打某某廠牌的疫苗不可,能 早一點讓孩子得到保護是好的。 雖然現在重症很少,可是很難完全預料會變成重症的下一個孩子;另外還要再特別提醒, 孩子如果本身就有一些慢性病,一旦感染重症的危險性更高,可是有時候反而被誤傳,說 這群孩子不可以施打疫苗,這是絕對錯誤的。像癲癇的孩子,事實上一感染、一發燒,癲 癇就會更嚴重,所以更要施打疫苗,請不要有這類錯誤的概念。除非這個孩子目前的慢性 病狀況是控制得很不穩定,會建議先控制住再說;如果大致穩定,也希望盡可能來施打疫 苗、早一點得到保護。 陳部長: 在醫學會、小兒科醫師的一起努力下,彼此互相交換心得、瞭解病例資料,讓照顧的品質 越來越好。在醫院的準備方面,目前也都很充分,所以雖然個案不多,但也已經作了非常 好的整備,請民眾放心,不過當然疫苗還是要打。 問與答 東森: 一、日前提到「六月可望開放團客來台旅遊」,請問台灣何時會開放國人出團到國外旅行 ?入境隔離會否縮減為「三加四」? 二、醫師黃立民認為,「單日口服藥給藥至少要到百分之十五」,指揮中心是否有訂定本 身的目標? 陳部長: 一、邊境現在陸續有計劃在討論,以往台灣染疫率低,國外染疫率高,戰略是要邊境阻絕 病毒,但現在台灣染疫率增高,差不多已經達百分之六,其實是差不多的風險,所以 考慮不再阻絕境外,但現在要考慮醫療量能,因為現在疫情在發展,需要的醫藥量能 較大,再加上有不少醫護人員染疫,醫療量能壓力依舊存在。現在看到了一些曙光, 近來住院比出院的人要少,起碼沒有往上走。醫療量能較有可能有一些空間,因此未 來要考慮的是醫療量能和邊境能承受的移入染疫數。 為讓經濟維持穩定,在疫情之下,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有很多需要的投資被耽誤,台灣 經濟活動都可能喪失訂單或投資,這部分已經跟經濟部積極研討,很快會作出宣布。 至於旅遊方面,不管是觀光局或是外交部,都有不同的警示,現在各單位都正開始研 議,要統一化警示、看接下來開放時要如何應用。邊境管理原本是境內清零,現與病 毒共存,未來在考慮醫療量能可承受性後,會放寬邊境。 二、依現在口服抗病毒藥物準備,即使再增加五百萬人染疫,藥物都是足夠的,而昨天有 八萬多人染疫,開藥有一點一萬多人份,開藥率已達百分之十四,約略與百分之十五 的標準差不多。 中視: 一、本日本土確診降至八萬多例,九萬多是否有可能為疫情的高點?未來是否仍有突破十 萬例的可能? 二、目前發病三日內死亡的案例佔比是多少? 陳部長: 一、日前抓五月廿二日達到確認病例數,為低推估十萬人、中推估十五萬人、高推估二十 萬人,以本日(五月廿八日)整體來講,這十一天來,五月十八日八萬五千人,第二 天來到九萬人,昨天九萬四千人,今天到八萬出頭,看來就是高原期。近期幾乎可以 講說是穩定的,但未來發展需要再觀察。 二、沒變,三天發病都維持在百分之四十七,但這是針對死亡人數的九百多人,今天超過 一千人死亡,近日會公布分析報告。三天內死亡人數多,主因是三天死亡多為中重症 ,也不適合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TVBS: 一、台灣目前的單月死亡率是多少?相比於日韓,數據又是如何? 二、兒科醫學會和專家早前提到,「美國零至十一歲族群中,可能有百分之七十五的高比 例染疫人數」,請問台灣是否也會到達這等程度? 羅副組長: 一、單日致死率的計算,過往是採用每天新增個案當分母,單日新增死亡為分子,但死亡 人數為回溯新增,如果用此方式計算,單日致死率都會超過萬分之一,數字並不精準 ,如果用目前整體一百七十多萬確診個案,除以死亡人數一千零五十八人,致死率是 萬分之六,因此要觀察長期趨勢,才能知道本土致死率。目前確診個案在高原期且往 下走,新增個案數會減少,但重症、死亡人數會落後一個星期,若加上公布時間可能 會落後到兩個星期,造成單日致死率升高,因此建議用整體死亡人數除以整體累計確 診個案數,致死率會更為客觀。 邱理事長: 二、美國的Omicron 疫情流行,比台灣在更早之前,當時檢測到百分之七十五的孩子有抗 體,顯示已應感染過,但通報人數遠低於此,可見有非常多孩子染疫沒有症狀,病程 就這樣過去了,這點讓家長可以更放心。台灣流行期比美國晚好數個月,雖然還在高 原期,但孩子染疫率不可能比美國高,不過還是要密切注意一段時間。 十一、五月五日起已實施住宿型長照機構快篩陽性即可投藥治療 每天公布的死亡個案中,約百分之二十六到二十七屬於住宿型長照機構的住民。因此重申 如下,請主責醫院、醫師協助辦理:  ・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確診者,即可評估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或倍拉維)   ,以降低中重症風險。  ・管灌(無法磨粉)、洗腎(使用上的安全性未經確立)或因交互作用而經評估不宜用   倍拉維之病患、經醫師評估可開立莫納皮拉韋。 問與答 今日新聞: 在防疫流程整合網中,快篩陽性結果視訊門診的合約診所名單還在建置中,請問還有哪些 資訊尚未準備齊全?是否有建置完成的具體時間? 陳部長: 一些已經報名的診所還沒完成整備,確定後會即時作出更動。 莊發言人: 現在名單仍在整合,民眾如果要查詢資料,可以先上各縣市衛生局的網頁確認。中央有協 助整理,但基本上資料由地方業管。 中視: 一、染疫後三天內死亡佔百分之四十七左右,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因為給藥速度太慢所造成 的,請問看法? 二、某醫師依照美國模式推估,台灣未成年染疫死亡數會達到三百位,請問是否有可能? 陳部長: 一、三天內死亡人數多,主因是三天死亡多為重症,也不適合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畢竟 牽涉到醫院的治療。 邱理事長: 二、相信台灣兒童醫療照顧比美國好,請不要用美國模式推估,不認為台灣會類似的嚴重 結果。上星期發現兒童發生神經性重症病例,兒科界全數動員,沒有國家快快地制定 出兒童神經方面的指引,不只神經方面,兒科界在各方面都會注意。 無名氏: 一、某專家認為「病毒變異速度很快,群體免疫已是不可能、重複感染將是常態」,請問 看法? 二、會否統計兒童打完疫苗後染疫的數據? 陳部長: 一、基本上感染的是RNA病毒,本來預設會不斷變化,起初談全體免疫、現在看起來相 對困難,因此增加群體保護力、降低中重症是現行的目標。 邱理事長: 二、針對打了預防針後是否會再染疫,是牽涉到病毒變化的嚴重性,以及是否會造成疫苗 失效等,但這問題只能「以後再說」,因為現在病毒如何變異沒人說得準。現在可以 相對樂觀,因近期病毒變異雖然傳染力強,但毒性低一點,後續要看數據,是否影響 抵抗力,但國外目前尚未有結果出爐。 三立: 一、藝人郭彥均日前發文表示「看到很多孩子就這樣走了」,加上不少粉絲專頁轉發,目 前刑事局打算要追查,請問是否認為該內容屬假訊息? 二、在死亡個案當中,有多少位長照機構的住民? 陳部長: 一、針對這類社會事件,主管單位正在調查,重點在於是否有人利用不實訊息煽動,進而 讓整體環境有更大誤解。「郭先生一開始可能只是轉述他聽到的話,也沒什麼太大惡 意,他也有道歉過。」至於周遭是否有不斷引用、擴張不實情況的人,相信讓法律調 查會更清楚。現在有八位兒童去世,大家心中很哀痛,大家很努力讓該情形減到最低 ,運用類似情況讓民心過度擔憂,對抗疫是不好的。 羅副組長: 二、過去一星期看來很穩定,佔每天死亡個案的四分之一左右。 TVBS: 一、有民眾在確診後快要康復時,反反覆覆地出現嗅味覺異常,是否為Omicron 的特色、 和其他變異株有何不同? 二、英國某研究指出,「染疫第一週接連出現頭痛、疲憊、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和呼吸困 難等五種症狀的人,以及年長者、女性、抽菸的民眾更容易出現長新冠」,台灣是否 有觀察到類似情況? 三、武漢株、Alpha 、Beta 和 Omicron 等四種變種病毒株出現嗅味覺異常的比例分別是 多少? 羅副組長: 一、根據國內今年一、二月統計,僅有百分之一的確診者,在病程中後期出現嗅味覺異常 ,可能和服藥相關;現在確診者會服用二種口服藥物或清冠一號,都可能影響嗅味覺 ,和病程本身有關,而「長新冠」後遺症等風險因子,目前健保染疫康復者門診收案 人數仍少,尚未觀察到性別、是否有共病等風險因子。 邱理事長: 二、台灣過去疫情守得真的很棒,因此台灣過去病例少、沒有很多後遺症,大多都參考國 外資料,不過國外經驗套在台灣則不見得一定一樣,像是台灣出現不少嗅味覺改變的 個案,但按照國外感染Omicron 的報告顯示,嗅味覺異常個案少。先前確診多以下呼 吸道症狀為主,感染Omicron 則以上呼吸道居多,像是喉嚨痛、喉嚨癢、咳嗽等,國 外較少嗅味覺異常個案。 中視: 某幼教團體呼籲「應每個星期提供孩童免費快篩試劑」,請問會否考慮照單辦事? 陳部長: 六月一日至三十日期間,會發給零至六歲小朋友五劑的快篩試劑,可以到社區藥局領取。 中央社:(代同業) 一、澎湖縣傳出一名小二學童確診後,突然間從輕症轉變為重症。不曉得是否有掌握到該 案的情形? 二、針對邊境鬆綁的原則,是否代表有「先開放經濟活動,後再開放觀光」的方向? 羅副組長: 一、該案已經通報為確診,並從離島轉送到馬公的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收治,經醫師評估 後未發現神經學的症狀,因此沒有診斷為腦炎,但仍須持續留院觀察。 陳部長: 二、開放經濟影響較大的,應該是必然的一個方向,將來其他的也會開放,但要考慮醫療 量能的承受度,畢竟已經不再使用「阻絕境外病毒」的概念了。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01.171.170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53752524.A.20D.html ※ 編輯: laptic (180.74.219.195 馬來西亞), 05/30/2022 20:07:09
文章代碼(AID): #1YaaBC8D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