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研究:疫情期間出生嬰兒 發展略遜以往小

看板nCoV2019作者 (wistful96)時間2年前 (2022/01/07 09:31), 編輯推噓23(23056)
留言79則, 32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標題:研究:疫情期間出生嬰兒 發展略遜以往小孩 發稿單位:中央新聞社 發稿時間:2022/1/6 16:00(1/7 09:11 更新) 撰 稿 者:(譯者:陳怡君/核稿:劉淑琴)1110106 原文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201060237.aspx (中央社華盛頓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一份研究今天指出,COVID-19疫情初期出生嬰兒 的各項發展能力,略遜於疫情前出生嬰兒,無論他們的母親孕期是否染疫。研究人員推測 ,孕期承受的壓力是其中一項因素。 但研究人員強調,這不表示這些嬰兒的長期發展也將如此。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這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 JAMA Pediatrics) 的研究,追蹤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紐約市出生的255名嬰兒。紐 約市是美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初期的主要熱區之一。 研究人員在這些嬰兒6個月大時檢測其社交、溝通和運動能力,使用標準問卷調查他們翻 身或牙牙學語等嬰兒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時間。 研究發現,在大多數地區,與較早前出生的嬰兒相比,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得分較低,無 論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是否染疫。 研究發現,兩組嬰兒的測試平均得分略有差距,但不是很明顯的發展遲緩問題。 儘管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在社交能力、以及在精細動作和粗動作方面的得分較低,但溝通 技能得分略高一些。 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兒科研究副教授迪歐尼(Sean Deoni)說:「當然這 值得探討,為什麼這些嬰兒特別在我認為很基本的,譬如動作能力上技不如人?」迪歐尼 研究疫情期間出生的兒童的認知能力,但未參與這份JAMA研究。 迪歐尼表示,原本預期大人說話時因為戴口罩遮住嘴型,加上封城期間使得社交互動有限 ,會影響嬰兒的溝通能力,他說:「我一開始會以為受到影響的是語言,運動功能則不會 ,但我們看到的恰好相反。」 所有研究對象都在紐約市出生,對照組是疫情前在同家醫院出生的62名孩子,他們也同樣 在6個月時接受測試。 研究人員推測,孕婦因疫情所承受的壓力,可以解釋嬰兒運動和社交技能下降的原因。 但主要研究調查人員、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小兒科暨精神病學副教授 杜米特魯(Dani Dumitriu)醫師表示,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 她說,出生於「封城」狀態的環境,家裡承受失業、居所不定等影響孩提生活的壓力等, 都是可能原因。(譯者:陳怡君/核稿:劉淑琴)1110106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的研究(英文):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ediatrics/fullarticle/2787479 延伸閱讀 2200萬嬰兒因疫情沒打疫苗 麻疹恐成下波大流行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1110242.aspx 疫情大搬遷 美國5大都市人逃離昂貴生活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4080024.aspx 防疫措施影響 日本嬰幼兒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暴增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7140182.aspx ------------------ 沒想到運動能力發展影響反而比較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71.2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41519116.A.C4A.html

01/07 09:36, 2年前 , 1F
不是因為都在家沒法出去玩嗎
01/07 09:36, 1F

01/07 09:43, 2年前 , 2F
同上 而且戴口罩影響人臉辨識情緒與語言
01/07 09:43, 2F

01/07 09:44, 2年前 , 3F
同上
01/07 09:44, 3F

01/07 09:45, 2年前 , 4F
疫情中長大的孩子需要更多關懷
01/07 09:45, 4F

01/07 09:48, 2年前 , 5F
原來還會有這樣的影響
01/07 09:48, 5F

01/07 09:50, 2年前 , 6F
有新生兒的應該都能感受到,即便在台
01/07 09:50, 6F

01/07 09:50, 2年前 , 7F
灣,因為疫情都待在家,小孩少接觸人
01/07 09:50, 7F

01/07 09:50, 2年前 , 8F
群,會造成一些影響
01/07 09:50, 8F

01/07 09:57, 2年前 , 9F
沒辦法接觸其他人,沒辦法看到臉是真的
01/07 09:57, 9F

01/07 09:57, 2年前 , 10F
有差
01/07 09:57, 10F

01/07 10:17, 2年前 , 11F
語言發展也有差 戴口罩看不到發音嘴型
01/07 10:17, 11F

01/07 10:21, 2年前 , 12F
為什麼自己在家裡養小孩還要戴口罩?
01/07 10:21, 12F

01/07 10:22, 2年前 , 13F
day care吧 不過兩歲以下通常不用戴啊
01/07 10:22, 13F

01/07 10:23, 2年前 , 14F
啊 老師會戴 這樣應該就會差一點
01/07 10:23, 14F

01/07 10:26, 2年前 , 15F
感染會影響學習能力 還有long covid的
01/07 10:26, 15F

01/07 10:26, 2年前 , 16F
機率
01/07 10:26, 16F

01/07 10:31, 2年前 , 17F
就太少出門啊 研究點別的東西好嗎?
01/07 10:31, 17F

01/07 10:39, 2年前 , 18F
其實這個有研究的價值 確保不是生理性
01/07 10:39, 18F

01/07 10:39, 2年前 , 19F
的影響
01/07 10:39, 19F

01/07 10:40, 2年前 , 20F
像茲卡病毒就是發現感染孕婦造成胎兒影響
01/07 10:40, 20F

01/07 10:47, 2年前 , 21F
幼童長期戴口罩會影響腦部發育嗎?
01/07 10:47, 21F

01/07 10:55, 2年前 , 22F
earldunn 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wfh在家帶小孩
01/07 10:55, 22F

01/07 10:55, 2年前 , 23F
沒看到人去年罵Trump執意要學校開門
01/07 10:55, 23F

01/07 10:56, 2年前 , 24F
現在輪到自己執政,也在叫學校不准關門
01/07 10:56, 24F

01/07 10:56, 2年前 , 25F
學校不開,很多醫護等第一線人員就
01/07 10:56, 25F

01/07 10:57, 2年前 , 26F
無法兼顧小孩不能工作
01/07 10:57, 26F

01/07 10:57, 2年前 , 27F
很多時候真坐到那個位置上
01/07 10:57, 27F

01/07 10:57, 2年前 , 28F
才會發現問題沒那麼簡單
01/07 10:57, 28F

01/07 10:58, 2年前 , 29F
只有過太爽的鄉民才能在哪邊喊封城不腰疼的
01/07 10:58, 29F

01/07 11:05, 2年前 , 30F
這個影響到一整個世代的東西為什麼沒
01/07 11:05, 30F

01/07 11:05, 2年前 , 31F
有研究價值?這滿嚴重的吧
01/07 11:05, 31F

01/07 11:08, 2年前 , 32F
沒錯,鍵盤防疫才會一直說為何不自己
01/07 11:08, 32F

01/07 11:08, 2年前 , 33F
疫情解封後,所有早療機構都一片哀嚎
01/07 11:08, 33F

01/07 11:08, 2年前 , 34F
,原本有在早療的小孩,在家關了3個
01/07 11:08, 34F

01/07 11:08, 2年前 , 35F
月都全部打回原形了
01/07 11:08, 35F

01/07 11:08, 2年前 , 36F
帶,為何不關學校托育機構
01/07 11:08, 36F

01/07 11:09, 2年前 , 37F
根本不管第一線人員也有家庭的
01/07 11:09, 37F

01/07 11:09, 2年前 , 38F
還有那種為什麼不WFH的笑死
01/07 11:09, 38F

01/07 11:11, 2年前 , 39F
根本不是關學校自己帶小孩這麼單純
01/07 11:11, 39F

01/07 11:11, 2年前 , 40F
的事情...
01/07 11:11, 40F

01/07 11:23, 2年前 , 41F
又有垃圾標題
01/07 11:23, 41F

01/07 11:23, 2年前 , 42F
樣本那麼小最多只能說好像有
01/07 11:23, 42F

01/07 12:00, 2年前 , 43F
QQ
01/07 12:00, 43F

01/07 12:10, 2年前 , 44F
看到這篇文章,心裡覺得很有趣。
01/07 12:10, 44F

01/07 12:10, 2年前 , 45F
當初某劉X(X沛)YTber去年5月台灣疫情爆
01/07 12:10, 45F

01/07 12:10, 2年前 , 46F
發帶著懷孕太太逃回美國。
01/07 12:10, 46F

01/07 12:10, 2年前 , 47F
現在美國單日新增超過100萬確診,加上他
01/07 12:10, 47F

01/07 12:10, 2年前 , 48F
未來的小孩要在疫情環境下長大,想想就
01/07 12:10, 48F

01/07 12:10, 2年前 , 49F
覺得很有趣,根本報應啊哈哈哈!!!
01/07 12:10, 49F

01/07 12:24, 2年前 , 50F
回樓上,他們去哪裡是自己選擇,請問是有
01/07 12:24, 50F

01/07 12:24, 2年前 , 51F
做壞事或犯了什麼罪嗎?為何要說是「報應
01/07 12:24, 51F

01/07 12:24, 2年前 , 52F
」呢?
01/07 12:24, 52F

01/07 12:25, 2年前 , 53F
樓樓上,他們有打算回台灣,好像是三月後
01/07 12:25, 53F

01/07 12:26, 2年前 , 54F
而且去年五月台灣有孕婦能打的疫苗嗎?
01/07 12:26, 54F

01/07 12:45, 2年前 , 55F
說報應真的是...人很自然會待在生活
01/07 12:45, 55F

01/07 12:46, 2年前 , 56F
比較容易的地方啊
01/07 12:46, 56F

01/07 12:55, 2年前 , 57F
呃,我兒子去年五月底出生,生長數據大
01/07 12:55, 57F

01/07 12:55, 2年前 , 58F
於兩倍標準差,所以感覺不太適用台灣XD
01/07 12:55, 58F

01/07 12:57, 2年前 , 59F
樓上的個案可以當作整體嗎
01/07 12:57, 59F

01/07 13:16, 2年前 , 60F
劉沛和他的配偶都不是台灣籍吧 對他們來說
01/07 13:16, 60F

01/07 13:16, 2年前 , 61F
美國才有家人在 不論有沒有疫情回美國待產
01/07 13:16, 61F

01/07 13:16, 2年前 , 62F
生子也都很正常
01/07 13:16, 62F

01/07 13:17, 2年前 , 63F
我以為再GO版0.0
01/07 13:17, 63F

01/07 13:17, 2年前 , 64F
無用研究,嬰幼兒成長過程缺少刺激不早就知
01/07 13:17, 64F

01/07 13:17, 2年前 , 65F
道的事?。現在無用真的很多…然後霉體又亂
01/07 13:17, 65F

01/07 13:17, 2年前 , 66F
解讀。最後一群人莫名恐慌
01/07 13:17, 66F

01/07 13:38, 2年前 , 67F
不知道劉沛,剛去估狗才知..
01/07 13:38, 67F

01/07 13:38, 2年前 , 68F
美國人回美國生產有什麼問題嗎?
01/07 13:38, 68F

01/07 13:39, 2年前 , 69F
為什麼要說人家逃?還說什麼報應的..
01/07 13:39, 69F

01/07 13:50, 2年前 , 70F
見不得別人好 蠻可憐的
01/07 13:50, 70F

01/07 14:05, 2年前 , 71F
劉沛夫妻倆都美國人 再遠點劉的父母
01/07 14:05, 71F

01/07 14:05, 2年前 , 72F
甚至不是台灣人 回美國很正常啊
01/07 14:05, 72F

01/07 14:05, 2年前 , 73F
說人家報應有夠缺德的
01/07 14:05, 73F

01/07 14:06, 2年前 , 74F
有小孩才知道後援有多重要
01/07 14:06, 74F

01/07 14:06, 2年前 , 75F
嬰幼兒發展這問題媽寶版也討論過
01/07 14:06, 75F

01/07 14:06, 2年前 , 76F
不少次了 真的希望疫情快結束阿
01/07 14:06, 76F

01/07 18:30, 2年前 , 77F
回去有家人在的地方錯了嗎?
01/07 18:30, 77F

01/09 12:37, 2年前 , 78F
劉沛又不是台灣人 回美國錯了嗎?不然要
01/09 12:37, 78F

01/09 12:37, 2年前 , 79F
佔用台灣的疫苗名額嗎?
01/09 12:37, 79F
文章代碼(AID): #1XrvWCnA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