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紐西蘭今日本土+11(9/10)

看板nCoV2019作者 (星祈)時間2年前 (2021/09/10 10:58), 編輯推噓20(20036)
留言56則, 28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標題: 11 community cases of COVID-19; 6 new cases in managed isolation; 2 historical cases; more than 61,000 vaccines administered yesterday 發稿單位:紐西蘭衛生部 發稿時間:10 September 2021 撰 稿 者:同發稿單位 原文連結:https://bit.ly/3AdH8nj 記者會連結:https://youtu.be/PzwBr1zdcOU
列席官員: Deputy Prime Minister Grant Robertson Director-General of Health Dr Ashley Bloomfield 紐西蘭今日(9/10)報告病例部分: 本土+11、境外6、境外歷史病例2 社區感染病例目前879(+11)例: 奧克蘭862(+11)例、包含康復者279(+23)例 威靈頓17例、包含康復者9例 昨日病例狀況: 12名病患檢疫隔離中 1名病患有社區活動史足跡 流行病學關聯 5個直接相關、6個間接相關 總計有相關850(+12),無相關29(-1) 目前有8個指標群聚,其中最大的兩個是: Mangere的AOG教會群聚(已確認374病例 ) Birkdale(位在郊區)社交群聚(已確認76病例 ) 另有9個無流行病學關連的群聚 社區病例中有27名住院(-4),其中4(-1)名住ICU/HDU。 至今天早上9點(NZST),確認38,061位接觸者, 已通知比例87%,至少一採者約92% 確診者足跡目前共有127個地方(9/10早上10點 NZST +5) 篩檢: 昨天 14,181(奧克蘭7,974) 7日(滾動)平均 11,035 疫苗: 總計施打量 4,163,418 劑:2,758,597 第一劑、1,404,821 第二劑 昨日施打量 61,574 劑: 46,070 第一劑、 15,504 第二劑 境外移入: 伊朗1、希臘2、馬爾地夫1、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1、印度1 斐濟1、調查中1 Middlemore醫院染疫事件:https://bit.ly/3E2Wv47 (位置在Manukau、奧克蘭西北部) 簡單說有病患去了急診後確診,確診前無任何COVID19相關狀況 (新聞稿第3段)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non-COVID-19 related issue and answered all COVID-19 screening questions in the negative, indicating their having had no exposure to COVID-19, no symptoms of COVID-19, nor having been at any location of interes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92.1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31242732.A.31F.html

09/10 11:00, 2年前 , 1F
無症狀~!
09/10 11:00, 1F

09/10 11:00, 2年前 , 2F
蠻厲害的 走的路徑跟我們類似 小島國
09/10 11:00, 2F

09/10 11:01, 2年前 , 3F
繼續收斂
09/10 11:01, 3F

09/10 11:02, 2年前 , 4F
真的猛
09/10 11:02, 4F

09/10 11:06, 2年前 , 5F
馬爾地夫也有COVID喔...
09/10 11:06, 5F

09/10 11:08, 2年前 , 6F
有 馬爾地夫9/8回報100例確診
09/10 11:08, 6F

09/10 11:11, 2年前 , 7F
馬爾地夫去年就有本土疫情了,今年更明
09/10 11:11, 7F

09/10 11:11, 2年前 , 8F
顯,加上跟印度地緣關係密切...
09/10 11:11, 8F

09/10 11:13, 2年前 , 9F
09/10 11:13, 9F

09/10 11:15, 2年前 , 10F
感謝整理
09/10 11:15, 10F

09/10 11:18, 2年前 , 11F
感謝整理,降得滿快的
09/10 11:18, 11F

09/10 11:30, 2年前 , 12F
猛,有控制有差
09/10 11:30, 12F

09/10 11:33, 2年前 , 13F
紐西蘭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09/10 11:33, 13F

09/10 11:34, 2年前 , 14F
紐西蘭讚
09/10 11:34, 14F

09/10 11:36, 2年前 , 15F
紐西蘭的"大城"也跟我們小城市密度
09/10 11:36, 15F

09/10 11:36, 2年前 , 16F
差不多,沒那麼好學
09/10 11:36, 16F

09/10 11:45, 2年前 , 17F
紐西蘭首都的人口密度比台灣鄉村人口
09/10 11:45, 17F

09/10 11:45, 2年前 , 18F
密度還低…
09/10 11:45, 18F

09/10 11:48, 2年前 , 19F
紐西蘭棒棒
09/10 11:48, 19F

09/10 11:49, 2年前 , 20F
太好了,紐西蘭繼續加油!
09/10 11:49, 20F

09/10 12:02, 2年前 , 21F
945就是借鏡仔啊XD 別串被打臉都不敢回,
09/10 12:02, 21F

09/10 12:02, 2年前 , 22F
又跑來這串借鏡了
09/10 12:02, 22F

09/10 12:18, 2年前 , 23F
恭喜紐西蘭 但是台灣做法也值得肯定
09/10 12:18, 23F

09/10 12:19, 2年前 , 24F
而且台灣沒有封城人民遵守NPI
09/10 12:19, 24F

09/10 12:20, 2年前 , 25F
紐西蘭很好,不代表臺灣的作法不好,
09/10 12:20, 25F

09/10 12:20, 2年前 , 26F
臺灣的條件甚至比紐西蘭差,做的更好
09/10 12:20, 26F

09/10 12:20, 2年前 , 27F
人口密度也比紐還高 台灣更不簡單
09/10 12:20, 27F

09/10 12:20, 2年前 , 28F
,臺灣沒封城就做到這樣了,只會借鏡
09/10 12:20, 28F

09/10 12:20, 2年前 , 29F
仔應該不是住台灣吧?對台灣這麼沒信
09/10 12:20, 29F

09/10 12:20, 2年前 , 30F
心還貶低
09/10 12:20, 30F

09/10 12:20, 2年前 , 31F
不可取
09/10 12:20, 31F

09/10 12:20, 2年前 , 32F
要達到紐西蘭的人口密度不知道台灣要多
09/10 12:20, 32F

09/10 12:20, 2年前 , 33F
09/10 12:20, 33F

09/10 12:41, 2年前 , 34F
推文太自我感覺良好了,紐西蘭沒有硬封
09/10 12:41, 34F

09/10 12:41, 2年前 , 35F
城喔
09/10 12:41, 35F

09/10 12:44, 2年前 , 36F
他們是爆發後快速提升到我們的加強三級
09/10 12:44, 36F

09/10 12:44, 2年前 , 37F
警戒,如果像我們一步步升級沒有辦法壓
09/10 12:44, 37F

09/10 12:44, 2年前 , 38F
這麼快的
09/10 12:44, 38F

09/10 12:45, 2年前 , 39F
教會群聚導致一半的感染者
09/10 12:45, 39F

09/10 12:49, 2年前 , 40F
小菸真的該看齊人家阿爾登
09/10 12:49, 40F

09/10 12:59, 2年前 , 41F
紐西蘭光要偷渡都很困難
09/10 12:59, 41F

09/10 13:08, 2年前 , 42F
紐西蘭4級跟台灣的加強三級不一樣..
09/10 13:08, 42F

09/10 13:08, 2年前 , 43F
如果紐西蘭的產業結構跟台灣一樣再來說吧
09/10 13:08, 43F

09/10 13:08, 2年前 , 44F
,他們要下停止到公司上班的困難度比台灣
09/10 13:08, 44F

09/10 13:08, 2年前 , 45F
少太多了
09/10 13:08, 45F

09/10 13:08, 2年前 , 46F
他們4級連外送都停一些製造業也停
09/10 13:08, 46F

09/10 13:10, 2年前 , 47F
但也跟我們四級不一樣啊
09/10 13:10, 47F

09/10 13:11, 2年前 , 48F
還有哪個等級最接近他們四級的呢
09/10 13:11, 48F

09/10 13:15, 2年前 , 49F
台灣4級會比他們弱一點因為產業結構不同
09/10 13:15, 49F

09/10 13:16, 2年前 , 50F
就結果來看,台灣已經是取得疫情控制跟經
09/10 13:16, 50F

09/10 13:16, 2年前 , 51F
濟發展之間最大的公約數了
09/10 13:16, 51F

09/10 13:18, 2年前 , 52F
台灣兩次都沒第一天就封城,第二次再
09/10 13:18, 52F

09/10 13:18, 2年前 , 53F
幾天就能打成績了
09/10 13:18, 53F

09/10 13:44, 2年前 , 54F
第二次的前提跟第一次的前提也有差
09/10 13:44, 54F

09/10 13:54, 2年前 , 55F
可以先想偷渡的難易度
09/10 13:54, 55F

09/10 18:16, 2年前 , 56F
真的厲害
09/10 18:16, 56F
文章代碼(AID): #1XEidiCV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