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 《流光微事》柯偉國個展

看板museum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2/31 20:5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展覽名稱】 《流光微事》柯偉國個展 【展訊連結】 https://www.galerieovo.com/2018-keweikou-solo-exhibition 【展覽地點】 十方藝術空間 【開放時間】 週二-週六 13:00-19:00 【參展人/主辦單位】 柯偉國/十方藝術空間 ============================================================================== 【展訊/新聞正文】 展覽日期 ▍2018/01/06-2018/02/24 開幕酒會 ▍2018/01/06(Sat.) 18:00-21:00 盧梭《沉思錄》: 走路是讓身體契合陽光逐漸西斜的運動... 是為日子刻劃了一些節律... 不習慣代步工具的我,徒步的移動,自然而然地變成自己理解某些「地方」的方式;從家裡到火車站的一段路程開始,小學的郊外遠足、服兵役時在岸際的步巡...還是抄捷徑的快步、不疾不徐的散步、迷路的遲疑徘徊,身體與空間、步伐與呼吸總是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來經驗這一切,並構成自身對這個「地方」的意義。 走路有時也是一種依存感,在日常曾經穿越的路徑之間,身體逐漸熟悉了某段空間裡的特有存在(氣味、聲音、觸覺),而產生一親切的心境。 記憶裡小學時上下課會經過一座天橋,那時候很喜歡停在橋上張望往來的車輛,尤其是貨櫃車經過時震天動地的聲響,像要震垮天橋一樣的晃動,會開啟某種躁動的開關,調皮的身軀也會跟著聲響繃繃跳跳起來。穿梭在臺北也時常會行經天橋,偶爾也會停下腳步,心境雖已不再期待什麼貨櫃車,只要在天橋上某個位置的視線,像是能夠撥開眼前的任何煩躁,牽動起某些微小的喜悅。 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發生,是身體與空間細微的互動下的記憶。y光微事 為題的創作想講述的就是在走路的過程,自身與周遭環境於不同時間下的身體經驗,藉由繪畫之形式來保存或追溯,某個走路時的狀態。 對我而言,墨點、水、紙所構成的世界是隨機且無法百分百複製的流變,感覺與記憶透過墨塊層層暈化,再造的另一個可被看見之“視覺”,不過就是被製造的幻象,都只是暫時存留之象,其真實性僅存於每個人各自的世界裡。畫面中時常沒有清楚的焦點,不明確、破碎的感覺,迫使觀看時需要保持一段距離,於不確定的猜想後重新對焦,而再次凝聚生成的世界,可以是觀者自己內在調整後所延伸的世界,當觀者遠離後它也同時隨之消逝。 文/柯偉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02.154.1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eum/M.1514724821.A.283.html
文章代碼(AID): #1QIDtLA3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