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第17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國美館

看板museum作者 (maginot)時間7年前 (2016/08/21 16: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展覽名稱】第17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101、102展覽室(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期】2016.6.25(六)~2016.8.28(日) 【票價】免費參觀 ============================================================================== 前言:本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共展出205件作品,相當精采豐富,而且可以看到平常少見的 外國藝術家創作,非常推薦大家在展期結束前到國美館參觀。 無音樂附圖網誌好讀版 http://glynliu.blogspot.tw/2016/08/17th-print-biennial.html --- 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館)舉辦的國際版畫雙年展自1983年開辦至今,今年 邁入第17屆,是國內最悠久的版畫展。本屆共有來自全球80個國家1,240位藝 術家投件,最後展覽評審團共選出36國205件入選作品進行展覽。 較為可惜的是,因展覽作品來源為藝術家主動送件徵選,故205件入選作品仍 以台灣鄰近的亞洲國家為主(114件,佔比69%),歐洲其次(50件,佔比 24%),美洲較少,非洲和大洋洲則無(可能這兩洲無藝術家投件)。本屆國 際版畫雙年展各洲別入選件數統計圖如下(件數和比例為我自行計算,計算 方式見註一): 而我會參觀此展覽的原因,一方面是滿足個人對於版畫質樸風格的喜好,另 一方面則是希望能多看國外藝術家的作品,吸取異質文化的養分,嘗試跳脫 台灣與中華文化框架。以下就依洲別區分(註二),分享展覽中令我印象深 刻的作品,也很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和分享心得。 南美洲 1. 祕魯,Luis Antonio Torres Villar〈興起;重征〉,2014年 一進展場,立刻被這件祕魯藝術家的作品吸引,原因其一是這件作品的尺寸 很大,長寬各150公分,相當具有分量;其二是作品的構圖和細節刻畫都相當 細膩,很難想像藝術家手工雕刻時究竟花多少心力才能完成,這件作品同時 也是本屆的金牌獎作品。 2. 祕魯,Luis Ernesto Solorio Paredes 〈愛侶〉,2016年 作品背景是祕魯常見的芭蕉葉,一男一女身上佈滿不知名植物的圖騰,正開 心的跳舞。這件作品的刻工也相當厲害,芭蕉葉的紋路、男女的髮絲和身上 的植物圖騰都清楚刻畫。另外我覺得這件作品很有異國風味,一看就知道不 是東方的藝術作品,人的思緒也跟著飄到南美的熱帶國度。 3. 哥倫比亞,Orlando Martinez〈16個室內人物與考卡省風景舞台之作〉, 2014年 看過後就相當難忘的作品。腦海中立即聯想到兩件作品,其一是動漫作品《 進擊的巨人》,因為這件版畫中的人物皆為裸體,而且左右兩邊各站立一位 高大的人,就像是《進擊的巨人》中的巨人。另一件聯想到的作品則是達文 西的〈維特魯威人 (Vitruvian Man)〉,因為版畫中的人物身上有許多看來 像計算身材比例的圓圈,且每位人物的身形都相當勻稱,如同〈維特魯威人 〉一般。 北美洲 1. 墨西哥,Alan Altamirano (Mk Kabrito) 〈太陽之子〉,2016年 藝術家用許多流線線條刻畫這位太陽之子的臉龐,有別於一般木刻版畫多以 直線條來刻畫(例如金牌的祕魯作品),另外眼神神韻也雕刻入微,傳達出 心事重重的樣子,讓我們不僅猜想這位坐擁印加帝國的太陽之子是否有何煩 惱呢?另外本作品中,太陽之子的頭巾和眼神令我聯想到法國作家雨果小說 《悲慘世界》中的苦情角色珂賽特(Cosette),只是珂賽特的眼神更為無辜 和悲慘。 2. 墨西哥,Venancio Velasco Gonzalez〈德里巴〉,2015年 當入選版畫作品多為人物、風景、抽象表現時,這樣一件描繪動物的作品反 而令人印象深刻,也告訴我們藝術不一定離我們很遠,生活周遭的動植物皆 可作為創作來源。這件作品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那隻公雞,身軀都用黑色 呈現,只留下白骨,在視覺上和下方的鱷魚身軀產生極大的對比,讓畫面產 生張力。台灣也有許多漂亮的特有動植物,例如台灣藍鵲、阿里山龍膽等, 希望未來也能看到台灣藝術家以之創作的作品。 歐洲 1. 土耳其,Muhammet Fatih Gok〈現代〉,2015年 一開始注意到這件作品是因為顏色很特別,藍色中又摻雜綠色,不知道是不 是用傳統土耳其藍的顏料刷版的呢?如果是,我認為必不是活潑輕快類似 Tiffany的藍,而是更為沉重,摻雜更多灰色、更多藝術家個人心境投射的藍 。這件作品讓我們反思現代化是否就意味著和傳統、舊建築對立呢?作品中 破舊磚房旁正搭起現代化的鋼樑建築,是否代表磚房和回憶只有被拆除的命 運呢?作品上方的老奶奶注視著我們,等待著我們的答案。 2. 馬其頓,Slavica Janeslieva〈咖啡時光〉,2016年 簡單大方的構圖,用色和形狀都不拘泥,令人的心情跟著放鬆。而看著作品 內上升的咖啡熱氣,讓人不禁想點杯Cappuccino,一邊啜飲咖啡,一邊欣賞 畫作。 3. 保加利亞,Samuli Georgiev〈24. VII Part 4 「平行世界」〉,2015年 這件作品具有魔幻寫實的味道,一雙手從上方放下的不知是災難或希望,馬 雅遺跡和埃及金字塔一左一右靜靜旁觀,作品最下方的人類似乎因戰爭而奔 逃,而作品中央的圓型巨輪則相當耐人尋味,不知道是否代表時間的巨輪, 亦或是異世界的入口? 4. 捷克,Ondrej Michalek〈新造管〉,2015年 有別於多數作品皆為具像表現,看到這件作品後,我的思緒立即轉變為理性 和冷靜。背景的細線就像是意識之河靜靜流淌,而河流上方的細管則像是腦 神經網絡,時而糾結,時而跳躍。 亞洲 1. 中國,趙子亮〈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2016年 這件作品可能只有中國或台灣藝術家才能創作,畫面充分表現出擁擠、競爭 、不安,雖亟欲脫離牢籠,但可惜身軀早已深陷其中。作品名稱也相當直白 的反映這種困境。 2. 日本,渡邊加奈子〈X(偶)2〉,2013年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日本極簡和禪意的美學,既簡約內斂又不會予人喧囂嘈雜 之感。這件作品就給我這種感覺,用背景襯出空靈的人形輪廓,而衣服上的 黑色花紋反倒顯出衣服的潔白。 3. 泰國,Teerayut Moungthong〈迷 No.2〉,2015年 作品中狗的皮膚質感像是龜裂的木頭或石塊,反倒是底面花紋的地板顯得較 為柔軟。是否藝術家想用物體的質感來迷幻我們,或是挑戰我們的既有認知 呢? 4. 印度,Jayant Gajera〈機械本能 R-4〉,2015年 作品主題令我聯想到英國作家雪萊的小說《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但 是作品的橘色色調和人物表情都讓這位生化人顯得較為溫暖可親,不像科學 怪人散發出的可怕和陰沉感。而作品背景的線條則相當類似梵谷畫作〈星夜 〉的筆觸,增添作品的可看性。 5. 印度,Vinay Kumar Dharamvir〈透過個人的作品,我重新探討全球暴力 的議題,而在呈現這片電音地景的同時,也透過甘地式的非暴力觀點來感受 人類的家—地球,並倡導和合與和平〉,2015年 一組很特別的作品,左邊是IC電路板,右邊是核子武器的蕈狀雲,中間則是 印度聖雄甘地。藝術家在中間的作品展現巧思,上半部是歐亞大陸和印度半 島,甘地的頭就畫在印度半島部分,而甘地的頭頂和手又畫有世界地圖,傳 遞出甘地和藝術家對於世界和平的希望。 國際版畫雙年展的作品真得非常精采豐富,另外因為版畫是相當精細的藝術 作品,許多筆觸和細節都需要近距離觀看原作品才能欣賞,無法透過照片來 傳遞,因此很推薦大家在8月底展期結束前到國立台灣美術館參觀,相信一定 會發現觸動心弦的作品。 國際版畫雙年展,相約2018年再見...... --- 註一:國際版畫雙年展各洲別入選件數與比例計算方式如下:先撈取國美館 網站上標示的入選作品國家,由我自行區分各國家屬於哪一洲,再計算各大 洲入選比例。國美館網站原始資料請見此連結,我自行整理的資料請見此連 結。 註二:國美館展覽並未特別以洲別展示作品,此僅為我撰寫本篇文章時的個 人分類。 【觀展資訊】 第17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展出日期:2016.6.25(六)~2016.8.28(日) -展出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101、102展覽室,得獎作品皆展出於101展覽室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交通方式) -開館時間:星期一休館;星期二至五09:00~17:00;星期六日09:00~18:00 -門票:免費參觀 -國際版畫雙年展官網 -注意事項:本展可拍照,但不可使用閃光燈、腳架。 【參考資料】 1. 國立台灣美術館:新聞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4.2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eum/M.1471768035.A.459.html
文章代碼(AID): #1NkMNZHP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