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種子計劃4移動美術館:形式的思維

看板museum作者 (尋找鞋店男孩)時間10年前 (2013/11/27 12: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歷經一整年的城市美學實踐,「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即將邁入最後的尾聲。本館的 最後一檔展覽:「形式的思維」將於10月18日起至12月15日止,於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 展出2個月。本展覽由獨立策展人胡朝聖所策劃,邀請莊普、徐永旭、賴志盛、吳東龍與 陳松志等五位台灣傑出當代藝術家共同壓軸展出,他們分別以不同的創作媒材及形式,包 含平面繪畫、裝置、觀念及行為,探討創作實踐的過程中「觀念」與「形式」兩者的重要 性。觀念是形式的基礎,而形式是觀念的延伸,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才能達成細膩、 精煉及意義深遠的作品。 此外,廣受觀眾喜愛的地景藝術作品-日本國寶級藝術家中谷芙二子的「都市幻霧」(人造 水霧裝置)、活躍於國際與兩岸間的台灣代表性藝術家-林俊廷的大型投影互動裝置藝術作 品「愉躍」,和台灣年輕新媒體藝術家吳季璁的夜間戶外投影裝置作品「八方」將持續展 出至12月15日,喜愛藝術的朋友千萬不可錯過最後欣賞的機會。 「種子計劃」由立偕建設主辦,並與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共同合作,自 2009年起,每年在台北市不同的角落播下藝術的種子。第一階段:「藝術在生活左右」系 列,以地景裝置藝術展為媒介,將藝術帶入不同的社區,並拉近社區居民與藝術間的距離 。它們分別為2009年內湖成美河濱公園的「藝術在河左右」、2010年信義松仁路底「藝術 在山左右」,以及2011年於天母忠誠路二段「藝術在風左右」。 種子計劃的第二階段:「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的展出地點則選在台北信義區最菁華 的地段,將台灣建築業特有的接待中心轉變為對市民免費公開的美術館,除了延續過往將 藝術帶入民眾生活的理念之外,種子計劃IV更廣泛地探討城市生活美學的多重面貌,邀請 建築設計、景觀工程、藝術以及農學生活等不同領域的專業團隊跨界合作並參與策畫,進 行長達一年時間的城市美學生活實驗。這項由企業主導的公益性文化活動,不論是活動尺 度、投入經費、以及活動時間…等等,都遠遠超越了台北這個城市過往曾經有過的規模。 回顧這一整年的展覽,「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以內蘊東方文人精神並結新新媒體科 技的「虛山幻水」揭開序曲,緊接著以新加坡「WOHA-會呼吸的建築」、宜蘭「黃聲遠-田 中央工作中」比對新加坡與台灣兩地建築對在地文化與自然環境的回應。此外,延續全年 度的農學生活展,更拉近人與土地的距離。所有的展覽皆緊扣著台灣在地美學文化的再發 掘以及對台灣生活風格的深度探索。而最後一檔的展覽「形式的思維」則回歸到台灣當代 藝術的最原點思考,審思藝術「創作形式」與「觀念」的關係,也企圖經由藝術家的創作 裡挖掘出在生活與藝術縫隙間的可能性,並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在現今多變的藝術展現形式之下,藝術家不僅只是美學家、哲學家、生活家,更是探險家 。然而,作品內藏的觀念思維與作品外顯的美學形式同等重要,好的作品觀念也需要有適 切的美學形式加以表達。『形式的思維』邀請莊普、徐永旭、賴志盛、吳東龍以及陳松志 等五位藝術家,他們的創作型態跨越了平面繪畫、裝置、觀念以及行為等不同的創作型態 ,但他們皆以藝術家的眼睛發現我們日常生活中身邊所忽略的詩意與美麗。 「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告別市民前的最後一檔展覽-「形式的思維」不僅只是藝術展 覽,也是一個重新思索城市空間可能的實驗,更是以展覽形式對所有觀眾提出的生活提問 ,我們不企圖得到完美的解答,僅希望破當代藝術晦澀難懂的印象,讓觀眾得到欣賞美好 藝術時的單純視覺體驗,並藉此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歡迎喜愛藝術的朋友們在12月15 日展覽結束前,前來「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欣賞。 教育活動: 藝術家導覽 每週日下午2點~3點 11/24(日) 賴志盛 12/01(日) 吳東龍 12/08(日) 徐永旭 12/15(日) 莊 普 藝術家座談會 12/7 (六) 下午2點~4點 移動美術館一樓大廳 -- 主辦單位:立偕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合辦單位: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都市更新處 協辦單位:新聯昌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策展單位:胡氏藝術有限公司 策 展 人:胡朝聖 藝 術 家:莊普、徐永旭、賴志盛、吳東龍、陳松志 展覽地點: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與忠孝東路五段236巷口(松山工農旁,近市府捷運站) 展覽期間:2013年10月18日-12月15日 服務專線:02-8789-6789 / leadjade.seed@gmail.com 官方網站:http://mobilemuseum.seedprojects.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69.32 ※ 編輯: evay994 來自: 114.32.169.32 (11/27 12:08)
文章代碼(AID): #1IbM-fIp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