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勒,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田園畫家。

看板museum作者 (Man of La Mancha)時間16年前 (2008/07/09 02:1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昨天下午五點多過去 雨很大 六點買票進場 八點出場 學生票$200 很值得 推薦 排中國信託買票的隊伍 比排現金的還長一些 跟版友說的有點出入 很幸運的遇到兩團團體導覽 其中一團是遠雄(人壽) 偷偷聽了很久 也很幸運的剛進去時沒有很多人 七點展場人變很多 展場分三塊 前中後 前面是米勒同期的畫家 畫風溫柔 中間是米勒       畫風莊嚴、寫實 後面是米勒的晚輩   畫風唯美、理想而不切實際 還有一間放映室 放映電視新聞的專題報導(有法國奧塞美術館專訪) 重點當然是米勒!我喜歡他。 最著名的兩幅畫作《拾穗》、《晚禱》。 《拾穗》真跡,我第一眼的感覺是,怎麼背景這麼白。 《晚禱》真跡,我第一眼的感覺是,怎麼人物這麼黑。( ̄▽ ̄#)﹏﹏ 《拾穗》仔細看才發現它背景裡面,藏了許多伏筆。感覺很多畫家,也是推理作家…… 《晚禱》仔細看才發現遠方的教堂,據說是後來才畫上去的。它數度易主,到處流浪。 其他畫也很值得看,有些甚至比《拾穗》、《晚禱》更好看喔。我很喜歡的有: 《牧羊女與羊群》,聽說這女生是米勒的女兒,是正妹耶!她爸米勒也是帥哥呢。  《春天》,米勒晚期的作品。色彩明亮、繽紛,很漂亮。顯然受到印象派的影響。 我覺得巴比松畫派(田園自然風)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天、地、人。 天:美麗的雲彩,或是陰暗的天空,廣闊無邊; 地:富饒的農田,或是乾燥的土地,厚實穩重; 人:虔誠的信徒,或是辛勞的人民,堅毅果決。 三者融合在一起,是一種很合諧的畫面。 外國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等等 中國有佛教、道教等等 儘管神明不一樣 但都追求完美的平衡、合諧 就像這些畫給我的感覺 「完美的」是形容詞 不是名詞 沒有任何名詞 可以永遠完美 但是在當下 在創作出來的瞬間 在精神層次上 在歷史意義上 它是完美的 再回到米勒 雖然他很可憐 但是我們很幸運 還好他無法在大城市生存 不得已窮困潦倒的回歸田野 我們才可以看到那麼多 令人感動的作品 就好像中國的文人 總在失意時 才有佳作 比方說:陶淵明、蘇東坡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說的對極了,放諸四海皆準。 以上八句是我發神經的題外話XD 其實畫家都滿做作的,或者說很工於心機。(這樣說好像沒好多少XD) 畫畫都要構圖 要用那一種幾何構圖(十字、三角等等) 光影投射的方向、角度、深淺 畫布上要擺什麼道具、裝飾 人物要有什麼表情、肢體動作 穿什麼衣服 都需要設計 太多要考慮的東西啦 很麻煩就是了 不是用照相機照下來就可以了 所以嚴格來說 寫實還是有一點假啦 有點拼湊的意味 但是這不影響它的真實性、可信度 甚至有融會貫通的功用 本來只是片段的真實 畫家纖細的將他們 組合成完整的畫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7.166 ※ 編輯: tomin 來自: 123.193.17.166 (07/09 02:22)

07/11 18:29, , 1F
畫作裡的隨性.不經意 常常也是在藝術家的控制下產生
07/11 18:29, 1F
文章代碼(AID): #18Swwj2c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