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高雄棒球風雲展

看板museum作者 (天佑台灣理性和平)時間19年前 (2005/08/25 05: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高雄棒球風雲展 展覽日期:94年8月2日至11月27日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展序 台灣棒球運動的發展已接近百年,這項運動已成為跨越地域與族群的全民運動。 最初,台灣人對待被稱為「柴球」的棒球,抱著疑懼的態度。 了解棒球後,台灣人對棒球的態度轉為好奇,終而興奮著迷。 近百年來, 高雄人曾經得到了台灣史上首次的少棒冠軍,也曾在省運棒球賽中連霸, 並在電視機旁 守候著立德少棒隊揚威威廉波特,甚至在水洩不通的立德棒球場上,等待著港都盃國際棒 球賽的勝利時刻。 近百年來, 高雄人曾經目不轉睛的注視著西子灣球場、東球場以及立德棒球場上,投手 投出與打者擊出的每顆球, 而這顆棒球,正如同球上的一百零八道縫線,編織了高雄人 的夢想、熱情與驕傲。為響應高雄市主辦2009年「世界運動會」,同時落實「健康城市高 雄好棒」的市政目標,本館特策辦「高雄棒球風雲」特展,藉著再現高雄棒球發展的軌跡 ,尋找牽動高雄人百感情緒與閃耀榮光的點點滴滴。 1夢想的開始 「球賽只有在結束之後才算結束。」這句棒球場上著名的諺語,常被比擬人生的起伏與契 機,有如棒球運動般,不到九局結束,勝負永難論斷。 棒球的奧秘,如同人生的轉折,只能盡力而無從掌握,正如同美國棒球俗諺「人生就像一 場棒球賽,當你覺得投手將投出一個快速直球時,你卻必須做好打曲球的準備。」球隊落 後時,總有逆轉的契機,球隊領先時,也難以保證最後的勝利,唯有抱持著希望繼續努力 ,才得以分享勝利的果實。透過棒球我們看到球場上的夢想與希望,也是人生的夢想與希 望。 2野球年代 根據《台灣野球史》記載,台灣史上的第一支棒球隊,是在1906年成立台灣總督府國語學 校中學部(今建國中學)棒球隊。 台灣棒球運動自此才正式開始。 棒球運動發展初期,主要集中在台灣北部,直到一九一零年代中期,棒球風氣才逐漸在台 灣南部興起。 隨著南部棒球風氣興起,高雄市棒球運動也逐漸發展,1929年高雄第一公學校(現在的旗 津國小)擊敗日本人的小學生,奪得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少棒冠軍,寫下屬於自己的棒 球傳奇。 1931年台灣史上第一個純粹由台灣人組成的「高砂野球聯盟」也在高雄成立,而其意義正 顯示高雄的棒球風氣。 日本時代高雄棒球並已發展出重要的棒球勢力,此因旗津的第一公學校與三塊厝的第三公 學校(現在三民國小)間,往往勢均力敵互有勝負,久而久之將對方形成首要假想敵,努 力練球就是為了擊敗對方,高雄人的棒球實力,因此逐漸提升。 3草根棒球 1945年日本戰敗後,棒球並未隨日本人離開而沒落。 只是昔日深具日本味的「野球」,隨著政權的更替,改名為「棒球」。 加上棒球運動全憑民間力量熱情推動,因此棒球深具「草根」色彩。 戰火剛熄未久,歷經空襲轟炸的高雄市,依舊一片蕭條。但在昔日的球場上,棒與球的碰 撞再度發生,球場上觀眾再次湧現,棒球的熱情提供了高雄復甦的能量。 省運棒球賽、全省棒球錦標賽等比賽成為棒球迷所期待的戲碼。早稻田、明治等日本大學 訪台,所帶來的高超球技,則掀起了另一波高潮。市府前體育場以及高雄市棒球場(立德 棒球場)往往擠滿了觀看棒球賽的高雄人。 五、六零年代高雄人的棒球世界中,沒有美國大聯盟也看不到日本職棒,但大大小小的比 賽幾乎錯落在臺灣民眾生活中的每一天,讓你不想看見棒球也難。 4立德揚威:三冠王的榮耀 1968年的夏天,在眾人的驚嘆聲中,來自台東的紅葉少棒擊敗來訪的日本隊,次年,金龍 少棒進軍威廉波特並且奪得冠軍,開啟了臺灣棒球運動在七零年代的狂飆歷程。 這段故事的高峰,是台灣在1974年、1977年、1978年一舉囊獲世界少棒、青少棒與青棒賽 的「三冠王」榮耀。其中,以高雄市立德里命名的高雄市立德少棒隊,便參與了1974年、 1977年兩度的「三冠王」盛舉。當時高雄棒球風氣興盛,許多小朋友在街頭上就打起棒球 ,每當棒球賽舉行時,立德棒球場也擠滿了圍觀的人潮。 為了見證台灣棒球隊的榮耀,全民半夜守在電視機前觀戰、凌晨時分響起勝利的鞭炮聲, 以及數十萬人迎接球員歸國,則是當時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經歷狂飆的三冠王歷程,台灣的棒球運動因此真正成為全民運動。 5成棒與職棒 三冠王的榮耀,象徵著七零年代台灣棒球的重心為三級棒球,一批批世界冠軍的球員漸漸 往成棒階段邁進。我國成棒代表隊,在1982年世界盃、1983年亞洲盃與洲際盃以及1984年 的奧運中均獲得相當優秀的成績,改變了以往我國成棒參與國際賽成績始終不佳的狀況, 國人轉而對世界業餘棒球的最高殿堂-成棒運動感到濃厚的興趣。 在整個八零年代的世界錦標賽中,臺灣成棒一直維持著相當優異的成績,故而與韓國、日 本、古巴、美國共同名列「世界五強」。在國內,國際成棒邀請賽的舉行則激起了廣泛的 棒球熱潮,水洩不通的高雄立德棒球場便展現了高雄人對棒球的熱情。 然而,台灣的環境無法提供更好的待遇給優秀的選手,發展職業棒球成為唯一的選擇,經 過一番努力職棒終在1990年開賽。職棒發展至今,經過了十幾年,也經過了兩聯盟對峙、 球員涉賭等波折,而至近幾年來,由於2001年世界盃的效應、兩聯盟的合併,職棒之路已 漸漸步入坦途。 十幾年來,職棒場上曾經出現過十幾支的棒球隊,有些早已解散,有些則如明日之星一般 的耀眼,這其中,在現有的La new熊、兄弟象、興農牛、統一獅、中信鯨、誠泰COBRAS隊 等六支球隊中,立足於高雄的La new熊隊,打著認同高雄的旗幟,並以回饋社會、清新經 營為己任,成為職棒事業經營的新指標,我們也期待這支年輕的球隊,能夠為高雄奪得屬 於高雄的冠軍盃。 6高雄棒球的現在與未來 高雄棒球運動的發展,見證了近百來台灣棒球史上的每個光榮時刻,這樣的耀眼成績,除 了終日苦練之外,也要依靠許多幕後推手的默默支持,以及紮實的基層三級棒球基礎。 高雄市目前的三級棒球基礎,維持在穩定且健全的狀態,亦即少棒、青少棒與青棒階段, 皆有市內之國小、國中與高中等棒球隊,這些基層球隊,為高雄市帶來了耀眼的成績,復 興國小、中正國小、五福國中、前金國中、中正高工等校皆曾在國內外的比賽中得到佳績 ,成軍數年的三民高中,也在2005年打出成績,勇奪王貞治青棒邀請賽亞軍,是這些基層 棒球隊員與教練的辛勤付出,才讓港都棒球的發展一代接著一代。 至於高雄棒球發展的幕後推手,首推高雄市棒球委員會。幾乎所有高雄市的棒球選手,都 曾為棒球委員會盡心盡力。舉凡募款、整理場地、售票、擔任教練甚至其他行政事務等, 都可見許多有心人的參與。如果沒有這些人願意用奉獻的態度,高雄棒球的成就,絕對不 可能如此耀眼。 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就因為基層球隊以及幕後推手的盡心盡力,高雄的棒球發展,才能 在穩定的基礎上繼續前進,開創耀眼的未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46.162
文章代碼(AID): #133EhPNl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