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如何解讀《邪惡根本不存在》?

看板movie作者 (三小)時間1月前 (2024/03/25 00:11), 1月前編輯推噓6(6015)
留言21則, 7人參與, 1月前最新討論串1/1
防雷,想討論的是: 如何解讀《邪惡根本不存在》的結局? 濱口竜介一直是以文本細膩度著稱的導演 它的作品無論觀者喜歡或不喜歡 幾乎很少會懷疑「角色為何做出這樣的行為」 因為濱口具有這樣的天賦: 能細膩的具現化出(拍出)角色心理狀態變化 關於《邪惡根本不存在》為什麼這樣安排結局 個人的疑惑主要圍繞在兩個點: 1.男主角巧為何要置高橋於死地 2.巧為什麼看到女兒花被攻擊,不優先救她 個人主觀的解讀是, 巧這個角色並不是以「人」的心理去描寫 巧反而更像是一頭「野獸」(動物) 正如同片中所說:受傷的鹿才會攻擊人類 巧以花的受傷為聲東擊西的策略以對高橋下手 但無論如何,犧牲自己的女兒 都很難想像是具備父愛本能的人會做出的行為 另外一點是:殺害高橋無助於營地開發的阻止 如果巧是一個精心設計犯罪的「人」 應該很難不考慮到這個行為無濟於事 不過這個結局似乎強化了作品本身的含意: 高橋會被殺,不是因為他邪惡, 或許單純只是因為他被當成了掠殺的獵物 當然我覺得這個推測,說服力仍然不太夠 因此想聽聽看過的人的想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11296668.A.E3C.html ※ 編輯: sentital (101.9.34.48 臺灣), 03/25/2024 00:23:26

03/25 00:26, 1月前 , 1F
高橋看到花靠近受傷的鹿 想去救花 結果讓花被鹿攻擊
03/25 00:26, 1F

03/25 00:26, 1月前 , 2F
跟前面提到的 鹿不會隨意攻擊人類 除非受到威脅
03/25 00:26, 2F

03/25 00:27, 1月前 , 3F
高橋的行動讓花受到攻擊之後 巧生氣殺了高橋
03/25 00:27, 3F

03/25 00:28, 1月前 , 4F
而巧生氣的來由除了讓花受到鹿的攻擊之外 在車上的
03/25 00:28, 4F

03/25 00:28, 1月前 , 5F
三人交談裏頭 高橋對於野生動物生死的回答種下因子
03/25 00:28, 5F

03/25 00:49, 1月前 , 6F
除了腦補說服自己,就是接受他拍爛了。
03/25 00:49, 6F

03/25 09:39, 1月前 , 7F
感覺巧掐昏高橋是為了避免激化跟困獸的衝突
03/25 09:39, 7F

03/25 09:40, 1月前 , 8F
花那個距離已經很難避免被攻擊了
03/25 09:40, 8F
※ 編輯: sentital (101.9.34.48 臺灣), 03/25/2024 10:09:49

03/25 12:10, 1月前 , 9F
都沒人認為巧跟高橋抵達那邊的時候小花其實早就死了
03/25 12:10, 9F

03/25 12:10, 1月前 , 10F
03/25 12:10, 10F

03/25 17:04, 1月前 , 11F
體感來說 我認為他們看到花的時候 花已死了 用這種
03/25 17:04, 11F

03/25 17:04, 1月前 , 12F
方式拍出來 只是濱口想讓讓觀者理解 爸爸在那一刻
03/25 17:04, 12F

03/25 17:04, 1月前 , 13F
意識到(看到了)什麼 而做出後續的壓制動作
03/25 17:04, 13F

03/25 17:57, 1月前 , 14F
因為沒死 ----> 「壓制」
03/25 17:57, 14F

03/25 18:45, 1月前 , 15F
這部真的高到我看不出來
03/25 18:45, 15F

03/25 20:31, 1月前 , 16F
我看完是兩種想法 殺了高橋 象徵巧的困獸之鬥 小花
03/25 20:31, 16F

03/25 20:31, 1月前 , 17F
早就受傷死亡 而憤怒的巧變成野獸故殺了高橋
03/25 20:31, 17F

03/25 20:31, 1月前 , 18F
我認為這才是最貼近的 本作只有想到亡妻的巧看起來
03/25 20:31, 18F

03/25 20:31, 1月前 , 19F
像人類 其他時間看起來則是披著人皮的野獸 只是最
03/25 20:31, 19F

03/25 20:31, 1月前 , 20F
後一刻反擊而已 很喜歡寓意 當初看了不太懂 越想越
03/25 20:31, 20F

03/25 20:31, 1月前 , 21F
喜歡這橋段
03/25 20:31, 21F
文章代碼(AID): #1c052Suy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