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風暴過後》,放下談何容易。

看板movie作者 (Sharp)時間4年前 (2019/12/15 15:18),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4370295 《婚姻故事》裡的妮可和查理,是即便知道愛著已經沒有意義,卻仍然選擇繼續愛著對方 ,在這段回不去的關係裡,只剩互相傷害、互相安慰,原諒的話總伴隨著傷人的話而來, 他們又哭又笑又憤怒又欣慰的放手,像是種了然於胸的釋懷,對於他們這段緊密又疏離的 婚姻。正因為這樣,看完電影時是如此惆悵又酸澀,很想去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明 明還愛著對方卻又如何知道「再愛也沒意義了」呢?只是當還沒想透,又想起了《風暴過 後》裡的麗芙與馬爾科,因一次意外讓兩人婚姻變了調,他們最終沒有走上離婚一路,可 明眼人其實都看得出來這段婚姻早已傷痕累累,兩人更是隨時處在崩潰邊緣,唯一支撐著 他們、甚至可說是繫著他們的只剩怨恨,和妮可和查理相同的是,麗芙和馬爾科也是愛著 彼此的,只是「如果這關過不去,繼續愛著已無意義」,兩人幸好的是,他們面對的是「 看得見的難題」,事已至此沒辦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能做的首要事就是努力讓自己、讓 生活回到正軌,因自責愧疚而生的尷尬感令兩人變得緊張,他們無法對對方傾訴,只能各 自找方法宣洩、療傷,他們想守住他們滿是傷疤的婚姻,不願在他們回不去過去的時候去 談分開。 生命裡總是會有些猝不及防,當事情發生後僅管不去提,也不代表不曾發生過,無法假裝 也無法不去想,只得任憑它反覆折磨自己、侵蝕自己。《風暴過後》讓麗芙與馬爾科陷入 「被強暴」與「目睹強暴」的身心靈受創之中,以幾幕戲就讓觀眾明白了他們的內心狀態 ,以及這件事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與改變。導演史費塔迪肯細膩的剖析著受害者的複雜內心 ,同時亦從不同立場的人用不同視角來審視這件事並提出建議,從心理醫生到身邊朋友, 然旁觀者終究只是旁觀者永遠不會變成當事人,導演此法用意只是再強調了當事人遇事後 就算再如何隱藏情緒,心底那股憤恨還是掩蓋不了,而他們也非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不 光是這樣,導演史費塔迪肯更安排了兩人與加害者重逢,再針對受害者對加害者的想法, 以及對於自己與彼此的變化有更深入的探討與激辯,「復仇」只是很自然的成為一種發展 (決定),實際上再談的終究還是麗芙與馬爾科如何處理兩人分歧的意見、還有面對這段 搖搖欲墜的婚姻。 「知道為什麼我能調適的這麼好嗎?因為我原諒他了。」 兩年前麗芙和馬爾科在旅遊時遭到三位年輕人襲擊,身上財物不僅被洗劫一空,麗芙更在 馬爾科面前遭到沙夏強暴,這件事帶給兩人極大傷害,兩人雖然仍舊繼續選擇在一起,不 過很顯然的兩人多少都變了。兩年來麗芙是固定在尋求心理醫生的協助,而馬爾科則開始 練起拳擊,似不想要再度發生事情時自己無力回擊,生活看似已經漸漸回到正軌,麗芙也 結束了療程,儘管馬爾科因為心理壓力還是沒辦法正常做愛,但他們都在努力著,只是沒 想到一次偶然竟讓馬爾科遇上沙夏並且認出了他,當看見沙夏帶著女友有說有笑的離開, 自己卻和麗芙兩人度過漫長的兩年痛苦,對他的憤怒再度燃起,於是馬爾科開始瞞著麗芙 ,每天每天都到地鐵站等待,終於被他等到了沙夏、也被他知道了對方的住處,然他也不 小心被沙夏發現,兩人一陣追逐扭打後馬爾科掛彩回家,在麗芙的追問下他才告訴她,他 碰上了當年強暴她的那個人。麗芙不願再想起這件事,她希望馬爾科能夠像她一樣原諒對 方,唯有原諒才能放下,但馬爾科做不到,他沒辦法裝做自己沒看到對方,當麗芙跟著馬 爾科來到沙夏的住處樓下,當她再次看見沙夏,平靜的內心又掀起了波瀾。 「我並不怕他!」 「錯,你有,我也很怕。」 復仇談何容易?在成為復仇者之前,別忘了他們都還只是普通人,就算燃起復仇之心,他 們依舊還是普通人。和黛安克魯格主演的《烈愛天堂》相似的是,在尋求不得法律途徑制 裁加害者,心裡那股怨又難以消弭之時,只好靠自己來制裁加害者,但最關鍵的不同點是 卡蒂雅只剩「自己一個人」,她失去了丈夫還有孩子,她已經沒什麼好失去的了,可麗芙 和馬爾科不一樣,他們還有彼此。如果還愛著對方的話,在動手前最會讓他們猶豫的就是 對方,可在最後關頭決定動手的也是為了對方。即使如馬爾科這樣看似比麗芙還要更加憤 怒,他心裡還是會對要找沙夏麻煩感到畏懼,更遑論已然成為她心裡夢魘的麗芙,導演史 費塔迪肯以兩階段「和沙夏重逢前」與「和沙夏重逢後」來看兩人的一切想法、舉動,相 較於前段、後段是比較劇烈的,情緒波動也比較大,麗芙和馬爾科的摩擦也比前面來得多 ,而這些或多或少都成了影響兩人維持這段感情的隱憂,事實上中間麗芙是有可能離開馬 爾科的,就她和那位來學校測音量的人員那一吻以及那番對話聽來,再加上先前她不停反 對馬爾科去找沙夏,可以看見她很不想再去談不堪往事,既然「阻止不了馬爾科再談那麼 只好離開他」,這是我的感覺。 《風暴過後》一直再談的是受害者,不管是他們自己與他人,或是自己對自己。在一場聚 會中朋友不經意的聊到這件事,卻見到麗芙再檢討自己,如果當時不要怎樣、如果當時不 要幹嘛...,「受害者總是先檢討自己」,即使你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錯,明明錯的是別人 ,但不曉得為什麼受害者總習慣再把自己定位成「受害者的加害者」,認為自己會成為受 害者,都是因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反過來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整部電影明著是關於復仇 ,可真正花最多時間的,是受害者的心理狀態。 我滿喜歡電影兩個橋段,一是中間麗芙協助測音員,拿著槍對空鳴的那場,以及結尾兩人 回到家中開始瘋狂摔砸屋內家具的那場,兩場的最後麗芙笑了、麗芙和馬爾科笑了,這就 像一種宣洩,把心底積鬱許久的悶與恨釋放出來。麗芙鳴槍這場我認為是把對馬爾科的自 私不滿表現出來,他一心只想復仇卻沒有想到真正受傷的是她,而最後結尾那場則就更像 是「真正的」釋放,雖然沙夏有沒有死不知道,不過他們的目的是達到了,向他女友揭露 的惡行、還順勢捅了他一刀,或許拆散他們然後他沒死對現在的兩人來說是最好的結局, 畢竟他們應該是不會想走上司法這條路,他們也知道沙夏是絕對不會舉發他們的。 《風暴過後》導演對於受害者的心理描繪細膩,許多說出來的話與做出來的事看起來不合 理,可一旦帶入他們的立場又會變得合理,整部電影從前面、到中間幾次衝突然後直至爆 發,都鋪陳醞釀的很好,男女主角的表現非常到位,把一對夫妻想要站在一起卻始終有疙 瘩在的那種既緊密又疏離的感覺詮釋得很好,幾處轉折又處理的極為自然,完整表達出受 害者幾乎沒人知道的複雜內心世界,很喜歡兩人擦出的火花,喜歡他們看著彼此的眼神, 整個都很喜歡。 -- 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 因為很喜歡看電影, 或許不是寫得很好, 不是所謂的專業影評, 只是很單純的想把看完電影後的想法用文字述說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11.7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76394322.A.77F.html

12/15 15:42, 4年前 , 1F
12/15 15:42, 1F

12/18 16:29, 4年前 , 2F
12/18 16:29, 2F

02/19 01:20, 5年前 , 3F
今天看完 寫得很棒 同感
02/19 01:20, 3F
文章代碼(AID): #1TzTvIT_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