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銀翼殺手2049: 轟烈已逝的家電之戀

看板movie作者 (Mediterranean Homesick)時間6年前 (2017/10/12 17:51), 6年前編輯推噓1(216)
留言9則, 8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比起把Roy Batty雨中獨白背爛了十多年的舊觀眾,筆者沒有等《2049》太久,何其幸運。 應該先看第一集嗎? 每個人對電影的需求不同,「應該」、「必須」這樣的字眼太沈重。私以為:談到對於電 影續集的理解,更佳的觀影體驗的確是建立在觀者能指認出續集引用前作元素的基礎上, 一方施梗一方解碼,從而引發愉悅與期待。特別是老銀翼殺手迷只要不粗心應該會對隨處 可見的彩蛋欣喜不已。但沒看過又如何呢?燈暗以後,眾生除了眼前沒有光,我們都只能 相信眼前,觀眾席裡不應存在資格論的;其二,私又以為,人生來抱持一種為世間萬物排 名的功利執著,有一就沒有二,接受一個經典出生了就很難容下另一個,這是Denis Villeneuve以至於整個工作劇組接下這經典包袱,為避免狗尾續貂之議,壓力必然很大的 原因。反過來說,作為一個沒有包袱、沒有期待的新觀眾,接受一個陌生全新的視覺體驗 也沒什麼不好,超乎預期的話是不是經典各人心證,不愛固無損失。 所以我會說「推薦」看第一集。 (不過還是大量雷,這不是陷害人期待錯誤的推坑文,請看過再往下) 回憶與復刻 作為續集,它除了繼承下來的世界觀、視覺風格等等,Denis Villeneuve安排了不少鏡頭 、橋段對前作既視模仿與直接引用。細數下來,首先你可看到路邊有著招牌並語音廣播的 off-world廣告,還有那煞有介事成為一種風格的——放大——左邊——右邊——縮小五 倍——停格——研究骨頭的monitoring方式,很難不讓人想起Deckard以前研究仿生人線索 時監看畫面的拐彎抹角套路。 Deckard被擒到Wallace面前,祭出Racheal語音錄像,最後是仿生實體的時候,這整部片若 真有某些觀點下應然要有的戲劇結構和高潮的話,就是這裡的賣舊情懷大爆發吧。 “Is this testing whether i’m a replicant or a lesbian, Mr. Deckard?” 相信是有不少老影迷搶著把台詞念出來的。 人設中最有意圖繼承原作精神的,不能不提一下Luv。體術設定上,第一這不是動作片, 再來也只有Nexus 6的娛樂型體操女Pris可供為參照,想不到什麼特別好說的(倒覺得2022 動畫打鬥、分鏡出色多了);笨拙的平瀏海髮型,有點向Racheal看齊的意味,其餘外型給 人的記憶點稍弱——服裝,這也是全面上筆者認為較不亮眼的一環,比起前作那...... 怎麼說,設法找一些較貼近的形容詞:險怪、荒誕、詭譎尚不足以描述的感覺,例如Pris 在Sebastian家一夜之後畫的瘋狂妝容,本片就少了一些令人難忘的什麼。 最有趣的是Luv流淚這個反應,對第一集有印象的話,會發現逃亡的六名Nexus 6仿生人之 中被Deckard在街上擊斃的Zhora Salome,倒在模特兒假人旁邊被警方搜身的最後一個鏡頭 ,是Ridley讓她被翻過身子以後,給觀眾兩秒看到她流淚,如泣如訴地讓觀眾迂迴進入仿 生人亦有的情感世界。莎樂美,從舊約聖經裡的無名到文藝史上的賦予充權,成為一種意 義上的美麗與危險的代名詞,《2049》裡,觀眾彷彿又看到Zhora和這些藝術形象在Luv身 上的借屍還魂與再生。 另一個重要藝術形象是:眼睛。暗示著意識、連結腦部思想流動的媒介,在舊作中作為辨 識仿生人的重要單元,也頻頻用特寫強調。這個測試在本作中延伸、強化為生物程序上對 自家員工的思想控制;另外筆者觀察Wallace的某些鏡頭,做出一些主觀拆解:幾個角度 中盲眼有意或無意顯現的乾涸、妖異的單色狀態,讓人想起前作裡的貓頭鷹。不僅是貓頭 鷹非自然原生,也是仿生人造,或許以此暗示Wallace也是仿生人的可能性。而貓頭鷹眼睛 的特性是:敏感,容易被誤認為在強光下是盲目的,其實夜行時視力極強。似乎也說著: Wallace並不如表面瞎眼柔弱,心眼是銳利的。從而托襯其性格之可怕。 雲端情人2049 虛擬女友Joi無疑是片中脫穎而出的嬌點。 科幻題材裡不乏複製人以及真/偽之間的道德、情感爭論,單就作為一具複製人和記憶 軀殼的K,純粹討論單一個體的人性,你可以嫌這是老梗氾濫的。似乎要感謝前作《雲端 情人》提供了3C產品女友和人類愛愛的那樣前衛原型故事(?),劇本設計出Joi這個虛 擬女友,第一在與K對話之中作為幫助,使得K在建構認同與名字意義過程中,避免淪為單 薄、完全的自我呢喃;第二Joi也自成意義,又與K互為對照。想起華特班雅明,作為一個 機械時代的3C複製產品,到底她情感為真或只是程式設計的結果,是獨一無二的個殊還是 缺乏靈氣、可被大量生產取代的工藝呢?K後來和大型廣告的Joi會面,得到了一個悲觀的 答案。而這個辯證還沒有結束,甚至是咬合Wallace質問Deckard的問題:你愛Racheal嗎? 或者只是程式造成的?最後都給了觀者一個開放式填空——沒有正解,就像Deckard是不 是仿生人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體會過「真實」。簡煉對話之中,沒有太多意念絮語先行 ,而是留白。負負得正,虛虛交會成實。 確實不乏來自許多忠實舊雨的關於本作內容了無新意、舊瓶裝新酒的批評,不無道理,但 我想不該包括那場超越電愛的靈媒式附身性交戲——即使概念不是前無來者,在一部科幻 電影裡我覺得這選擇和調度是相當有趣的。 Deckard原來你... ...也喜歡貓王啊。筆者酷愛這段。 飯店裡的追逐戰來到了夜總會,沒有真人,舞台上的樂團、歌手都是投影(隔壁棚:都是 預錄的,Silencio,倒地),像收音機或電視一樣切換,意謂Deckard把自己埋進不復存在 的虛幻過去,雜食回憶維生,逃避從前愛恨追殺。出現了貓王唱著《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Deckard說這是他最愛的歌,那種愛卻又不是假的。 這樣處理給了Deckard更多的「人性」,他不再是前作中冰冷的殺手。 威士忌如此,鋼琴也如此,記憶的重現與重視,原生和移植的喧賓之爭,在本作中延伸發 揮。前作裡Deckard憑藉舊照片和Polaroid追蹤仿生人並從中窺看、認識Racheal,即使他 一開始知道那是「假的」——Rachael的記憶來自製造者Tyrell的姪女 。後來卻也情不自 禁。舊照片亦可視為劇情之外,人類紀錄生活的方式與走過年代的軌跡留痕,不只是片場 道具,作為一種承載被拍攝、紀錄對象的媒介,它提醒觀眾攝影機、相機工具的存在,警 示這個雙重觀看的構成。舊物它是一個聯結電影文本與真實世界的橋樑,如《Paris, Texas》裡的8mm家庭影片,化不開的溫情糖衣覆在觀眾記憶上,濃厚得無路可出,只能反 身凝視回想。 K的尋根路程至此,他一開口問:Racheal是怎樣的人?片中已經死去、未能以真身出場的 Rachael,終於漸漸以女主角之姿,由話題、回憶進入敘事本文。 Racheal還是作為女主角— 1.Deckard心中未解的情愛結 2.K的夢幻泡影破碎前想像的母親 3.Wallace想要攫取利用的奇蹟 最重要的:她的記憶既來自製造者Tyrell的姪女,本作裡把這樣的記憶移植&復刻關係, 轉移到她肉身女兒和無血緣的孩子K上。出土以後,以之為器,她是《2049》一切愛恨動線 展開的原始起點。 母體:以我為器 「......身體被扭轉、重擊、切割、打磨,生的驅力帶著頑強意志,透過子宮愈來愈強烈 的收縮,顯現金剛石般的堅硬質地。」李欣倫《以我為器》 鑑識判斷Rachael死於難產,母體的形象與掙扎痛苦似乎分靈式、象徵地附著在導演讓觀眾 可見世界的每個角落:Wallace的新生子女,被匕首一刀插進子宮;K踏入荒涼沙漠中,女 體雕像不明地廢置於此;巨大的Joi投影旁尺寸渺小的K宛若嬰兒。處處皆引人遐想。 一樣是繁殖,Rachael遺腹子在反抗軍這邊的意義是代代繁衍、自主而真實的個體,作為 反抗軍可歌可泣的希望;Wallace想要的卻是機械式量產,任意銷毀、可割可棄的冰冷容器 。兩者差別不言而喻。 空泛或風格? 以前作的final cut版來說,結尾給人的期待來自紙鶴可能展開的黑色電影式逃亡線, 也許這招致了期待錯誤;也許是片商靠攏主流資本的功利式行銷與預告片風格招致的。 不管怎樣引出一種常見批評:節奏鬆散紊亂,內容空泛。這是一個迷思。 針對為人詬病的節奏來說,我把劇本約略分場為:1.被退休—> 2.雲端情人—>3.考古—> 4.造物主&出生—> 5.木馬夢—> 6.孤兒院—> 7.回憶復刻—> 8.柏拉圖式電愛—> 9.棄城—> 10.父與子—> 11.瑞秋—> 12.反抗軍—> 13.海邊打鬥到結局 電影製作技術上來看,算來每場戲約十來分鐘,分場平均工整。細究每場:第一場十分鐘 之內出現武戲,製造不穩定狀態,帶領觀眾進入敘事氛圍(對照Interstellar上太空前的 長時間坐立難安);第二場接著交代Deckard的身份、職業、人際等基礎資訊,幫助觀眾建 立對主角認知,出現電子女友;正親熱時女友當機,到製造回憶的Stelline博士那場裡K的 激動大吼與雙雙流淚,都是每場戲該有的、典型的衝突(conflict)。大部分的衝突、 角色行動、調度尚稱完整。劇本結構上還算充實,只是節奏緩慢,鏡頭平均比動作片要長, 你可以說不喜歡這樣的節奏,但它決計還稱不上空泛。 就算這樣都不夠,在這樣相對推動事件的情節含量低的電影裡,思想密度仍是紮實的。 按著劇情的緊湊度和趨近好萊塢敘事模式化的程度來衡量一部電影所含的訊息量多寡並 二元化為非有即無的觀點,用於銀翼殺手這樣風格化的電影是不公平的。資訊並不只展現 在台詞,更多是在沒說出來的,哪怕一個空鏡頭都可能冰山一角藏著下面海一般的整體 思想——尤其以攝影來說,底片不會浪費拍沒意義的畫面,壞掉的剪接師不會留。 2049:原生經典或複製? 畫面,這正是個人認為《2049》徒有雄心,仍力有未逮無法超越前作之瑕。 《2049》可以說美術設計達到一樣高度,預算使得它足以展示一張幅員遼闊的近未來地圖, 觀眾跟著動態運鏡馳騁其上,十足大氣。可是小的、細節的地方卻頗有不足——這正是 前作迷人之處。《2049》近攝特寫少了,在一些兩三人戲的房間場景,場面調度、鏡頭 設計應該可以更細膩的,有點可惜。上面說的節奏慢不是問題,而是可以在很多方面補足 ——像前作Sebastian拜訪Tyrell,用一場西洋棋串連過場,表現出Roy鬥智上的技高一籌; 以及最後大廈裡探照燈明暗悠忽不定的光線設計,一以貫之的low-key,以光線程度上表現 人物心理狀態,暗示Roy和Deckard的躲貓貓遊戲,比起來《2049》最後的海邊打鬥像是不 成功的模仿而已。少了許多詭譎、有趣的調度。 即使筆者也很想把昏倒在合成器上的Hans Zimmer叫醒,不論毀譽參半的配樂,討論到缺點 :我以為Gaff線和摺紙梗完全可惜了。 《2049》對得起前作嗎?能成為經典嗎? 書寫至此筆者是謹慎的,避免在缺乏論證下提出「毫無疑問」、「顯然」等結論之前的主 觀情緒托辭,這是區分一個具有學術、問題意識和仍困在個人情緒辭藻的不同層次寫作者 的分水嶺。討論經典這回事的時候,常見許多評論、電影書寫也犯了這樣的錯,不管結論 如何,毫無疑問成為經典或是註定票房失敗這類的陳述都太過武斷。 怎樣能成為經典?《2049》當然也不能滿足所有期待,有人叫好,有人期待高摔得慘重。 作為一部續集電影,我認為它是對得起前作。有人認為科幻作品中某些設定的海量復刻、 再生,不免老生常談,例如基督教元素——救世主、奇蹟。資訊本身並不新穎,難在舊瓶 裝新酒時如何安排這些資訊。分析一個命題,回歸到「經典」的定義:是集體而跨越時間 的,不是一時一人決定的,這命題本身就無法在一篇文章裡,作為一個觀影者的角度為真 。把問題縮小一點,筆者私心認為一部電影的成功在於,離開電影院資訊轟炸以後,整理 腦海混沌,撥雲見日能記得三個畫面。 對於筆者就是——住在美術館(?)的某人,面對自己製造的子女,痛苦而扭曲的初生之 犢,近乎詩意的念白祭文與屠宰;K走在昏黃廢地上,一步步進入母體般的棄城,一場存 在意義的沙塵末土洄游;以及最後躺在雪白茫然上,意義已成,用自己的白成全他者的 溫室新綠。 腦海浮現對經典的敘述時,我們都不小心打翻回憶把形容詞灌醉,把35年來那些夜雨陰溼 、霓虹糜爛的頹廢街景美化為高不可攀的天堂。《2049》即使沒有達到那個高度,往下一 覽,風景也是盡善盡美了。 Honorable Mention 對照近年寵兒爵士鋼琴家,Jared Leto接了藥命俱樂部到小丑,好像就回不去了...... 懷念在Mr. Nobody裡的帥氣Nemo,明明也有本錢當男神的啊。Wallace這個出場氣勢不俗的 反派,最後完全沒有處理,只好期待銀翼殺手2052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251.1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07801916.A.370.html ※ 編輯: takumixnobu (1.169.251.198), 10/12/2017 17:52:34 ※ 編輯: takumixnobu (1.169.251.198), 10/12/2017 17:54:10 ※ 編輯: takumixnobu (1.169.251.198), 10/12/2017 18:01:10

10/12 18:19, 6年前 , 1F
害我真的以為雲端情人出續集了T.T 原po要不要改一下
10/12 18:19, 1F

10/12 18:19, 6年前 , 2F
標題?
10/12 18:19, 2F

10/12 18:21, 6年前 , 3F
銀翼殺手就銀翼殺手,什麼雲端情人
10/12 18:21, 3F

10/12 18:28, 6年前 , 4F
可以感覺你很認真但我一頭霧水...
10/12 18:28, 4F

10/12 18:41, 6年前 , 5F
好吧 真的會騙到人的樣子
10/12 18:41, 5F

10/12 23:04, 6年前 , 6F
通常電影版好雷內容越多的片不是粉絲都會看到睡著
10/12 23:04, 6F

10/13 03:54, 6年前 , 7F
好文推
10/13 03:54, 7F

10/13 22:37, 6年前 , 8F
分析推,LETO雖然出場不多,但氣場十足,整部演員都很棒
10/13 22:37, 8F

10/14 23:32, 6年前 , 9F
分析的很透徹,但看完覺得k很可憐
10/14 23:32, 9F
文章代碼(AID): #1PtpiyDm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