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怪奇孤兒院--提姆波頓的努力

看板movie作者 (雞神之醫XD)時間7年前 (2016/10/10 00:22), 7年前編輯推噓6(6017)
留言2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為在新聞挖挖哇很愛用電影的情節來說明人性 所以「怪奇孤兒院」的試映會美人姐特別留了張票給我 事後也在美人姐家和她直播聊了一下電影,但幾乎沒辦法爆雷 雖然美人姐的直播已經是電影上映後快一週的事, 但這部電影要聊得盡興,不爆雷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晚一點聊也挺剛好的。 整體來說我認為這部電影值得買票進電影院看看, 如果看過原著小說,進去看會更有意思。 原因是原著作者本身就是個提姆波頓迷,這部小說的起源, 是作者蒐集了一堆很有趣的照片,原本想要出攝影集, 結果出版社建議他想個故事把所有的照片串起來, 作者就用很提姆波頓風格的方式想出了這個怪奇孤兒院的故事, 沒想到最後由提姆波頓執導。 一部以照片為靈感的小說,本來就有很深刻的影像概念在其中, 再加上提姆波頓的鬼才,影片本身的可看度當然就很高了, 而且動態化之後,又加上了提姆波頓的改動, 很清楚的讓人可以看出導演心中希望講的故事是什麼。 如果不細細的講電影中的內容,實在很難說明我覺得片中的特別處在哪裡, 我盡量只提我覺得其他人較少提到的部份,所以……以下有雷: 影中有話的提姆波頓: 其實片子一開始,就隱隱可以看出波頓的意圖, 或者是該這樣說,我在看這部電影時,有很多橋段因為和小說的明顯差異, 會讓我將這樣的東西與提姆波頓做某種聯結。 因為原著小說裡,主角其實是一個有點出格的富二代。 主角打工的地方,基本上是母親那邊的聯鎖藥妝店, 他是去那邊「完成家族使命」,因為後代要接班,所以一定要去「從基層幹起」, 因為基本上是小老闆,所以他在店裡惡搞,也根本沒人敢對他怎樣。 但電影裡就省掉這個部份,甚至演出的感覺,是主角「被作弄」、「被排擠」。 是不是這樣呢?基本上是的,書上的主角也因為「怪」而被排擠, 但他在工作場所的惡搞,算是那種被排擠後的反彈。 這點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相當常見,霸凌者、被霸凌者的界線不是那麼清楚。 這部份顯然書上的描寫比較深刻,但這如果要在電影裡講清楚就很困難了。 所以看得出波頓將這部份的糾結給簡化掉, 直接指向一個破題式的核心概念,這個主角少年本身是被當成怪胎在受排擠的。 然而主角少年“怪”在哪裡?電影中從頭到尾都圍繞著一件事:「看見」。 爺爺和主角,都因為見人所不能見(連怪奇孤兒們都不能見),而擁有保護他人的能力。 噬魂怪們無眼,而偽人們有眼但沒有瞳仁,要獵食孤兒們的眼球來恢復人身… (這部份原著只說要吃人肉就可以恢復, 甚至把心理變態的連續殺人犯和這些噬魂怪、偽人做聯結,是電影把這部份改成眼球) 另外一個重要的東西,在波頓的電影中相當常見,是親代之間的理解與和解。 而這部片子裡,強調的關係則是發生在隔代教養的祖孫之間。 這部份原著的表現方式和電影不同, 實際上原著還比較偏向讓主角和父親之間有些解釋誤會的機會, 但電影裡父親的角色就被完全弱化了。 事實上,父親根本是完全被排除在外的,原著中的父親雖然也難逃吃軟飯的形象, 但對鳥類的喜愛還算讓人覺得真心,但電影裡一開頭就將父親降格為裝模做樣 (本來在看鳥類的電視介紹,身邊一沒人就轉到球賽頻道)。 反而在電影中,波頓安排了好幾次讓主角對爺爺交心的機會, 也讓爺爺兩度鼓勵主角去追求夢想 (第一次交出愛默生選集,其中夾著的是冒險的線索、完成了主角幼年時探險的願望, 而再一次交出愛默生選集,夾著的則是資助主角的旅費,讓主角尋回失去的愛情)。 其實這類和原著頗有不同的地方還有很多。 像是對院長隼夫人的描寫,電影簡直讓煙燻妝女王伊娃格林(Eva Green)發揮到淋漓盡致。 不管是描寫她對時間的強迫症似的表現、抱著已死的孤兒拭淚、 到後段斥責入侵的拜倫先生、最後在高塔上慈愛的看著搭船遠行的孤兒們, 這些都是原著中看不到的情節,但透過這樣的安排, 讓人對隼夫人的存在,留下了遠比原著書本中還要強烈許多的印象。 如果再配上另外兩個原著中沒有的情節, 一個是傀儡師伊諾對火焰女奧莉芙的告白, 讓男性深情的訴說著自己如何的懊悔沒能珍惜身邊的女性; 還有另一個則是原著中,本來是沒有放映電影能力,而只有預知能力的霍瑞斯, 在最後被惡人們恥笑那種放電影的特異功能,真的是個根本沒什麼用的能力… 將這兩個放在電影中其實也稍嫌突兀的橋段, 和前頭突顯隼夫人鮮明角色的安排放在一起看, 真的很難不讓人強烈覺得,提姆波頓和海蓮娜寶漢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 在2014年底的分手,實在是對波頓有著相當深重的影響。 時空迴圈: 這種「不斷重覆著某一天」的情節,有太多電影早就用過了這樣的東西, 像是《今天暫時停止 Groundhog Day》、《明日邊界 Edge of Tomorrow》…。 在原著中這個設定其實沒有什麼重要性, 不像其他使用了這種設定的電影,一定會拿這種不斷的迴圈來做文章。 以《今天暫時停止》為例,主角從一開始的亂搞男女關係扮演預知未來的神, 到逃不出迴圈而沮喪的不斷自殺,最後找到了積極過著每一天的方式, 終於得到了女主角的真心喜愛並逃離了迴圈,這便是這種設定的經典。 在這部份,原著並沒有在這裡著墨太多, 反而是波頓加入了一些內容,讓人更能夠理解電影中人物的情感依附的來龍去脈 並感受到迴圈的沈重。 這個迴圈本身就是個相當不完美的存在。 多數的「時鳥」,會盡量找一個“完美的一天”做為迴圈, 但1943年9月3日對隼夫人和怪奇孤兒們來說,實在是一個糟透了的選擇。 照原著所說,其實隼夫人和孤兒們是先在島上生活了將近十年,才開始啟動時空迴圈。 這點基本上相當合理,時鳥一旦啟動迴圈,就等於被綁在那個地方, 因為必需要每24小時精準無比的重設。 但怪奇孤兒們遍布各地,所以如果沒先四處找到足夠多的人數, 然後選定一個地點、找好一個日子, 再開始這個可能要持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空迴圈, 實在是很難讓居住地成為安全的所在。 (先設迴圈,再讓特異人時時的進出,找人進來這好像也不是不行, 但顯然越多人這樣頻繁的進出,對那個地方就越是危險) 但是那段時間出了幾個大麻煩。 第一個是具有看見噬魂怪、一直幫忙保護他們的大哥哥離開他們去從軍 (所以才有下午的那通總是由隼夫人去接的電話), 結果不幸的是噬魂怪那天入侵孤兒院,殺死了維多。 本來依西方的價值,逝者已矣,生者繼續往前走是常態。 但那天晚上好死不死德軍空襲, 結果隼夫人只好在炸彈下降的那一瞬間啟動時空迴圈,否則沒辦法及時救下孤兒院。 在這樣的背景下可想而知,這個時空迴旋對所有人來說會是個什麼樣的負擔。 閣樓裡放著一個剛死、又不能下葬的遺體(下葬了也不會腐爛), 相當於母親的隼夫人要每天定時定點的不斷去殺掉那個殺子仇人來保護孤兒院, 下午要一次又一次的聽著那個離家大男孩的來電, 到晚上還要不斷重覆的回味家園即將被空襲摧毀的那一刻…。 當然這種和時間有關的設定,一定會有矛盾和破綻, 像是在迴圈裡,或許怪奇孤兒們會被固定長生不死的在一定的時間裡, 但出了迴圈就不會啊!那何不乾脆就把維多的屍體帶出迴圈埋了,那就會隨著時間灰飛煙滅之類的 (不過我還是相信,隼夫人的自責,應該怎麼樣也捨不得)… 總而言之,電影中額外出現的一些原著中沒有的情節; 隼夫人擦掉維多死屍流出的眼淚、重覆的每天等在同一個地點射殺噬魂怪、 下午永遠會重覆的去接主角爺爺的來電…, 都可以看出波頓為了讓觀影者更能瞭解那一天的沈重所做的努力。 不過最後也必需承認,波頓在這部影片中的努力似乎有些失控了, 也許是捨不得一些他很想說出來的話吧,結果後半段的速度太趕, 而且很像是硬要有一個happy ending, 而將故事的後半架構從原著上做了很大的改動, 這些都讓電影會讓不少觀眾有些不滿意的評論。 但整體來說我認為瑕不掩瑜,買票進去看波頓的電影,通常不會是件白花錢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204.1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6030156.A.8CE.html

10/10 04:12, , 1F
10/10 04:12, 1F

10/10 04:27, , 2F
10/10 04:27, 2F

10/10 07:47, , 3F
我個人覺得原著與父親的和解句點雖美好,卻是時間迴
10/10 07:47, 3F

10/10 07:47, , 4F
圈的小 bug,因為9:07已過迴圈未重設而消失,居然Jak
10/10 07:47, 4F

10/10 07:47, , 5F
e還能帶一群人出去見爸爸再回來?電影犧牲這段後迴
10/10 07:47, 5F

10/10 07:47, , 6F
圈設定就更能自圓其說了,若因此一開始就不在觀眾心
10/10 07:47, 6F

10/10 07:47, , 7F
中建立對爸爸的認同感,也算是種體貼吧?
10/10 07:47, 7F
確實,也許對父親的合解,在《大智若魚》已經說完了吧! 波頓把原著中和納粹相關的影射給淡化掉,但相對強化了對隔代教養的爺爺的諒解 我覺得也是件很美麗的事情,這時父親怎麼樣看待爺爺、要不要解釋家人對「外遇」的誤會 似乎也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10/10 07:53, , 8F
看完電影大概就是這個感覺,隼夫人為了保護孩子而一再重複
10/10 07:53, 8F

10/10 07:53, , 9F
的沈重
10/10 07:53, 9F
不過隼夫人也被拍得超美!本來鄉民都還開玩笑波頓要和強尼戴普在一起了 可結果該不會是伊娃格林吧?!不然怎麼把她拍得那麼漂亮XD~ 但後來想想,也許重點不是伊娃,而是那個照顧孩子的中年婦女 波頓對那樣的女性的感動,才努力的把她拍成那樣吧! ※ 編輯: orgas (61.223.204.112), 10/10/2016 10:40:33

10/10 14:59, , 10F
想問@@男主角回到爺爺掛掉之前殺怪 然後爺爺就不用死了 那
10/10 14:59, 10F

10/10 14:59, , 11F
如果隼夫人回到更早的時空殺怪是不是那個小孩也不用死了?
10/10 14:59, 11F

10/10 14:59, , 12F
10/10 14:59, 12F
因為原著(至少第一集)沒有提到用時光迴圈去改變未來的這種設定, 而電影裡用了這樣的設定,可是細節不足,所以不敢說能不能 但每一個 loop 的「那一天」似乎是獨立的 不管原著、或是電影,其實都有提到孤兒院裡的人殺了村民的事 原著比較殘忍,孤兒們會拿村民當靶子練習,因為他們要為戰鬥做準備 電影裡則是提到隼夫人有時要殺掉警察(所以有時不用) 很顯然的是,在那個 loop 裡面,不管做什麼,和未來都沒有關聯 簡單講,就把時間之流看成一個很長的電影片 loop 很像是把這個電影片的其中一個時間片段給複製下來 然後不斷不斷地重播,所有的人物都相同,只有在孤兒院內的怪奇孤兒們不受影響 而不在的主角爺爺即使也是怪奇孤兒,也會不斷的打電話過來 世界各地的怪奇孤兒們,也不會不斷的在那個 loop 裡面被 reset 由於那個被 copy 出來的片斷,就是個維多「已經死掉」的片段 「主時間流」的那個長片電影,不管因為什麼理由、做了什麼變動 都不會去和這個 loop 有什麼影響, 而在這個 loop 裡面不管做什麼,也都不會和「主時間流」有關聯 所以這一次的 loop,把某個警察給殺了、下一次的loop 沒殺警察 對於「主時間流」的 1943年 9月4日和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存在的那個村民警察, 是不會有任何干擾的,基本上我是這樣理解。 所以反過來說,在主時間流裡,去改變過去, 大概也不會對這個已經定型不斷重播的 loop 有什麼影響。 不然大可 9月3日 的這個 loop 先過個2、3年,然後終止 再整夥人另外選個 2年後的 8月9日之類的,再做一個 loop 不也可以? 但其實不管怎麼說,只要牽涉到操弄時間,幾乎沒有什麼故事不出現破綻的 目前為止就算考據的最強的《星際效應》(諾蘭的片子) 其實還是有人說中間有某些時間上的矛盾會出現,這是很容易無解的問題…

10/10 15:42, , 13F
可能無法,因為每個loop好像都有區域限制
10/10 15:42, 13F

10/10 15:44, , 14F
男主是因為在另一個更早的loop裡殺掉Boss
10/10 15:44, 14F

10/10 15:45, , 15F
所以Boss就無法再殺他爺爺
10/10 15:45, 15F

10/10 15:46, , 16F
如果是隼夫人要救那個孩子,等於她要其他更早的loop裡
10/10 15:46, 16F

10/10 15:46, , 17F
找到殺小孩的那隻怪
10/10 15:46, 17F

10/10 15:48, , 18F
但如果這招成立,那男主爺爺就有機會去更早的loop裡阻止實
10/10 15:48, 18F

10/10 15:48, , 19F
10/10 15:48, 19F

10/10 15:49, , 20F
這有點像卡通裡的壞人為什麼不在主角變身偷襲
10/10 15:49, 20F

10/10 15:52, , 21F
如果真的搞偷襲,卡通就可以直接結局了
10/10 15:52, 21F
※ 編輯: orgas (61.223.204.112), 10/10/2016 20:27:24

10/10 23:05, , 22F
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在loop做了什麼改變後,必須要讓loop終
10/10 23:05, 22F

10/10 23:06, , 23F
結,否則loop重置後,未來還是不會受影響
10/10 23:06, 23F
文章代碼(AID): #1N-cxCZE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