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丹麥女孩」的同/胴體。性別-政治-美學

看板movie作者 (奢侈牛仔褲)時間8年前 (2016/02/20 15:52), 8年前編輯推噓12(1202)
留言14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W]hen the writer used both sides of his mind [the male and female sides of his mind] equally. One must turn back to Shakespeare then, for Shakespeare was androgynous.... Virginia Woolf, A Room of One's Own What occurred was not a 'psychoanalysis' of medical knowledge, nor any more or less spontaneous break with imaginary investments; 'positive' medicine is not a medicine that has made an 'objectal' choice in favour of objectivity itself....in that region of 'subjective symptoms' that—for the doctor—defines not the mode of knowledge, but the world of objects to be known. Michel Foucault,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當然,「丹麥女孩」一個顯而易見的主題是「變性」,但是其中的許多手法,看得出 導演在「性別倒置」(sexual inversion)的處理上,其實添加了許多性別政治、醫學 哲學、並將其美學化的過程,也可以說是「性別政治美學化」(astheticization of sexual politics)。 1. 誰最美? 雌雄胴體/雌雄同體 當然啦,葛蕾塔和埃恩納身為畫家,為美(學)而活,也靠美(學)而活,他們 都具備美的能力,葛蕾塔本身就是美的雕像,而她吻埃恩納也曾說:吻他就如吻自己。 然而,埃恩納已經是眾所矚目的畫家,而他妻子卻還是默默靠著畫「肖像畫」(portrait) 希望得到買主的眷顧。為何如此兩人一開始有天壤之別?當然答案並不只是天分的問題, 其實埃恩納他在作畫時,葛蕾塔問他:你怎麼還在畫這幅畫?還沒畫完。 埃恩納說了:畫已經在他的心中。 他可以慢慢畫出他心中的畫。而他們的對話中, 幾度提到的「沼澤」(bog),其實就是埃恩納心中那一段小時穿圍裙和漢斯親吻 而見不得人的回憶,這段潛藏的性別變裝慾望(desire),其實一直是驅動埃恩納作畫 的潛能(potential)。埃恩納之所以和他妻子不同,就是因為他似男似女、亦(異)男 亦(異)女。就如第一個引言,藝術家有雙面的心(both sides of his mind),也就是 雌雄同體(androgynous)的藝術心,他有更強的想像力,不像葛蕾塔,必須看著人的 肖像,描繪線條、陰影、樣態,如當初一開始她在畫男性和狗的肖像,以及第一次 她要求埃恩納當她的肖像模特兒。她心中無畫,想像力遜於埃恩納,換言之,身為畫家 她其實只有一面的心,而埃恩納不僅有雙性的心,也有內/外交融的心,他心中的 「沼澤」其實一直是創作力的黑暗來源,是一種帶著性別交織的力量(charged with gender power)。 2. 性別關係的消長 (dynamics of gender power relations) 不過這樣子的性別力,在埃恩納嘗試第一次變裝後,心中的莉莉開始萌芽 (burgeoning),同時也削弱了他的原本身為男子性能力,如他和妻子的行房次數變少, 身體也漸漸虛弱,更具象徵意義的地方,就在埃恩納第一次和男人接吻,而流鼻血。 這流鼻血可以說是埃恩納找到女性意識的「第一次的月經」,轉喻成鼻血。 而更重要的是,他不再作畫。當然,這一部份除了他已經把心思放在 成為「真正的女人」,也代表著,他失去了雌雄同體的創作能力。他已經把心思放在 「身體」(body)上而非「心智」(mind)上;相反地,他的衰弱映襯葛蕾塔的藝術力量的 茁壯。葛蕾塔在他身上,看到了雌雄同(胴)體的力量,她不僅在埃恩納身上注入了 女性的外表,也在她的畫中發現了雌雄同體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會發現,她後來漸漸不再 需要一個靜止的人來幫助她畫肖像畫了,她心中的想像力已經趨向成熟。 他/她一個此消彼長個動能(dynamic),正是他們兩人身為藝術一體兩面轉喻(metonymy) 的對照(foil)。 3. 性別身份病理學 (pathology of gender identity) 埃恩納重拾自己的心理女性並試圖讓自己成為身理女性的過程中,也是本部片「問題化」 (problematize)性別認同的重點。首先,回到傅科(婦科)的引言:‘positive’ medicine is not a medicine that has made an‘objectal’choice in favour of objectivity itself. 實證的醫學無法造就客體偏好客觀性本身的選擇。 換言之,埃恩納的問題,在醫生「診斷」的過程中,其實早就變成主觀的(subjective) 判斷,而這樣的判斷其實已經削弱的醫學本身看似為透明(transparent)、客觀的科學。 醫學甚至病理化了身份認同,成為壓迫性的知識(oppressive knowledge)工具。 醫生的觀看(gaze)和被觀看的(gazed)病人,出現了權力的分隔(hierarchized), 看與被看之間,流入的醫學知識的生產和散播,和主觀的(偏見)診斷。 relation between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which is necessary to all concrete knowledge—changed its structure, revealing through gaze and language what had previously been below and beyond their domain. A new alliance was forged between words and things, enabling one to see and to say. ---Birth of the Clinic 就如該引言,觀看者有了知識和語言,掌握了說話權,連結言語和事物的關係, 同時也改變人與事之間的關係和結構。 埃恩納只能逃離醫學知識的網羅。 4. 變性人之死 (Death of a Transgender Man) 如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一樣悲劇收場,成功變性的埃恩納沒有能夠 真正過「真女人」的生活。當然,根據原作,在當時的醫學情況,這本來就是危險的手 術,但是電影在這一塊,在質疑「性別認同」這一塊,其實也質疑了「醫學診斷」。 埃恩納之死,暗示了:1. 何謂「真正的女人(或男人)」?是否有女人心就要有女人的 身體,反之亦然(vice versa)。 2. 醫學的極限:醫學或許改變了埃恩納身體,但是卻 沒有改變葛蕾塔對他依然視為丈夫的角度和愛戀,醫學解不了情感的謎題(conundrum)。 --------------------------------------------------------------------- 誰是莉莉? Who is Lily? 當然,莉莉從原本的人名,成了畫像,成了附身在埃恩納,也是葛蕾塔創作的泉源。 莉莉已經成了一個力量(force)散佈於,圖畫、埃恩納、葛蕾塔之中,他們三人都是 莉莉,三位一體的丹麥女孩。 他們三人,就如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小說「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的主角一般,經歷一段性別、醫學、 社會文化的洗禮,成長而變成一位藝術家,如埃恩納般飛舞的絲巾,自由飛揚。 這部影片,也可被稱作是一部「考古學電影」(archaeology film),當然這個 詞彙我是從 Seamus Heaney 所知名的 archaeology poem 衍造而來, 考古學除了考古,更重要的是,讓原本深藏在歷史不為人知的事件,藉由藝術表現 獲得重生。 而「莉莉」藉由電影「丹麥女孩」重新受到審視,讓大眾看到人的 [可 能 感 受「性」 se(n)x-abili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50.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5954737.A.6C1.html

02/20 16:21, , 1F
覺得雌雄同體和藝術潛能的切入點很有趣
02/20 16:21, 1F

02/20 17:46, , 2F
跟你想的一樣! 關於沼澤那邊
02/20 17:46, 2F

02/20 18:23, , 3F
見解獨特
02/20 18:23, 3F
※ 編輯: Dramaman (1.163.50.49), 02/20/2016 21:42:58 ※ 編輯: Dramaman (1.163.50.49), 02/20/2016 21:49:08

02/20 23:52, , 4F
精闢推!!!!
02/20 23:52, 4F

02/20 23:57, , 5F
推精闢!!!
02/20 23:57, 5F

02/21 01:42, , 6F
推見解!!
02/21 01:42, 6F

02/21 02:08, , 7F
精闢推
02/21 02:08, 7F

02/21 03:27, , 8F
解讀精闢推!我也認同電影真有強調第二點,不過我不
02/21 03:27, 8F

02/21 03:29, , 9F
喜歡電影這樣暗示藝術能力的流失與增長,彷彿把藝術
02/21 03:29, 9F

02/21 03:30, , 10F
家的天份都和這單一面向綁在一起了。
02/21 03:30, 10F

02/21 09:11, , 11F
好喜歡流鼻血是第一次月經的詮釋,象徵意義很多
02/21 09:11, 11F

02/21 09:36, , 12F
分析電影手法真的很有趣啊
02/21 09:36, 12F

02/22 03:59, , 13F
推你的觀點~
02/22 03:59, 13F

02/24 15:02, , 14F
推推推 看完這部片,覺得李奧今年又要GG惹
02/24 15:02, 14F
文章代碼(AID): #1Mo1inR1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