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大賣空】眾人皆醉, 我獨醒

看板movie作者 (愛不只是一種感覺)時間8年前 (2016/01/17 06:02), 8年前編輯推噓15(15010)
留言2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賣空】The Big Short │130分鐘│輔導級|英語發音 上映日期:2016-1-15 ★榮獲本屆金球獎四項提名 包括最佳影片 ★超強卡司:克里斯汀貝爾 史提夫卡爾 萊恩葛斯林 布萊德彼特 ★本片入圍2016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獎項 本文出處 http://ariel11920002.pixnet.net/blog/post/442915961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論。」-馬克吐溫 電影用這句開啟了序曲, 亦同「包含著某些真理因素的謬誤是最危險。」-亞當.史密斯 大體上我還蠻喜歡此部的, 若是學商管的都可以看看!! 當然類似的電影, 除了有李奧納多的【華爾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 還有 【資本遊戲 Capital 】 ,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 Margin Call】 ....等等, 這部主要以2008年次級房貸, 以及雷曼兄弟等多家銀行倒閉為背景, 金融交易市場上, 常充斥著多種雜而亂的訊息 , 除了專業外,最重要的是還要會懂得看市場的「徵兆」 再加上勇氣, 以及冷靜耐心去等.... 跟其他部電影強調的「動作快」,「腦子靈活」,「心夠黑」的公司派稍微不同~ 而是站在TOP投資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潛藏的金融危機.... 某種程度算是小蝦米去對抗資本市場的羅賓漢(!?)勝利... 但不可否認的是, 電影中天才型投資人麥克貝瑞, 是我心目中的投資偶像, 投資,就是要跟別人走不一樣的路! 巴菲特曾說:「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當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套用在這部電影還蠻適合的, 所謂的泡沫化就是當你不認為它會泡沫, 它才會一直膨脹 , 膨脹到整個市場難以支撐... . 究竟一間公司是如何倒? 這部片用站在外圍人的角度去陳述, 這個在2008年讓許多公司接連倒閉的金融風暴....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這部片的時間背景拉到美國次級房貸爆發前,何謂次級房貸, 何謂房貸擔保債務憑證? 何謂CDO? 本片用一種黑色幽默的解說方式來呈現 , 簡單來說, 把一堆單看是垃圾的東西, 重新包裝混合成一個新的產品, 讓人分不清楚裡面到底裝了甚麼東西, 就像是裡面廚師的譬喻, 一條擺了三天已經不新鮮的魚, 加了佐料加了其他青菜蘿蔔等配料, 呈現出來的就是一鍋新的"魚湯"...又是一道新的餐點. 而所謂的次級房貸, 當眾人都認為房市貸款環境很穩很安全, 畢竟對於"住"的人類基本需求僅次於食衣之後, 所以又以「熱手謬論」(The Hot Hand Fallacy) 來形容美國的房市, 認為在此之前, 房市貸款是很穩定,沒有崩盤的疑慮... 照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投資環境! 也舉了1929 - 1933年經濟大蕭條, 股市崩盤...等曾經的歷史 但必須承認, 人是健忘且普遍樂觀的, 「真相就像詩, 但大多數人的人都痛恨詩。」 說明次級房貸非一朝一夕, 或許生在圈內的人都知道房貸很有問題, 但大多時候仍選擇裝盲當作沒看到, 連信評呈現的評等都是很好... 所以有人說不要相信財報數字, 因為都是可以做出來的~ 在本片可以看到美國房市, 購買房子是不需要所得證明, 所以連脫衣舞孃也可以購買五六間房子, 且事實上, 很多房子貸款的都是延遲繳款, 再加上浮動利率... 讓整體房市呈現一種多頭的榮景... 再加上只要覺得不會崩盤, 就會把這樣的貸款債券產品 (如同選擇權期貨) 賣得便宜, 因為這樣就可以賠少賺多... 每個人都不斷努力為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 當然,他所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但是,他對自身利益的關注自然會, 或者說,必然會使他青睞最利於社會的用途。 這就像“有一只無形的手”在引導著他去盡力達到一個他並不想要達到的目的。 (亞當.史密斯《國富論》Adam Smith, 1723~1790) 本片簡單來說用了三個角色來跟美國的房市對賭, 分別為: 1.操盤手(聖荷西基金經理人):麥克.貝瑞(克里斯汀貝爾 飾) 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麥克.貝瑞, 是裡面天才型投資者, 因為之前的投資經驗, 讓他得到大筆資金挹注而成立傳人避險基金。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 當資金本夠大的時候, 就可以要求保險為你而量身訂做, 找上了高盛,貝爾斯登...等等公司, 接洽的窗口莫不覺得他是個傻子, 要做這看似穩賠不賺的保險, 等於是要賣空放式的擔保債券憑證.... 簡單而言, 麥克.貝瑞看到房市貸款的缺口, 甚至或許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多的房市貸款, 但銀行要把餅做更大... 而麥克.貝瑞,有這樣的資金可以操盤, 也是同時要向他的金主報告說明... 所以同樣也是要被質疑, 旁人的心臟沒有像他那麼大顆, 且在等待過程(2005年開始)... 也曾經因為承受不了金流壓力,而被迫賣掉一些資產股票.... 以他準備2億元資金, 空當時13億的房市擔保證券, 年周轉現金流為8-9000萬元, 最後投報率 +429%, 最後26億元為片中投報率最高的.... 2.小基金證券業(又為避險基金經理人): 馬克. 鮑恩 (史提夫卡爾 飾) 原本是一個律師, 轉而進入金融業, 對於金融也擁有良好的敏銳度, 看不慣華爾街的一些黑暗現象, 甚至成立另一個曉得基金公司自己操盤, 說話直言一針見血, 但或許會讓主政派不爽. 後來, 才發現原來看似這麼正義的形象,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哥哥曾經因為財務困難而走上不歸路, 而對於華爾街或是社會現象, 總是扮演著憤青的他, 實際勘查訪談, 發現房市的增值過於快速, 而承擔房子的下一手又往往被房貸利息壓得喘不過氣, 最後不得不賠售,或是遲繳...所以房市榮景是存在著某種幻象.... 這對於身為憤青的他, 當然覺得與不公不義現象對賭是他的必要之一,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個人利益, 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曾說: 貪婪與野心目標的不同, 僅僅在於它們是否偉大, 最後,馬克. 鮑恩猶豫良久後終於決定出清手上全部的空單, 因為某種程度也是踩著他人損失,來得到自己的獲利.. 其實跟華爾街的其他人並無二異, 所以他才會說:我一直在想跟我對賭會是誰? 原來是我自己.... 片中也出現與馬克. 鮑恩聊天的一個背後是高盛支撐的盤商, 其實就是彼此互相拉抬做價.. 有種為什麼某些人的錢就是那麼好賺之感.... 雷恩葛斯林飾演一個擺明跟自家銀行對做的角色, 四處推銷次貸債券的信用違約交換, 其實就像是一支股票, 只要沒有變成壁紙, 都會有它的市場, 永遠都有人看漲或看跌... 還蠻好奇它自己有沒有買, 但其實以他的立場穩賺不賠, 推銷成功就有佣金, 不用承擔風險~ 唯一面對的風險就是, 可能要面對客戶的質問和客訴... 3.散戶: 我認為這兩位查理蓋勒 ( John Magaro 飾 ) 和 傑米希普利 (芬恩維特羅克 飾 ) 是片中的散戶, 到高盛認為自己擁有3000萬是個大戶, (可能3000萬這個數字事實上也是浮誇) , 不過, 他們就是押對了寶...讓資產最後達到了8000萬... 而幫他們順利賣掉的次貸債券的 銀行家班里克特 (布萊德彼特 飾) 則是透過這次交易一次拿了400萬的佣金, 片中他告誡兩位散戶不要因為這筆交易獲利而感到高興, 跟房市對賭, 事實上也是跟整個美國經濟對賭, 賣空獲利等於是要經濟越崩盤, 他們獲利空間越大... 而其中會有多少家庭因此而受到衝擊影響.... 某種程度也是建立在別人的不幸上... 玉米是必需品,銀子只是多餘的。 (Corn is a necessary, silver is only a superfluity.) 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 就有人說所謂的股市基金等崩盤, 其實只是帳面上的數字縮水, 對於現實世界的資源並無直接的衝擊影響, 而華爾街玩得其實也就是一種虛幻世界的數字, 本片也算是揭露了...這其實是一個資訊不透明化的世界, 除非, 懂得看「徵兆」, 否則也會成為被雷曼兄弟等倒的其中一個投資者, 而非片中這些幸運從低迷崩盤的市場賺到錢的人... -- 如果你要走,我不會留.. 但請記得當我牽你手的時候,我心永留存. 離別並不可怕,回憶會在我心中把你留在最美的時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48.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2981774.A.3DB.html

01/17 10:22, , 1F
寫的不錯!
01/17 10:22, 1F

01/17 11:11, , 2F
好看 值得深思的一部片
01/17 11:11, 2F

01/17 11:28, , 3F
推這篇!寫得不錯!
01/17 11:28, 3F

01/17 11:38, , 4F
推!突然有興趣了
01/17 11:38, 4F

01/17 12:52, , 5F
推啊 好精闢
01/17 12:52, 5F

01/17 13:12, , 6F
不錯
01/17 13:12, 6F

01/17 13:53, , 7F
電影好看 原po寫得更精彩 推~~
01/17 13:53, 7F

01/17 15:11, , 8F
推,寫得好詳細
01/17 15:11, 8F

01/17 19:08, , 9F
有一個講錯了指正一下 評等是信評公司(S&P 穆迪決定的
01/17 19:08, 9F

01/17 19:09, , 10F
不是政府呈現 但是片中信評公司為了賺錢當然都給高信評
01/17 19:09, 10F

01/17 19:49, , 11F
謝謝鼓勵,也謝謝樓上指正^^
01/17 19:49, 11F
※ 編輯: ariel119 (59.115.48.33), 01/17/2016 19:53:45

01/17 21:19, , 12F
推詳細 這片我覺得相當不錯
01/17 21:19, 12F

01/22 10:44, , 13F
最後投報率是489%吧
01/22 10:44, 13F

01/24 02:38, , 14F
是嗎?抄錯XD
01/24 02:38, 14F

01/24 10:46, , 15F
不管馬克的哥哥是什麼原因自殺 絕對不是因為金錢
01/24 10:46, 15F

01/24 10:47, , 16F
因為他有跟妻子提到 「我竟然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他錢」
01/24 10:47, 16F

01/24 10:47, , 17F
意思是他把哥哥想得太膚淺 只會為金錢煩惱 後悔不已
01/24 10:47, 17F

01/24 10:48, , 18F
如果哥哥因為財務困難自殺 那他早就想辦法發大財拉
01/24 10:48, 18F

01/24 10:48, , 19F
不會變成害怕世界毀滅的憤青
01/24 10:48, 19F

01/24 10:50, , 20F
舉例來說 今天你心情不好想找一個朋友聊聊
01/24 10:50, 20F

01/24 10:51, , 21F
結果朋友回你「是要借錢嗎?」 你也會崩潰吧...
01/24 10:51, 21F

01/25 15:58, , 22F
如果不是…那我就不大懂哥哥那段要表達什麼了…
01/25 15:58, 22F

01/26 12:17, , 23F
錢不能解決所有事情 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01/26 12:17, 23F

01/26 12:18, , 24F
所以才塑造成馬克那極端的個性
01/26 12:18, 24F

03/10 11:37, , 25F
寫的很棒 謝謝分享
03/10 11:37, 25F
文章代碼(AID): #1MchuEFR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