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 2015 Favorite 10 Movies

看板movie作者 (歸來桃花源)時間8年前 (2016/01/01 16:33), 8年前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知從哪年開始,每年看遍電影、好像總是為了年底榜單交差。有時年初看的片,到了年 底要寫回顧時,感覺就沒那麼強烈了,也因此在年初沒過幾個月,就得開始把一些喜愛的 片列入「候選名單」,以免忘記。或許做作,但偶爾回顧起自己這些年的「十大榜單」倒 也頗有趣味。也許再過一陣子,我就會走出這個循環吧?(倒是今年的 FB 網誌格式終於 不一樣了....) 10. Tangerine (夜晚還年輕) 從頭到尾用 iPhone 5S 拍攝出來的完整劇情片,這就是屬於 21 世紀手機時代的電影。 不像傳統電影的佈景、走位、攝影機,但也不像「偽紀錄片」那種第一人稱視角拍攝。這 就是接近你我生活的電影、是街頭的故事。撇去形式不說,故事內容本身就夠完整,僅僅 一個傍晚到深夜的洛城平安夜街頭,卻讓我們走進了好多社會邊緣人的家庭以及內心,其 結尾匯聚所有人際衝突的高潮點,以及大浪過後海水退潮、每個人只能守著自己的孤獨的 辛酸。堪稱今年最讓人亮眼(從形式到內容皆然)的電影。 9. Selma (逐夢大道) Selma,是少數一部從預告片就讓我深受震撼、實際看完之後卻更久久不能自已、多次落 淚的電影。而且看完更能體會,為何今年初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演唱完 Glory 之後全場 起立致敬了。本片也刻劃了公民運動底下,多股支流匯集時,可以是團結的力量,但也很 容易鬧出路線(激進 vs 非暴力)的鬥爭;以及公民運動到底要不要有領導人、當領導人 讓底下跟隨者失望時會如何,以及(更諷刺地)領導人說的那些鼓動人心字句,他真的相 信、或甚至記得嗎?對照去年本島的春天,真有既視感....諷刺的是,50年過去了,六零 年代的一波波民權運動「開花結果」至今仍餘波盪漾啊。 8. Birdman (鳥人) 猶記得去年(或今年初)所有電影獎項爭奪都在雙B(Boyhood vs Birdman)之間激戰, 而我去年最愛的當然是 Boyhood。至於這部片我則是進戲院看一次、後來又租了看一遍, 畢竟只看一遍完是覺得「爽」卻覺得太多資訊量了。本片演員實在太猛,攝影實在太屌, 劇本實在太神。與 Boyhood 的「無招勝有招」比起來,Birdman 像是招招出盡之後仍有 招,讓你看得很累,很有壓迫感,卻又上癮般想再看下去,但這就是藝術創作追求者的瘋 魔之處啊!而且這部片早已經很聰明地幫自己挖好後路:「想討論甚至批評我嗎?劇評家 不過都是廢渣!」當然沒這麼嚴重,但我仍覺得,或許 Birdman 得了這年的奧斯卡獎, 但過十年、二十年後,我仍然會記得、且仍衷情於 Boyhood。(到底幹嘛一直拿這兩片比 較啊?) 7.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星際大戰:原力覺醒) 全劇最佳台詞:Use the Force! (Finn 口吻貌)這根本就道出了所有星戰迷的心聲啊! 等了三十年(請自動忽略首部曲以降),在我出生前就上映完的「絕地大反攻」,小時候 租 LD 來看過一遍再一遍的經典三部曲,甚至誰要演路克誰要演莉亞誰要裝成黑武士的呼 吸聲....喂。回到本片。就說了本片整體表現 7.5 分,但加上 Nostalgia 絕對變成 9 分!還讓我心甘情願進戲院二刷啊!是說新三部曲的主演員竟然都是90後的了,這些人小 時候也看星戰長大,竟然還能拿起光劍揮舞(沒錯,Finn我就是在說你!),這根本不是 夢想成真四個字可以形容的了啊~七部曲,排年度第七名錯了嗎? 6. Victoria (維多莉亞) 說到一鏡到底,Birdman 那種「偽」一鏡到底就先放一邊吧。Victoria 這部片才是真正 的、史上最強的一鏡到底片子!十多年前的 Russian Ark 已經很厲害,但本片更強的地 方在於片長比 Russian Ark 長,而且劇情設計上比 Russian Ark 那種舞台劇演出更「即 興」,根本就像拿支手機在你我身邊拍攝一樣,但主角們的深夜冒險太過光怪陸離,常都 要想「到底攝影師團隊要躲在哪個角度拍攝?」此外,片中一段女主角彈 Liszt’s Meph isto’s Waltz 堪稱全片最畫龍點睛的 Magic Moment。從此,本片從前半場的試探客套 、游移不定,轉變成後半段的風雲變色、亡命鴛鴦,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冒出什麼 任務、下一秒鐘誰會消失在你眼前,但你知道:這部片從頭到尾不會喊「卡」! 5. Mad Max: Fury Road (瘋狂麥斯:憤怒道) 其實我真的很希望這部片在明年奧斯卡大放異彩、同時讓大家知道學院評審委員們不再是 一群保守右派的老扣扣而已—但這機會實在太小,若能拿下導演獎應該是最佳成果了。不 論如何,做為一部「純粹」的動作電影,瘋狂麥斯不想跟你講什麼大道理、甚至連劇情也 是「一條直線」般地簡單(劇情是真的在一條路上來回走無誤),但在從頭到尾不止歇的 腎上腺素刺激當中,卻能引發許多解讀與批判:何謂好萊塢的「女性主義」、甚至「女英 雄主義」?後現代的人類會走向何方?主僕關係、或者神人互動這種權威與恩賜的相處模 式,是否是混亂人們社會的最佳解?渺小如塵埃的過客(如麥斯本人)又能引發體制多大 的變動?當然你也可以不用想這麼多。從頭到尾感受一趟紮實、不摻電腦特效、卻又讓你 瞠目結舌的公路爆破電影,就夠讓人難忘了。 4. Timbuktu (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忽然覺得本片中文翻譯很神)我們到底有多了解這個世界?地球之大,與我們環境截然 不同的人們哪,也是如此地生活下去。這部片描述基本教義派聖戰組織入侵「馬利」的一 個小鎮之後,以其嚴酷法令規範人民生活、所帶給居民的衝擊。而在看似貧乏又受限的外 在條件下,人之所以為人,其心靈能量之豐富是無法受限的。打從新石器時代以降、以至 當今網路年代,「人性」,以及人所渴求之想像與愛,都從未改變。片中一段「踢足球」 場景實在太令人震懾,那已經不是「魔幻寫實」這種詞可以形容的了....至於片尾的對話 ,更讓人於心頭迴繞許久:「麥加的方向在那邊。」「我知道,但我女兒和她媽媽在這邊 。」 3. Youth (年輕氣盛) 繼去年的「絕美之城」後,義大利導演 Paolo Sorrentino 再度用他拿手絕活:極度美學 的攝影與取景、多元化卻總是配得天衣無縫的音樂、高級奢華階層的物質享受、美女以及 ....老男人(充滿魅力的老男人?不,這部片裡兩個老男人除了聊女色以外,一直在探討 自己的攝護腺肥大)。好不義大利風格不是嗎?這部片比「絕美之城」更通俗好懂、也親 近觀眾一些,對我來說卻無損其藝術價值。雖然我還沒到花甲之年,但整部片用老男人的 角度在感嘆青春的美好,卻又諷刺地讓這些男人風光時所捨下的「過去」(家庭、情人) 回過頭來螫了他們,卻也頗有感觸。片中有兩段 magical moments 讓人難忘:一位才華 已盡的老導演,他過去作品中的女主角們、以其角色造型輪番在他眼前「上映」; 另一位 舉世聞名的指揮兼作曲家,在森林中即興指揮起來,眼前樹葉沙沙聲、風聲、牛鳴聲、牛 鈴聲竟成了他最信任的樂團。本片也是我認為近來「用歌曲當作全劇高潮來結尾」的神片 之一(最強的莫過於: Phoenix 回不去的時光)。整部片都在塑造一種氛圍,讓觀眾想 一賞這位名指揮家的經典名作,只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到了後半段我們知道了, 他之所以不願再演出是有段悲傷的故事。但片尾,卻讓人又驚又喜地,聽到了這段(值得 入圍最佳電影歌曲的)音樂 "Simple Song #3"。 2. 海街日記 (Our Little Sister) 「海街日記真的是部好棒的電影啊」「嗯,真的很棒耶。」其實好想要寫到這邊就好,因 為這部片的好,實在很感覺取向。就像冬天裡在很冷很冷的房間裡、喝下一大口熱可可時 冒上心頭的溫暖滿足感。邊看片子,讓人不禁懷疑「日本人個性是真的有這麼好嗎?」「 這些姐妹們真的能這樣天真或正面地相處下去嗎?」但回頭仔細看,其實每個人遇到的難 題都不小,有些甚至不可能化解,到底為何他們仍能用這麼恬靜氣質的方式面對呢?整部 片想講家庭、家人的互助,但有趣的是,從頭到尾沒有一個角色讓我們看到典型的「完整 家庭」(意思是有父、母、孩子),不是少了爸爸、媽媽離家、要嘛就是沒有名份、或者 只是戀人未滿,各有各的問題。可是觀眾似乎不會覺得少了什麼,反而得到滿滿的正面能 量。有幾段安排讓人更覺得是枝裕和的功力,例如前後不同的葬禮,用不同的氣氛把角色 帶進劇情裡、又講完故事; 透過各種食物(尤其是鹹魚三明治)牽連出上一輩的故事; 眾 所期待的花火節,不直接拍攝夜空的燦爛,卻只讓你看到映在海面上的淡淡倒影。結論: 這就是導演的魔力。是枝裕和欽佩侯孝賢,但今年我喜歡他的電影更勝侯導的聶隱娘。畢 竟看完之後,誰不想去鐮倉感受四季的流動呢? 1. Inside Out (腦筋急轉彎) 「就是他了。」這就是當初看完 Inside Out 後的唯一感想。自那天起,彷彿找到真命天 子般,我就不曾懷疑本年度最愛的片是哪部。上次把動畫片列為年度最愛,應該是 Wall- E 那年了吧?這部片厲害的地方莫過於劇本,神劇本,再度展現 Pixar 的功力:太神奇 的設定了,把神經科、精神科、心理學全部融合在一起,卻又開發成獨有的創意路徑。先 別管過去課本上對記憶的分類有多不一致,本片直接開啟全新設定: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情緒記憶、記憶再現、抽象思考、淺意識、幻想內容、人格特質、行為表現、甚至連夢 的理論、REM 都可以作完美的詮釋....實在太神了。但感人的重點是:太好哭了、太太太 好哭了,連淚都來不及擦乾。為何在有了女兒之後,總是會看到這種片子呢?孩子的成長 ,我們到底來得及、或者能夠參與多少。有哪些被他/她們自己篩選而遺忘、又有哪些只 能留給父母回憶?看完的當下,我好希望女兒此刻也看了這部片。但現在回頭想,好像一 切也是緣份、不用強求。誰知道父親當年愛看的星際大戰系列兒子會不會喜歡呢?若有一 天,女兒的記憶核心裡,仍有老爸老媽在某個片刻陪伴她的畫面,對我來說,就夠了。 後記:額外補充 # Underground (地下社會) 這部1995年的坎城金棕櫚獎、大導演艾米爾榆w斯杜力卡以前南斯拉夫為背景、堪稱「魔 幻寫實」類型的先驅的經典好片,在今年被台灣片商重新拿來上映,我也因此終於有機會 進戲院一睹其魔力。在戰亂的時代,英雄好漢及兒女情長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但故事、或 者「歷史」給誰說,卻是勝者為王的產物。也因此本片逼我們直視這個動亂不息的國家的 悲歡離合,卻在片尾提供給觀眾另一個選項:平行時空(不是鄉民口吻中的平行時空)。 在很久很久以前、很遠很遠的巴爾幹半島,或許這些人是快樂地、熱鬧地、無所掛慮地繼 續著他們的大家庭生活。這個片尾的「平行時空之島」果真堪稱一絕!因此本片雖不在20 15年度上映,但值得在我今年觀影紀錄留下一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8.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1637218.A.DEF.html ※ 編輯: moulinrouge (114.24.8.97), 01/01/2016 16:39:40 ※ 編輯: moulinrouge (114.24.8.97), 01/01/2016 16:39:54 ※ 編輯: moulinrouge (114.24.8.97), 01/01/2016 16:40:20

01/01 18:21, , 1F
推海街日記!
01/01 18:21, 1F

01/01 20:04, , 2F
推維多莉亞
01/01 20:04, 2F

01/01 21:23, , 3F
Mad Max的畫面處理真的不錯, 但扯到這些議題和深度問題...
01/01 21:23, 3F

01/01 21:24, , 4F
實在不覺得, 說穿了他就是用英雄主義來成全包裝而已...
01/01 21:24, 4F

01/01 21:28, , 5F
用超現實的強勢英雄來證明要說的觀點, 其實說服力有點扣分
01/01 21:28, 5F

01/02 15:36, , 6F
推維多莉亞
01/02 15:36, 6F
文章代碼(AID): #1MXZdYtl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