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灣生」回誰家?

看板movie作者 (愛莉)時間8年前 (2015/11/09 23:58), 編輯推噓-7(4118)
留言23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MGC7uSV ] 作者: ally2012 (愛莉)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灣生」回誰家? 時間: Mon Nov 9 23:55:33 2015 1.媒體來源:YAHOO新聞/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15年11月8日 2.完整新聞標題:「灣生」回誰家? 3.完整新聞內文: 文/張立本 最晚,「灣生」也終止於一九四五年。跨越這麼長的時間,跟著在臺灣的灣生、在日本的 灣生,或尋找日本的祖親,或追溯在臺灣點滴,無疑是困難的。也許因為年歲感、滄海桑 田,主角必然心情激動,聯帶著觀者也感動起來。好不容易循著記憶找到老友的家,對方 剛過世,怎麼不悲慟? 關於人與人的關係的、回憶的紀錄片,無疑易於賺人眼淚。《灣生回家》的節奏把我的情 緒也捲進去了,非常感謝。然而,老人與眼淚總是太尖銳的武器,我心裡這麼提醒自己。 好在片中也有笑。「有時候我還以為他其實是台灣人」松本洽盛先生的女兒笑著說。松本 洽盛也因為戰後沒有立即返回,從而學會了「中華民國國歌」。還有說台語說得七零八落 的富永勝先生,這些真真實實的片段,都讓我感覺「啊!原來是這樣啊!」 這些老人非常重要,他們展示了「人民」在巨大生存陰影中的複雜性。如片中提到,「很 多人去臺灣,與國家政策無關,而是自己去的」,因而表現殊異的情感。片中也多處展示 了「偶然性」,竟然「因為失戀而離家出走,就到了臺灣」這麼生活的理由都有。 我們也見到片山清子被送為童養媳,就不僅顯示「日本人」的內部差異性,也挑戰「殖民 -被殖民」的粗糙二分。日本人當然也有窮苦人,隻身來台的女性、男性,為開墾自己的 命運。還有單純為了母親的墳墓而留下來的人。人民之間當然有另外的聯繫方式,這「另 一種關係」,才使得楊逵《送報伕》裡的故事,或小林多喜二《蟹工船》,是可能的。 更令人觸動的,或許是老地方的人民仍能或熟或稀疏地說著「日文」,配上熟悉的臉龐, 情愫更濃。富永勝靠臉型認出老友的兒子,毫無疑問的情感真實。誰,接觸自己曾經熟悉 的事物時能不感動?尤其戰後,幾乎以「趕回去」的方式離開,強制拋棄了熟悉的人、地 、甚至寵物?家倉多惠子們,都記得。家倉多惠子說與弟弟在甲板上唱歌,直到臺灣從地 平線上消失,然而此時配合著的動畫,卻是船隻從海平面消失,要說被海吞噬也好,從此 永隔。 但另一面,也許因為「灣生」代表著血統的不純正,也許如富永勝「日文發音很奇怪」這 種非常明顯的源由,使得灣生遭受歧視。是否是歧視反差了對「台」的熱愛?我覺得有待 探索。但清楚的是,當他們回到台灣,腦海裡曾經的、戰前的寧靜、祥和,統統湧了回來 。即使人事已非,空間變異。 可是為什麼,日本人能夠飄洋過海來?片中也提到了,因為「日俄戰爭」之後,日本經濟 衰退,所以很多人出外尋找機會。但更因為此時的日本政令宣導片中「沒有說這是殖民地 ,都說這是日本群島最南端的大島」,臺灣就是日本。這完全凸顯了日本的侵略者姿態一 面。為什麼能來?因為戰爭。「灣生」的存在證實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真實性──然而 臺灣自己竟然還中性稱之為「日治」。 最令我動容的即在此,灣生老人們、或如松本洽盛的女兒,清楚知道必須清理「日本戰爭 責任」。同樣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優雅的家倉多惠子,她說了兩段話,其一,她事後知道 ,原來臺灣同學成績如此之所以優異,是因為「要努力讀書,不要被日本人看不起。而日 本人無論成績如何,都可以入學」,她知道了非常驚訝,其二,她提到在海邊挖洞,若有 戰車登陸,女學生也得躲在洞裡面把戰車炸掉,「但是這樣我也會死。這種思想控管,就 是戰爭的可怕」直到返回日本,家倉多惠子才開始反省自己受到的影響。 灣生之口、記憶,證實了日本殖民侵略性,證實了意識形態操縱的全面性。即使是灣生二 代,也提出「希望日本以後不要再做一樣的事」這種看法。在這個議題上,我同時覺得好 可惜,台灣人竟然只會說「公道的看,日本完成臺灣基礎建設」這種我們於事後建構出來 的話語。 灣生的反思,不得不令台灣人感覺慚愧!而且可能揭開更深的錯位。家倉多惠子覺得「台 灣人都很好」;然而灣生們對臺灣的情感,可否與戰後六十年來,由「美國日本經濟支配 」促成的「新皇民化」式的「親日」,放在同一平面呢?灣生們的出現,是因為軍國主義 ,灣生們反省軍國主義,但臺灣「親日」中有一部分人卻興奮著日本軍國主義復甦。 不只「灣生」,早在一九八九年五月號《人間》雜誌,就前往中國東北,或往菲律賓等前 日本侵略地,訪查「望鄉棄民」,這些日本人或自願,或被迫,留在了「前殖民地」。所 謂「自願」同樣是以戰爭為前提的後果。如果台灣人的日本情感要能與「灣生」的臺灣情 感對話,如果要通過灣生證實「台灣人」與「日本人」之所以情感深厚的一個側面,豈能 不反省軍國主義?尤其當灣生都知道這段深涉自身身世的歷史的陰暗面。 戰爭結束後的日本當權者,通過他們對人民的遺棄,才使權力差異釐清了。遺棄,在某些 時候是令人痛苦的,尤其這涉及到人們不能確認自身。李幸蓉就為了協助尋找外婆的媽媽 片山千歲的墓,以解片山清子終生以為自己被「遺棄」的痛苦。此「解」自然也是臺灣女 孩自身的解脫。 不曉得紀錄片拍攝時的實際提問是什麼?為何日裔老人們(灣生)都能侃侃而談?但我想 ,一群本來對「祖國日本」毫無概念的人們,從長輩口中聽到陌生的祖國的樣貌,繁榮、 富庶的「大日本」,但實際見到的卻是滿目瘡痍、破敗、火燒,應該不得不認真思索「日 本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為何日本會變成這樣的國家」?戰後巨大的創傷,激起了 巨大的反思。 但臺灣人的反思在那裡呢?可以在那裡呢?這部紀錄片,在我看來,隱隱地呈現了戰爭遺 禍。但是導演沒有刻意模塑這樣的批判視角,最終回到了比較人道的、人文的角度,讓灣 生凸顯各自個性中「身為人」的心胸,讓我們見到日本老人(灣生)的內在面。戰爭是全 面的,但是人在活著的時候的抉擇卻各有拿捏。 可是《灣生回家》究竟回了哪兒?豈是日本殖民地的臺灣嗎?我並不感覺灣生們這樣想。 但是看片的臺灣人怎麼想呢?灣生的「記憶」能與臺灣的「現實」對話嗎?戰後逾半世紀 ,在美國的太平洋戰略下,形成具有政治經濟階層性、依賴的「美日台」關係,從而產生 如今臺灣的「親日」。灣生能不能提供我們「另一種台日友好」的視野? 彈珠汽水,和「原住民朋友邀請躲去山裡面」的回憶,如果不能幫我們展開疑問、撼動習 以為常的情愫,則可能反成為太沈重的浪漫。 修訂於觀影後2015.11.06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mfBzww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劣文,請注意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30.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47084536.A.71F.html

11/09 23:56, , 1F
支那人都叫我們灣灣
11/09 23:56, 1F

11/09 23:56, , 2F
這篇真的了解這部電影內含嗎= =
11/09 23:56, 2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lly2012 (118.167.130.153), 11/09/2015 23:58:33

11/10 00:20, , 3F
最後一段???是想要表現前面都白看了嗎
11/10 00:20, 3F

11/10 00:31, , 4F
這篇就是偷渡反日思維啊…
11/10 00:31, 4F

11/10 00:32, , 5F
yahoo就偏中
11/10 00:32, 5F

11/10 00:38, , 6F
其實不用扯到軍國主義,就提七腳川事件,說出灣生移民
11/10 00:38, 6F

11/10 00:41, , 7F
的另一面是阿美族受到被驅趕和分散
11/10 00:41, 7F

11/10 02:59, , 8F
好好的一部電影 硬要扯到政治什麼的真得很煩
11/10 02:59, 8F

11/10 03:09, , 9F
五十年就是半世紀了,光是活個二十年就已經是在地認同了,史
11/10 03:09, 9F

11/10 03:09, , 10F
實的東西還可以寫成這樣扭曲真的很不簡單!
11/10 03:09, 10F

11/10 09:06, , 11F
11/10 09:06, 11F

11/10 10:06, , 12F
XDDDDD 蠻 面白以
11/10 10:06, 12F

11/10 10:22, , 13F
希望原po不要那麼以政治去思考。其實現在也很多大陸開放
11/10 10:22, 13F

11/10 10:22, , 14F
後去大陸工作的人,在大陸結婚生子,對他們的小孩到底是台
11/10 10:22, 14F

11/10 10:23, , 15F
灣人還是大陸人?那些第二代反而大陸才是故鄉
11/10 10:23, 15F

11/10 11:23, , 16F
螢火蟲之墓是軍國主義
11/10 11:23, 16F

11/10 13:11, , 17F
以後如果有《滯臺支那人回家》我也會歡迎的
11/10 13:11, 17F

11/10 14:02, , 18F
什麼爛文章 日本建設難道是假的嗎?
11/10 14:02, 18F

11/10 15:23, , 19F
緬甸華僑比找個感動辛酸太多了那才是我們的故事
11/10 15:23, 19F

11/10 15:23, , 20F
這個
11/10 15:23, 20F

11/10 16:44, , 21F
外省人觀點
11/10 16:44, 21F

11/10 21:42, , 22F
到底有沒有看懂?
11/10 21:42, 22F

11/11 23:26, , 23F
只好給噓了
11/11 23:26, 23F

11/14 08:31, , 24F
不然現在要稱做甚麼?中治?中殖?
11/14 08:31, 24F

11/26 23:01, , 25F
死外省人
11/26 23:01, 25F
文章代碼(AID): #1MGCAg04 (movie)